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依托教材对比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时间:2024-05-10

高友娟

【内容摘要】历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作为目标,并提倡学生应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之下,基于国际理解的国际教育在普通高中逐步展开。本文将通过中日两国历史教材的对比并结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历史课堂教学的优化之路。

【关键词】教材对比  历史教学  核心素养

新课改以来,围绕着新的课程标准,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展开,以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能力和培养家国情怀。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笔者根据所在学校日语课程班的教学实际,选用了学生现用的历史教材与日本普及率较高的东书版历史教科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试图在两国教材的对比,进一步了解两国历史教科书在编写内容、编撰结构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以期通过教材对比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一、立足教材对比,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升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透过教材对比,历史教师在运用教材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植。如:可以通过参观档案馆、纪念馆;开展历史第二课堂等形式,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历史。历史是鲜活的更是灵动的,国情的差异也是历史教材出现偏差的原因,正是因为如此,就更求教与学的过程中能够紧紧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厚植家国情怀。

笔者在进行教科书对比时,分析了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A》和《世界史B》、日本东京书籍版《新社会的历史》及中国人教版《中国史》《世界史》和高中必修(1、2、3)。在通过对两国历史教材在整体和正文的编写结构上以及两国历史教材互涉的内容对比分析后,发现作为历史教科书,虽然两个国家的国情存在差异,但共性是在多个领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教育。以两国初中版的历史教材为例,初中人教版教科书封面上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八个大字直接劝诫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相较于人教版的简单直白,东京书籍版《新社会的历史》就更加活泼生动一些,教材的扉页通过图文的形式介绍日本的世界遗产和日本的国宝,让初次阅读的人通过活泼生动的图文感受民族文化的优越性和自豪感。两国教科书通过不同的形式的表达,无非都是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历史教育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者,更应该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传递者。

日本教科书的编写和审核制度具有民间编写发行和文部科学大臣审核的双重特点,学校选用教科书有相当大的自由度,这就使得日本历史教科书出版社众多,教科书反应的历史事件及评价也大不相同。虽然部分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篡改历史事实的行为也多次受到国际和国内的严重谴责,但仍旧存在一些出版社(如扶桑社)在编写过程中有意回避历史真相,甚至篡改历史,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中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些记载上,如:对于全球公认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只是用“12月,占领南京。”一笔带过。虽说这类书籍在日本学校的采用率并不高,但历史教科书在学生的情感教育中起到特别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无视客观事实的记载和讲述无疑会影响中学生的价值判断,不利于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国际班的学生高中毕业后将进入日本高校进一步深造,作为历史教师,更要求借助历史课堂这一载体,教会学生在毫无根据的历史事实跟前,要用丰富的历史史实充实自己,用厚实的知识底蕴提高自己,在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提升对本民族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感。

二、巧借教材差异,构建国际视角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历史学习中其中一个重要的素养便是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全球甚至是更广阔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探尋历史的真正内涵。国际理解和时空观作为史学素养中的重要部分,需要教和学都能够有新的思路和实践。基于两国现行教科书的对比,中日历史教科书不管是从教材的编纂结构还是涉及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异性,历史教学中正是可以借助两国历史教材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意识,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以九·一八事件的教学为例,授课中笔者融入了向逝者默哀的仪式感,在默哀的沉思中引导学生:“九·一八”事件不仅仅提醒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求我们在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尤其是要去日本留学的青年学生,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视角看待这个国际和民族,要以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的现在和将来。

在历史教学中,除了要对基本的历史史实进行阐述外,更要巧借历史教材的差异性,提升学生阅读教材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形成史料实证的意识。如东书版的历史教材比较注重整体地把握历史事件,对一件历史事件的描述会从大的国际环境开始再深入历史事件涉及的地理环境等等,这时作为历史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中日历史教科书中共同关注的历史事件和史实的进行整合和对比分析,从两国历史教科书对相似内容的不同描述中分析两国教材编写的特点及两国史学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态度,并由此升华历史学习的对比联系意识;同时也在对比中学会进行知识的迁移,注重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培养历史学习的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意识。具体操作可以东书版的历史教材为材料,进行客观全面地进行历史分析;并从中日历史的对比扩展到对其他国家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形成主动的国际化视角。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国际部的学生不断地走出去,也有日本的学生走进来,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能够主动地将历史事件放在全球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既能立足本国历史形成较好的民族荣誉感传承传统文化,更能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客观认识本民族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对比联系中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以史为鉴,将历史事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历史不仅仅存在于过去,更要让历史指引现实生活的发展。如学生在国际理解的课题研究中,就结合中日两国厕所文化的差异及发展史进行研究,为校园的公共设施的设置献计献策。

三、依托教材差异,丰富史料教学

历史学习的基础内容主要是历史事件和史实,但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不是只言片语能够阐述明白的,在课堂教学中,丰富且多样化的教学史料特别重要。中日历史教科书在编写内容上存在差异性,要尽可能地避免从历史教科书中拿出不同观点的描述毫无根据地相互诋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正是可以利用这一点,丰富教学史料。比如两国的历史教科书在对同一历史事件的阐述存在角度差异,这可以成为丰富教学史料的有效素材;再如日本教科书中有关回避历史、优化侵略历史的描述,这就更需要挖掘和补充丰富多样的客观史料。通过教学史料的丰富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和人性的提升,形成多元化史观。

学生高中阶段现行的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从编写结构和内容上看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且内容非常充实,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较好地把握一些基本史实,但趣味性和联系性方面还有些欠缺。依托两国教材对比,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趣味性和关联性强的素材,将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相互渗透。如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这一知识点,东书版的教材除了图片以外,还对图片进项了较完整的解说,这就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那我们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增加与课本内容相关的配图及对配图本身进行解读说明,增加图片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更可以尝试以图片作为课本特定章节的主题,增加教材本身对学习者的吸引力,增强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和教材层次的可读性。除了对历史史实进行阐述外,尽可能地将贴近生活实际的历史知识有机地整合在历史教材中,使得教材更好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领悟能力相吻合,让教材从历史课堂走向生活实际,可以依托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

史料按照表现形式、价值不同等分为不同种类,结合教科书的对比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同时,更是要多方丰富各类史料,比如就近现代史中日本教科书淡化的侵华史部分,历史课堂就从传统的教室走向了社会,走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些丰富的实物史料就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有力证据。同时,国际部的学生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形式,整理成口述史料力证史实。这些都只是对两国历史教科书对比后丰富史料的缩影,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中,应该是持续性的。

教科书作为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学生在教科书中汲取知识和经验,并从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丰富多样的历史教学史料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史实,提升学生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笔者所带日语课程班的实际来看,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除了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培养浓厚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能够有选择的渗透日本民族优秀文化及民族经济发展策略等政治、文化多领域历史事件的补充学习,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悟对不同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树立正确的学史观念,掌握专业的学史方法,在学习对比中对中国历史教材进行丰富和整合,真正意义上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进行更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郭学信. 傅斯年中学历史教科书编写思想及其启示[J]. 兰台世界,2015(30):33-34.

[2] 李军燕. 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13(10):59.

[3] 韦志榕、富兵. 教科书与历史认识[J]. 课程·教材·教法,2013(5):14-18.

[4] 祝曙光. 浅析中日两国中学历史教材的差异[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21(1):123-125.

[5] 赵亚夫、张汉林. 评现行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日战争的叙事[J]. 历史教学问题,2015(6):108-112.

[6] 杨彪.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M].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1).

(作者单位:江蘇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