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品传统文化长家国情怀

时间:2024-05-10

戴鸿

【内容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让中华文明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实施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让中华文明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成果,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根本。历史教育要有责任承担起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让学生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在实际历史教学中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有了这些才能真正激发出心底的那份“家国情怀”。这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传统文化是可看可摸可感的。生活中处处体现了文化的韵味,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文化背景,让学生体会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由被动接受传统文化变为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孩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传统之美”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打开传统文化之门

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出现在历史教材每一个历史时期讲完后的“文化”课中,内容简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在讲解中要有意识地去渗透、总结,并适当地加以拓展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点和发展历程恰当地融入教学中。比如在讲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中“百家争鸣”这部分时,除了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外,还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时期的学说,尤其是儒家学说的影响力。通常可以准备以下素材:祭孔大典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各国受儒学影响的一些资料;构建当今人际关系或国际关系的准则——仁爱等,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感悟儒家思想的影响力。这样就能比较直观的、深刻的形成这样的感触:

儒家思想不仅仅对中国,还对世界文化有着非常大影响。它对当今社会也同样有着指导作用,是当今构建当今和谐人际关系和世界和平的基石。

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不仅让学生对知识本身留有深刻的印象,还能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二、鼓励参与,领略传统文化之精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耳熟能详的《节气歌》概括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如果历史课上仅仅告知学生:中国人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较早较深,甲骨文中就有丰富的记载。如果到此就戛然而止不加以拓展延伸的话,那么它的意义仅在于在给学生多加了一个新的知识点。我想这样照本宣科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诵读、二十四节气歌,让学生了解它的意思,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它与气候冷暖变化的关系。此时,学生们对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这种独创不禁产生敬佩之情,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油然而生。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千百年来,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既是中国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又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才能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三、走进生活,感受传统文化之魅力

纸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几乎就像是水和空气一样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我们享尽了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却对它的演变、制造工序、意义并不了解。因此,在讲造纸术的发明这一框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名片、广告纸引导学生对纸知识的探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意识到天天与纸为伴的人却对纸并不了解它,这时探知欲就水到渠成的被激发出来。课堂上我还组织学生做了个小实验:由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旧布、小木板、小铁片,要求学生用毛笔在上面写一段话,然后再在纸上写。写完后让学生谈书写感受。学生们一致觉得纸是最适合书写的对象,其它的书写对象除了不宜书写外还有很多不便之处。由此引导学生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相关知识的探讨。纸的发明,使文字的记录更加方便,也加强了优秀文化的传播。

四、讲读故事,感悟传统文化之精神

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源于历史的故事性。历史教科书中出现过无数仁人志士,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家祭无望告乃翁”的爱国诗人陆游以及“虎门销烟”的林则徐等。當讲授这些仁人志士的感人事迹的同时要引发学生思考: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舍己为国”的高尚精神。为此,我组织学生办了一个活动——让我们共同感受历史。选择历史人物,通过查阅图书、查找图片、网络搜素等方式了解人物的经历。最终以文字报告、展板等形式展现。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也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受到高贵品格的魅力。

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就在无形当中渗透到孩子的心理。这对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正确的世界观有利于是极其有利于。

要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不二法门。历史教学就要引导青少年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中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