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杨峰
【内容摘要】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通常采取讲解灌输教学模式,而且根据考试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重点,语文阅读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处于肤浅层次,很难体验蕴含于文本中的思想情感与把握主题意旨,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形成阻碍。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策略,可以促进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与文本及作者进行近距离对话。教师要重视文本细读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注重阅读体验,使学生有效体味语篇情感,强化对文本细节的理解,加深学生审美体验,注重多元化阅读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日后踏入社会所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处于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培养,阅读欲望很难得到激发,教师肢解式解析通常使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厌倦情绪与抵触心理,究其原因是学生的阅读很难进入文本当中,处于肤浅层面,学生很难体验文本情感,感受细读的趣味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解文本细节,体味细腻情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教师要充分认识文本细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策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文本细读的重要作用
1.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阅读吸收的积极性,在被动而机械的学习状态下,学生很难对文本产生问题意识,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也就很难产生探究欲望与动力,也就很难进入文本营造的精神世界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教学也只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工具,缺乏情感与趣味化体验。而文本细读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从而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细读教学模式下,教师引领学生挖掘文本的情感意蕴,提炼文本主题,接受情感的熏陶与洗礼,丰富知识积淀。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演讲者,生本理念淡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突出体现,阅读教学内容多局限于字词的识记,段落的分析,根据考试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忽视了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得不到有效培养。而运用文本细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从不同视角进行文本的阅读欣赏,学生可以突破阅读内容的局限性,开拓阅读思维,加深审美体验。
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文本细读的策略
1.注重阅读体验,体味语篇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是对语篇情感体验的过程,通过细读,学生可以进入文本内里,通过作者用文字营造的精神世界,实现与作者及文本的近距离对话,从而更细腻地感受与体味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提炼蕴含于语篇中的主题意旨。有效阅读的过程不仅需要阅读的技巧与方法,而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接受文本情感的熏陶,才能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反复阅读与体验的欲望,实现通过深入阅读加深体验,通过体验进一步增强阅读动力的良性循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情感体验,让学生品尝阅读的收获与成功的愉悦,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具体文本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方式。
例如,学习朱自清《背影》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体察深厚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蕴含于文中的情感,提高鉴赏品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引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了解作者所四次写到的“背影”,而每次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在情感上却是一脈相承的,第一次提到背影,是在文章的开篇处,表达了对父亲怀念的情感;第二次是望父买橘,刻画的是车站送别的情景,父亲胖胖的身体,步履艰难,为儿子买橘子,儿子感动得流泪;第三次是父亲与儿子告别后,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第四次写别后思念,再现父亲背影。在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之后,接下来的教学重点就是文本中心的提炼,教师让学生小组进行探究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的文本思想情感。但是至此,学生的情感体验通常还处于肤浅层次,因而,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父亲对自己关爱的点点滴滴,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感受父子情深,体验亲情至爱,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再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以体现亲情为主题的散文作品。作者以富有情感温度的语言表达了一家四口人的一次春日散步的过程,这个看似平淡的生活场景,但是通过作者朴实而富有真情的叙述,达到了感人至深的地步。文章着重写一家四口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母亲年纪大了,自然喜欢走大路,而“孙子”年纪小,喜欢猎奇,要求走小路。在分歧面前,还是老人做出让步,决定走小路。一家四口是用亲情纽带连接的整体,最终“妻子”背起了“儿子”,而“我”背起了“母亲”。这一场景集中体现了一家四口的不可分离,无形中盛赞了世间的至爱亲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细细品味,回忆自己父母对自己关怀的点点滴,不禁引发了情感共鸣,也唤醒了学生的亲情意识。最终教师让学生着重体味作者最后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但我和妻子都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通过交流与体味,学生从字里行间体验到了浓浓的深情,更深切地体验到了“我”对母亲、孩子、妻子的深沉的爱,可谓感人至深。
在初中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文本细读,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及文本进行对话,引发情感共鸣,体味细腻与深切的情感,以情感带动学生阅读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阅读理解思维的发展。
2.强化对文本细节的理解
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文本细节的发现与挖掘,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文本当中,体验文本情感与作者的思想,通过细化阅读,发现更多知识点及其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加深学生情感体验。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拓展阅读视野,放手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如有的学生在提出问题:“鲁迅先生十分怀念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藤野先生,其中描写了藤野先生敬业及严谨治学的态度,并且对自己的工作严格要求,对学生也是关心有加,这在鲁迅先生的描写中得以充分体现。但是作为一个教师,关心学生,认真批改,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正是一个教师所应该做的吗?”,在阅读中学生能够产生怀疑,这是应该肯定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与探究。学生们进一步阅读文本,各抒己见,他们不局限于文本,查询有关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相关背景资料,最后终于明白,鲁迅先生之所以对藤野先生充满热爱与怀念之情,是因为藤野先生不仅具有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敬业精神,而且还有国际视野,他摆脱了民族偏见,对作为中国学生的鲁迅,没有丝毫歧视,而是给予学业上的耐心指导与帮助。通过细读与发现,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深入,也使学生品尝到细化阅读的快乐。再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针对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而唯恐避之不及的情节,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想象:菲利普夫妇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他们为什么要躲避于勒?假若于勒在外发迹了,荣归故里,菲利普夫妇会是什么样子,请大家进行想象,写一篇《我的叔叔于勒》的续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性描写,体现菲利普夫妇的心情,这样,由课文的细节出发,锻炼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细节的理解。
因此,文本细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抓住文本中的细节,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内里,进入深度阅读状态,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注重多元化阅读理解
“诗无达诂”是一种文学理念,也是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即文学作品内容的本身并不存在着唯一的解读。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及其自身性格特点的差异,面对同一篇文章,也會有着千差万别的体验与解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的积累,参与文本阅读当中,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与体验文本,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而体验其产生的美感与魅力。
例如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阅读体验与感受,有的学生读后想到了“山重水复己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有的同学说失败不仅给人带来痛苦,也给人以有益的启示等。通过学生谈不同的阅读体验,彼此交流,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提炼出文本主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文本价值引领,切忌偏离文本主题意旨。如学习古代寓言故事《塞翁失马》,文章的主题是阐明中国古代思想当中祸福相依的辩证思维,但是在教学中部分学生往往会产生错误理解,如有的学生认为文中的老翁本性邪恶、好吃懒做,最终丢失了马。这种误解是出自学生的主观臆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现学生阅读理解的偏离问题,要注重引导,把学生的偏离性理解拉回到精准的主题提炼与理解当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把握文本意旨,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结语
文本细读策略是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文本细读可以促使学生进入文本,加深情感体验,更好的提炼文本意旨,接受文本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细读文本的方法,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关注文本的细节,并从细节出发,挖掘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文本细读的更大价值,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可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69-70.
[2]李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文本细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121.
[3]寇成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4(9):141.
[4]钱小燕.细读中学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四个抓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6).
[5]王家伦,陈宇.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四大系统的显著进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8).
(作者单位: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学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