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

时间:2024-05-10

大同市第二十一中学

一、加强电教工作,推动学校发展

确立电教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变化,推动数字校园工作。逐步将数字化平台整合到学校管理、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构建新型学习环境,使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在线学习成为常态,而不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点缀。为了有效落实“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活动,我校开展微课制作,推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制定了《微课资源建设要求与奖励办法》、《微课制作规范与评价》、《大同二十一中初中数学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等相关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学校按照指令性任务与指导性任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我校的微课资源建设。初中数学作为学校的实验学科,按照学校的计划安排制作,同时鼓励其它学科的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与研究,构建本学科的微课资源。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及时记载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使其成为我校微课资源开发的思考点。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录制1~3 节微课,做为教学研究内容。

二、完善网络平台与资源建设

2014年以来,学校开始网络平台与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

平台建设符合:(1)简单化:学生使用时,操作简单;(2)条理化:课程分类清晰,便于查找,检索功能好;(3)交互性:方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4)开放性:面向所有学习者;(5)可监控:老师在后台可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

微课资源建设符合:(1)层次性: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2)系统性:完整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3)趣味性:课程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针对性: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初中数学作为实验学科,按照《大同二十一中初中数学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微课资源分三个层次规划建设,录制微课资源300 多节,适应不同时期的教学和不同学力的学生需求;小学六年级数学(上、下册)重难点解析微课资源34节;初中物理、化学微课40 多节;小升初英语衔接微课20 多节,并列为省实验课题;以及小学、初中其它学科微课资源30 多节。编写《初中数学自主学习任务单》,网上发布,同步更新,结合微课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编写完成了初中数学六册共29 章在线考试试题以及试题解析。到目前为止,微课资源基本覆盖了1~9年级各个学科的内容。

三、强化课堂改进,推动课程开发与实施

课程开发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课堂教学要落实课程的应用,完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课堂教学与课程开发要相互统一,相互促进。

1、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与课程实施方案相一致,要有计划、有落实、有反思、有记载。

2、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开展,研究数字化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用好数字化课程。

4、每周一次教学研究课,讨论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5、每月举办一次学生座谈会,交流自主学习方法,听取学生对课程开发的建议。

6、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能力展示活动,落实课程开发目标。

7、邀请教研室等有关专家指导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

四、效果与反思

1.教学研究常态化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微课的分享,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获取最优秀的微课资源,教师之间点评和交流,学习他人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而教师自己也可以通过评论进行反思,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方法,从而不断地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教师节约了时间,能集中精力研究教学中还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

2.教师素质提升落到实处

微课对教师素质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技术层面,提高了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唤醒了教师“互联网+教育”的意识,促进教学创新。教学层面,微课不同于传统课程,从精心选题到制作,不到10 分钟的时间内,要完整、清晰地阐述和讲解完一个重点或难点,这对教师来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考验。因此,微课不仅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得更透,而且要对教学设计考虑得更细。对教师学科专业技能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应用网络平台,以不同方式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既可以个别辅导,也可以集中辅导;既可以线上辅导,也可以线下辅导;既可以校内辅导,也可以校外辅导。

4.提高了教学成绩

我们对初中三个年级不同学期数学成绩(初中入学时,全市统一学情监测考试成绩、与相关学校期中、期末联考成绩)作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我校的数学成绩均分、及格率有明显的提升。

2014年全市小升初学情检测考试中,我校学生数学入学成绩在27 所市直学校中排名27 名,2017年中考数学成绩排名13 名;经过五年多的教学实践,基本构建了我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完成了数字化课程的开发,但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1)数字化课程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还需进一步完善。从实现课程目标来看还需在内容上进行细化。(2)数字化课程还不能更好地实现我校的办学宗旨、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3)数字化课程还不能更好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4)微课制作要进一步规范,课程内容要进一步筛选、更新和补充;(5)课程实施还需合理规划,有计划地推进。

我们虽然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还不完善,实验效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更完整的数据来支撑,恳请教育界同仁批评指正,以便进一步做好以后的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