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全面强基固本 深化能力提升开拓大同教育信息化新高地——大同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汇报

时间:2024-05-10

大同市教育局

近年来,在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以及省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与大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同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9 亿元,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1.0“三通两平台”建设任务,迈入了教育信息化2.0“三全两高一大”时代,全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稳步提升,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

大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就教育信息化作出重要指示,并列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坚持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一条主线,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战略发展目标,出台一系列重大决策。大同市教育局、各县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自上而下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为全市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二、强基固本,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有序推进

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大同市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成功走出一条“政府搭台、企业参与、学校受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的发展新路,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投资3220 万元建设大同市基础教育网项目。“校校通”方面,全市785 所学校全部接入大同市基础教育网,接入比100%。“班班通”方面,全市9871 个教学班全部配备“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其中8895 个已经通网,通网率达到90%。“人人通”方面,全市21016 名中小学教师建立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率达到72.3%,219223 名学生建立了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率达到65.9%。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全覆盖。市财政每年出资200 万元用于教学资源更新,年更新约20 万条,目前有教育教学资源共35T。2018年,投资1500 万元购买455 套86 寸交互式智能教学一体机,为市直11 所学校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2017年,社会力量向我市学校捐赠价值3008 万元的235 套慧学云智能教育软件。2018年,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合作,在4所学校启动新东方“OKAY 智慧课堂”试点,收获较好成效,今年新增7 所试点学校,计划到2019年底在所有市直属学校完成“OKAY 智慧课堂”部署,2020年底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校。

三、学用结合,教育信息化应用精彩纷呈

(一)以培训强能力,强化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每年列支300 万元专项资金,积极组织好四项培训,即信息化领导力、学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管理层业务人员以及新高考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年均组织5000 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二)以活动促实践,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

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水平。组织好一项活动,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市3.9 万名教师晒课4.9 万节,上传课堂实录1.4 万节,获部级优课35节,省级优课439 节,市级优课1628 节,全市获得山西省优秀组织奖。开展好各类竞赛。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全省教育信息化交流展示评选等活动。举办全市各学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评选、大同市首届中小学特色微课大赛、全市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全市中小学电脑制作等活动,收获丰硕成果。

(三)以教研带提升,全力打造教育信息化新格局

积极探索教研和信息化的有机契合点。一是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课题研究,以研究引领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承担国家级课题3 个,省级课题45 个。二是组织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及全国优质整合课大赛一等奖教师,开展送教下乡示范观摩活动,累计4000 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观摩,达到城乡交流、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典型引领的良好效果。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建设。创建教育信息化国家级试点校2 所,省级试点校6 所,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应用等方面充分发挥试点校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四)以考试促教学,全面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

市、县、校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加试信息技术两个考试,投入大量资金改善软硬件环境,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程。针对信息技术中考加试,每年组织一线教师录制讲解视频,在大同教育电视台滚动播出,制作操作手册在大同基础教育网公布,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全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五)以宣传助发展,办好大同教育电视台

以“立足大教育、突出青少年、服务全社会”为宗旨,围绕省市局主题活动,强化政治担当,创新栏目内容,及时反映全市教育系统新动向、新举措、新作为,当好教育事业“传声筒、扩音器”。在各类重要时间节点,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开展传统文化、时代风貌、法治安全、科普宣传等积极有效的宣传工作。

四、明确方向,教育信息化发展蹄疾步稳

下一步,大同市教育局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教育信息化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全力打造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提升大同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具体来说是“制定一个目标,完成两项建设,推动三个转变,构建四种模式”。

(一)制定一个目标

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二)完成两项建设

1.建设国家级“智慧教育示范区”。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推动新技术下的教育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到2021年将我市建设成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为基础,提供管理、教学、学习三大核心业务的“智慧教育示范区”。目前已经大同市政府批准,委托国家信息中心着手编制可研报告。

2.建设大同市教育大数据中心。聘请教育部专家为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布署。与中国电信大同市分公司和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大同市教育大数据中心,年底前完成市直学校全覆盖,2020年覆盖到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通过教育大数据中心,全面、准确、系统地收集、记录、存储、分析教育数据,逐步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学评价个性化。同时打造集信息化培训、名师工作室、网上评卷、精品课录播、“空中课堂”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化基地。

(三)推动三个转变

1.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

2.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

3.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四)构建四种模式

1.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

3.构建本地特色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新模式。

4.探索信息时代教育管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未来,是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我们将坚持以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应用驱动为基本方针,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核心目标,持续更新教育理念,主动调整发展定位,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系统谋划大同教育信息化发展。我们将乘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东风,全力推动大同教育现代化换档加速,乘势而上,奋力腾飞,为办好大同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