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狠抓落实 努力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做好服务——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培训会暨2019年度全省电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4-05-10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馆长

山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资源中心主任 赵晋华

各位局长、馆台长、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又是一年一度的全省电教工作会议,去年,我们在长治召开了会议,了解学习了长治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方面的经验,今年我们选择在大同召开这个会议,上午大家听取了经验交流,参观了大同三中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全省各市加强交流协作,明晰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电教工作者认真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教育信息化2.0 开展业务工作,积极谋划,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创新开展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下面我先对全省电教工作情况做一总结。

第一部分 2018年工作总结

一、助力顶层设计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信息化是解决教育热点、难点,串联各项教育业务的链条,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规划尤为重要。这一点在梳理体系、平台、空间、资源的关系中,体会颇深。

省电教馆积极参与信息化顶层规划,先后参与了《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山西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山西省中小学校创客教育指导意见》《山西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指标体系》等规划文件的讨论起草工作。参与了《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山西省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山西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3年)》《2018年山西省网络扶贫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等部省信息化文件规划的意见反馈工作。

各市也积极谋划落实教育信息工作,大同市提出到2020年建设成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为基础,提供管理、教学、学习三大核心业务的全国首批、山西省首家“国家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城市”的目标规划。运城市启动全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作为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的一项教育民生工程,二期工程建设周期为5年,预计投资7.6 亿元,由市、县两级财政分担,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二、积极谋划体系建设

按照央馆对体系建设的工作安排,我们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关于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对我省具体实际进行了详细调研,起草了《山西省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应用指导意见(讨论稿)》。

三、推动资源平台建设

按照山西基础教育网升级改造为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工作思路,将体系、平台、空间建设统筹考虑,探索适合山西的政企合作模式,实现省级平台的兜底作用。

各市级根据自身发展条件,也积极开展资源平台建设。临汾基础教育资源服务平台,依托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全市17 个县(市、区)与市教育局中心机房互联,初步建成临汾市教育城域网。长治市继2017年完成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期工程,2018年又投入1430 万元启动了二期工程,着力解决目前面临的新高考改革、家校共建、培训机构混乱等问题。

四、加快“三通”进程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工信部关于开展学校联网攻坚行动的通知》,对全省未联网学校逐一摸底核查,并配合教育厅业务处室,沟通线路运营商,力争19年底实现学校联网全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市都已基本实现互联网100%接入学校,也在积极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晋中市实施了教育网络扩容改造工程,制订了市级技术改造方案,确保改造完成后实现全市所有学校班均出口带宽不小于10M。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设备的作用,运城市坚持环境建设与应用驱动相统一,加强班级设备的配备与应用,投资5935 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创客教室10座、录播教室147 套、电子白板402 套、平板电脑1100 台、计算机2264 台。吕梁市强化教育信息化应用,出台教育信息化应用考核办法,要求全市的任课教师在信息化设备安装好两个月内必须学会操作使用,45 岁以下的教师都能熟练使用“班班通”设备。临汾市对教师“班班通”教学应用进行考核,提升广大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在省级资源平台尚未建成的情况下,部分市依托本地平台积极开展空间建设,临汾市依托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提供60 万个学习空间账号,提供网络教研平台,实现100%教师和90%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运城市将智慧教育云平台升级架构到百度云,为全市4.2 万名教师和40.8 万名学生开通了“学习空间”,开通率分别达到92.4%、93%。山西基础教育网也开通了空间功能,为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市县提供空间服务。

五、强化资源建设与应用

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征集优质资源。我省本年度晒课106,848 堂,上传课堂实录41,849 堂,上传微课资源10 万个。评出省级优课844 堂并推荐国家评审,获部级优课175 节,获奖比例较去年提高9.6%;组织山西省第十八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共有183 支队伍获奖,其中一等奖36个,二等奖52 个,三等奖95 个,荣获本届全国优秀组织单位奖;组织山西省第二十届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共有来自全省的6835 名教师参与,上传课例、微课作品共10009 件,并在山西基础教育网进行展示交流,荣获全国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优秀组织单位。运城、晋城两市积极开展微课制作应用活动,组织本市微课培训与评比工作,教师踊跃参加,微课质量明显提升。

阳泉市面向全市中小学学生,启动了网络课程选修活动,精选32 门名师课程,涵盖学科拓展、名著导读、传统文化、高中生涯规划等多个体系,供全市学生自由报名选课学习。活动共有280 学校参与选修课,25239 名学生参加了选课学习,总选课量达到61651 人次,产生21188159 访问量,产生学习任务完成日志13444315 条。通过学生台式计算机学习的占49.27%,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占50.73%。

六、典型引领信息化工作

组织各级单位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中学荣获“首批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单位”;晋城市城区凤台小学入选“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围单位”。我省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同市平城区大同大学附属小学、阳泉市矿区小南坑小学、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中学、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永济市实验小学、晋中市昔阳县示范小学、太原市杏花岭区三桥街小学、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运城市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校等十所学校被评为2018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组织编写《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经各市推荐,遴选出38 篇区域和学校应用优秀案例,汇编后正式出版发行。开展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的“十县百校”活动,目前已完成调研与方案初稿。各市也积极开展研究与示范工作,阳泉市2018年在每个县区召开一次“教育信息化应用研讨会”。总结分享各县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做法和经验,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七、信息技术学科建设稳步推进

重构高中信息技术评价模式,一是改进管理模式,规范管理流程;二是优化考试方案,调整了命题方案,对考试试卷结构进行调整,理论与操作分值比为3:7,突出了问题解决,强化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实践性。

优化初中信息技术中考命题方案,不断提高试题质量。一是突出了试题的项目性、问题性、综合性,更好地考查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综合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二是提升服务意识,录制试题操作使用微视频20 个,在山西基础教育网上发布;并通过电话解答家长、学校考前学习问题。

在各市的精心组织与配合下,市、县、校各级高度重视,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中考加试信息技术工作进行了缜密的安排。积极协调电力与网络运营商,纷纷成立专门机构,加强考前培训,强化组织管理与技术保障,顺利完成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初中中考加试信息技术工作。

基于项目学习的信息技术新教材(第二册)于18年秋季在全省初二年级正式投入使用。为了帮助初中教师准确把握新教材项目的编写思路,使用好新教材,分两期组织了全省初中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新教材培训。建立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地,依托信息技术三级教研组,开展学科核心素养和项目学习方式的落实研究。积极推进创客教育,起草了《山西省中小学创客教育指导意见》(讨论稿),拟定了一批基地校。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培优创新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估。

八、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取得进展

《山西教育动态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经信委专家组项目可行性评审和财政厅预算评审中心项目预算评审后,正式立项并划拨专项建设经费。

按照省发改委和省教育厅工作安排,配合省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进行了省级共享交换数据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完成由我馆到教育厅数字链路建设,提供了共享服务和开放服务接口。

九、积极开展教育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教育信息化宣传工作,依托山西基础教育网策划了全国教育大会专题、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宪法进校园专题等16 个专栏专题;开展“新时代、新阅读、品经典、促成长”读书活动、“开学第一讲”活动等5 项网络活动。山西基础教育网微信公众号全年播发 368 条,山西教育网络电视微信公众号播发159 条。山西基础教育网公众号全年累计1921478 次阅读量,累计阅读人数达684815 人。

各市教育电视台也积极强化政治担当,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围绕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开展宣传工作。太原教育电视台以“唱响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宗旨,聚焦教育热点,围绕服务教育,开设《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平安校园》、《双百工程进校园》等栏目,举办“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大型采访百校行活动;大同教育电视台先后开办了《两会进行时》《创新之路》《中华经典诵读》《身边》等反映时事动态的栏目,服务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媒体形象。长治教育电视台开设了五大板块节目,从青少年儿童、教师、学校不同层面,每天一个新视角,为学生展示才华、宣传师德师风典型、反映教育动态提供舞台;朔州教育电视台立足服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摸索出市场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引进了《国家记忆》、《远方的家》等14个优秀栏目,《会师》、《人民的名义》等60 多部饱含正能量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其主办的“朔州教育微传媒”官方微信平台已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朔州教育宣传的主渠道、新窗口。

十、做好各类培训工作的落实工作

省馆承担了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工作。我省共有70 名中小学校长、140 名骨干教师和职业院校的37 名校长、74 名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专项培训。同时,在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基地学校——太原市尖草坪一中、太谷二中分别举办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280 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集中培训。培训效果良好,影响广泛。山西电视台进行了相关新闻报道。

承办“国培计划”全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骨干培训者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近200 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在太原、晋中为期4 天的集中培训。

组织实施2017年度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绩效考评工作。对6 家培训机构承担的43 个提升工程项目县进行绩效考评工作。

十一、两项展示交流活动成绩喜人

省馆代表教育厅组织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承担了前期策划展演方案、设计搭建展台、编辑会刊案例、遴选并指导现场案例展示等工作。活动以"信息技术推动基础教育教与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为主旨,集中展示各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新进展、新成果和优秀典型案例。山西展区以"E 彩山西——坚持深度融合核心理念助推山西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为主题,展示了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果,我省太原市尖草坪区汇丰中学、晋中市太谷县被教育部评为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展示交流活动的优秀学校和优秀区域。

受到国家展示交流活动的启发,省馆承办了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办的“山西省首届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以“数字引领·应用驱动·融合创新”为主题,以“突出应用、展示成果”为重点,分开幕式、成果展示、主题交流、学术研讨等四大版块。全省11 个市、41 个县(市、区)、59 所学校、128 名教师、174 名学生直接参与展示活动;省内外48 家企业近600 人参加展示活动;近3000 人参加主题交流和学术研讨;230 余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提供全程服务。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基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副局长,基础教育、电教、教研、装备等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幼儿园负责人,信息化专业人员、骨干教师及家长、学生等累计约2.28 万人次现场观摩展示。新闻媒体高度关注,分管副省长赴现场观摩指导,教育部、央馆、省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活动,受到广大参展教育工作者一致好评。各市积极参与,展示典型模式,交流先进经验,付出了大量心血与努力。应该提到的是在省级层面搞这样的活动,在全国尚属首家,也是全省教育系统的一件大事。这是我省勇于尝试,创新发展的成果,客观上扩大了我省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力,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十二、大数据助力科学决策

省馆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紧密合作,编制完成《山西省基础教育三通两平台发展报告》,报告针对各地市“三通两平台”各项任务指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映和深入的分析,成为分析“三通两平台”推进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完成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情况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具体到了县区一级。

十三、扶贫工作突显信息化特色

注重将业务工作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拍摄视频课例,提供给广大的贫困地区中小学学校。我们还针对贫困地区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小学科开不足、开不全的情况,拍摄了视频课例,提供给广大的贫困地区中小学学校免费使用。这项工作得到了太原市和临汾市的大力支持。举办了贫困县电教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做好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

总结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下面我对2019年工作做一些安排。

第二部分 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全省电教系统要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强化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全面提振干部精气神,找准工作标杆,强化改革意识,增强创新精神,扎实工作作风,实现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提质升级。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服务山西教育发展。下面我从八个方面谈一下2019年的工作。

一、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开展山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强化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提升教育治理水平。

具体工作是:按照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工作部署,构建一体化的“互联网+教育”大平台。紧密结合新高考改革要求,编写《晋教云整体规划建设方案》,着手山西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规划设计与可行性研究。“晋教云”是我省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规划,在这个规划框架内,建设我省教育资源与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并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通过加快推进山西省教育动态数据分析服务系统项目建设进度,为“晋教云”规划的实现,形成标准,打好基础。同时依托山西教育数据中心,加强教育大数据应用,完成《2018年度山西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报告》,配合开展政务信息共享,实现全省教育数据共享。

二、推进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按照“数据中心上移、服务下沉”的原则,完善网络学习空间功能,做好省级平台与市县平台的统筹规划、建设、运维与服务工作。

具体工作是:完善《山西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按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与原则,进一步规范、提升、完善平台的数字教育资源接入与服务,指导各市县平台有序接入体系。对山西基础教育网进行升级改造,承担省级资源平台和省级体系枢纽功能,作为省级体系兜底的承载平台,按需为市县两级无平台用户提供虚拟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市县两级平台,要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明确各级平台的服务范围,为辖区内师生提供包括空间服务、资源服务在内的各类服务;各级平台要广泛开展基于体系的多级资源汇聚,接受下级平台汇聚的优质资源,同时向上级平台汇聚优质资源,通过体系将优质资源与应用汇聚分享,最终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各级平台要在引进学科资源与应用,充实平台资源内容,提升平台资源服务能力。完善网络学习空间功能的同时,根据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需要,开展空间应用与研讨活动,实现对线上线下教学各环节的有力支撑。

三、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

4月24日,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启动暨培训会,省教育厅基教处详细解读了我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对试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我馆通报了试点学校建设方案评审情况。目前《山西省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已经下发,请各市按照文件要求执行。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中小学校园影视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工作是:组织山西省第十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启动首批创客教育试点建设工作,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条件成熟的中小学校作为试点,以创客教育试点学校为重点,培育优秀创客案例,适时举办推广交流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全省创客教育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校园影视文化工作的开展,组织参加“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探索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营造影视教育浓厚氛围。“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中“成语中国”活动面向全省普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校生,5月1日起以学校及幼儿园为单位在活动平台上注册;“校本德育”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校和中小学德育教师,从现在开始截止6月底为作品报送阶段。请各市关注配合。依托山西教育网络电视平台,围绕全省教育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围绕各地教育工作,开展全省教育电视宣传报道工作,建立全省教育电视通讯员队伍,加强与各市馆、各教育电视台的协作,搭建全省教育电视立体宣传的平台。

五、强化信息技术学科建设

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学科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开展学科核心素养和项目学习方式的落实研究,探索建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长效机制。

具体工作是:全面落实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开展信息技术新课标骨干教师通识培训和专项培训,做好课标的落地准备工作;运用项目学习思想提升试题质量,引导教学改革,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开展优质课展示交流研讨活动。深入推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开展典型项目学习课例(案例)研讨活动;做好信息技术中考加试命题工作,强化试题与考试系统的无缝对接;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中考考前培训活动;基于项目学习新教材,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征集活动,集结成册,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开展小学培优创新项目结题,总结提炼项目成果,整理编印项目成果书,进行推广宣传;在中期成果总结评估的基础上,进行优秀案例展示,以现场会的形式召开培优创新项目结题会。

六、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

结合教育信息化各类试点,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坚持“应用驱动”基本方针,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具体工作是:组织开展《山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课题研究,以专家综合审议形式对部分子课题结题,做好总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加强全国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的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做好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线上精品课建设项目资源征集工作,配合央馆做好我省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实验校组织与管理。开展“十县百校千课”活动,在全省认定10 个综合试点示范县(区、市),100 个教育信息化特色示范学校,遴选1000 堂示范课例,汇聚优秀案例,推广典型经验。

七、全面加强“三基建设”

按照省委“三年实现整体提升、全面进步”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整体谋划,紧密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持续深入推动“三基建设”,为教育信息化提质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工作是:加强全省电教系统队伍建设,针对工作实际,找差距、明方向,以政策理论知识、顶层设计规划、专业技术能力和前沿科技应用为主题,开展全省县级电教馆与中小学校电教技术人员专业服务和保障能力提高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广泛开展以高校教育信息化专家团队引领的专业技术能力提升、网络教研指导、混合研训探索等活动,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激发创新动力活力。组织我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部分市(县)电教馆长以及项目学校校长参加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强化意识、扩大思路,提高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能力,更好促进我省电教队伍的专业成长。

八、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战略部署

落实教育扶贫和网络扶贫重点任务,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推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具体工作是:根据大讨论要求的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活动精神,结合我省扶贫扶智工作要求,探索创新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研训活动。采取远程授课、在线互动、网络教研等形式,以城市先进学校为示范,带动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持续开展“彩虹课堂”活动,针对部分贫困地区小学科开不足、开不全问题,完善小学音乐、美术等精品课程的拍摄制作,通过山西基础教育网和山西数字学校向贫困地区免费推送。强化数字教育资源汇聚与建设,让贫困地区师生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多措并举,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

第三部分 感悟与期望

一、我们面临信息化发展的最大机遇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书记多次对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做出指示,这些判断,都表明党和国家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

2018年教育部接连印发了《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等几个重要信息化政策与文件。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019年伊始,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央电化教育馆印发了《2019年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工作要点》,如此密集的出台教育信息化政策与规划,教育信息化工作迎来了最大的发展机遇。

二、我们同样面对历史性的挑战

根据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编制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7)》,我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12 位,这是全省教育系统努力的结果,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和全国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对全国教育信息先进省市,北京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上海的信息化应用研究、浙江的智慧教育、宁夏的“互联网+平台”都是我们追赶的目标,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正在依托经济发展优势快速发展教育等民生行业。而我省2018年GDP 在内地28 省排名中仅名列第22 位,是广东的1/6,是山东的1/5。我们发展教育信息化,更多的是依靠我们聪明才智、我们的努力付出。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想让我省争当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排头兵,实现山西教育现代化,我们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

三、进一步提高认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部署越来越具体,目标越来越明确,应该说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前面提到大同市提出了山西省首家“国家级教育信息化示范城市”的目标,运城市启动全市智慧教育二期工程,日前,成功申请为2019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应该说是对教育信息化有了很深的认识,各市都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思路和整体部署,特别是《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明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把握“三个转变”,同时认真理解贯彻省里的相关安排部署,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创新开展工作,强化工作的落地,将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

四、明确电教工作定位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讲到:“从十九大开始,教育的主题变了。”教育的主题是什么呢?就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对人才有了更高要求,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推动教学模式、教育服务模式、教育治理模式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教育改革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

我经常说,电教系统是一支即懂技术又懂教育的专业化服务队伍,要在教育信息化事业中承担智囊参谋、技术支持和服务指导等职能,服务教育现代化这个大局。电教人就是要做好利用教育信息化串联起各项教育业务的纽带与桥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教育,紧紧握住这两端,畅通联接这两端。

五、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电教是有历史的,电教人是有情怀的。我国的电化教育萌芽于上世纪20年代,起步于上世纪30年代。中央电化教育馆成立于1978年,山西省电化教育馆成立于1979年,今年恰逢省馆建馆40 周年,这40年,全省电教人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从幻灯投影走到卫星电视,从计算机、多媒体走到互联网、大数据,经历了多少风雨,也成就了许多辉煌。省馆计划建设山西电教40年成就展馆,既是为了记录历史,更是为了让电教人勇于担当,努力拼搏的精神不断延续。

作为电教人,就是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勇立潮头,发挥电教系统敢想敢干、能打硬仗的精神,担负起新时代电教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取得山西电教事业的历史性突破与成就。

最后,让我们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标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新的高度,为实现山西教育现代化,为实现山西教育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