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五常伦理”与当代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关捩研究

时间:2024-05-10

马云骓 刘玉峰 苏洪 蒋红 张丽霞

【内容摘要】儒家“五常”伦理与当代师德建设存在内在价值链接,二者具备深刻的互渗互融性。通过对“五常”伦理进行进一步阐发、开发“五常伦理”的当代价值尤其是针对其当代中小学师德构建的价值关联与链接进行专门研究,可以形成中小学师德建设中的“新五常”伦理这一新的伦理架构。在这一架构下,宽仁、尚义、传礼、启智、扬信等成为中小学师德师风构建的五大策略。

【关键词】五常伦理 新五常伦理 师德师风 构建 策略

“三纲五常”伦理是儒家伦理的基本伦理架构之一。自孔子、孟子之后的千余年以来,在“适代性”(某一理论内涵具备的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变化的可诠释与可应用性)这一顺时需求下,历代儒者对其意涵均根据自身时代需要进行过或深刻或通俗的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界定社会不同等级、群体亲疏关系与尊卑隶属的“三纲”已经朽化为历史的烟尘,掩盖在厚厚的文化淤泥沉积之下,失去了重见天日、大行其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作为千百年来人们为人处世价值规范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伦理”却随着时代风云的变迁,从来没有淡出过任何时代的伦理文化视野。即便在当下,从不同视角出发,人们仍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阐发出“五常伦理”新的“适代性”,对其做出不同的内涵阐释与价值挖掘。

统观并简论传统“五常伦理”的属性与内涵, “仁”即人际间的友爱、互助 、同情;“义”则要在人我之间 、个人与群体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维系一个适宜的行为选择的限度; “礼”是调节人际关系、约束人的言行的外在伦理规范与行为规范[1];“智 ”是人际互动中的自我理性,它让人明辨是非善恶、形成良好道德观念;“信 ” 即对某种信念、原则、思想和言说等的忠诚,通过“信”的外现,让自我言行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和道德义务相符[2]。将“五常伦理”放置于传统伦理文化与现实伦理需要两个维度检视,“五常伦理”并没有随着历史风云的变幻而销声匿迹。从文化属性来看,“五常伦理”伦理具有固定性与变化性双重特征。从当下价值需要来审视传统“五常伦理”,其内存具有精华与糟粕的混存性。在丰厚肥沃的传统伦理文化土壤濡养下,“新五常伦理”悄然孕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蘖生出新的时代属性。若对其精神养分进行精华与糟粕的剔抉,传统“五常伦理”中的精粹始终固化、稳定存在于新、旧五常伦理之中,让新、旧五常伦理实现内在契合成为可能。而“新五常伦理”在延展传统伦理文化优秀特质的基础上,摒弃其内蕴糟粕,随时代伦理脉搏的跳动而增生新的优异变量。在这个意义上,在当代伦理视野下,“新五常伦理”与当代师德建构同样存在内在契合。这些内在契合进一步衍生出“新五常”伦理视域下当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师德建设领域中的建设性策略。简而言之,在当代社会伦理与师生伦理关系大架构下,当代中小学师德师风师德建设中的“新五常伦理”应具备的属性及具体内涵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即构建并施行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之宽仁、尚义、传礼、启智、扬信等五大策略。

当代中小学师德伦理中的“宽仁”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的一个价值过程。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仅要有仁心,更要有实实在在可感知、可获得的仁行。对学生的仁爱应该融通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细微层面,在学生校内外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宽范围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以“仁心”指引教书育人全过程中的无微不至的“仁行”,以“仁行”的积累和叠加,润泽学生的身心健康,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通过教师的“暖心行动”,在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过程中展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宽口径、多渠道的仁爱之心。这种宽范围自然包括教师应宽厚对待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挫折甚至是错误,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跨越挫折与失败,克服自身弱点,及时改正自己学业与修身立德方面的错误。当然,这种宽仁绝不是毫无原则的“泛仁”,它应该是有边界、有红线的仁愛。在学生逾越班纪校规甚至社会公德的边界与红线时,要以严施爱,以合度合规的惩罚匡正学生的不良习气。

与“仁性师德”单向传递不同,当代师德之“义”是双向的,体现为师生之间均应该“尚义”(彼此以“义”相待)。在教师这一教育角色维度上,教师同样应具备并践行“义识义举(教师树立对学生以义相待的意识和应采取的方式方法),需要引导学生正向理解“人义”(对待周围的所有人应该有的利他意识),在学习、生活中互助,体现他们的仗义。既慷慨对待学生的努力并不吝褒扬,又在学生处于学习、生活中的各类困难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做学生信得过、谈得来、靠得住的“哥们儿”。在学生作为受教者的这一角度,需要正确对待与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明白互相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提醒彼此的不足与短处才是真正应该有的“学海义气”。而当学生面对老师,应积极辅助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对老师的教育给予正面的应答,尤其在个人单独违纪犯错时勇于向老师承认并及时更正。同时,在集体失范行为中除了自己要勇于担责,在同学为自己因讲所谓“好哥们义气”主动背黑锅时要对错误习气不是真正的义气有清醒认识,在某些小团体中带头示范性遵纪守规,做好言行之中充满正能量的真正讲义气的“带头大哥”。

师德伦理之“传礼”同样是一种师生双向传播。这里的“礼”涵盖师生、生生之间应有的仪态和礼数。学生固然应该以礼尊师,教师更应该做好礼的表率,对学生以礼相待。让他们理解“礼者,敬人也”这一古语的深刻含义,明白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并进一步将个人、学业与国家三者伦理要求统合为自身的“礼性修养”。无论在教学活动、学习过程或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均应用语文明、语调温和,言行举止优雅适度,大方得体,注重时时刻刻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礼”氛围,倡导并构造教育活动中的人际文明。

在对师生伦理关系“智”理解上,要突破习见的单向启智理解,充分认识师生之间同样存在智慧的双向碰撞。启智是师生之间的一个“互启”过程。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生启智明理,努力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其遨游在知识之海;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刻体悟“智”是一种理性精神,并不为教师所独具。教师要主动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自己意料之外的学生之智。任何一个施教或受教个体都有可能是“智”的拥有者、发掘者与传播者。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要承认在知识求索路上面对浩如烟海、瞬息万变的各类知识信息与技能时,有许多方面学生完全可以超越老师。正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发掘学生潜藏的智慧或者说激发其获取智慧的欲望、放低身段向学生学习也理所当然是教师作为启智导师的本来师德素质。

“信”作为人们立身兴业的基点,是为人处世的基本素养。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是信的基础 信是诚的外化与结果。建构中小学师德伦理必须从“扬信”即弘扬诚信文化方面入手与发力,教导学生在为人与为学两个方面都做到诚实不欺。要充分让学生知晓从求学中的守信出发,言必信,行必果。心有立信之念,常为明信之行,为将来面对社会生活中涉及到自身或非自身的形形色色的不诚信行为打造自我讲究信誉、信守诺言的良好道德形象 。无论教师或者学生,应有错必纠,有弯必修。一旦发现自己所作所为逾越了诚实守信的规范甚至出现了诚信污点,应及时纠错,愿意面对自己诚信不足的地方,积极去修正和改进,从而更好的塑造自己良好的诚实守信品格。教师在“扬信施教”中更应该明白身教重于言教”,主动成为学生的信德标杆和榜样;教师作为施教者与学生工作者,在树立信德的另一方面是催生师生之间的信任。“学生工作者相信学生 ,摒弃是非欺诈之心,彼此之间少些尔虞我诈 。多些坦诚以待 :学生相信学生工作者,愿意吐露心声,愿做知心朋友,这样学生工作的开展便会相当顺利。当然,信任的前提,还是彼此的坦诚,有诚信。”[2]善于在師生基本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中一个必须的环节和必备的手段,进一步促成学生诚信重誉的信德的养成与健全。

结语

综上所述,“新五常伦理”既植根与传统“五常伦理”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师生伦理关系中升华出自己的独有特质。在中小学师德师风建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刻把握并践行宽仁、尚义、传礼、启智、扬信等“新五常伦理”。在具体教学互动中,将“新五常伦理”移植到对各个层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潜化为中小学师德建设中的道德自觉。“新五常伦理”受之于传统,萌发于内心,作用于诸行,“实化”为施教策略。教师应将“新五常伦理”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受教与自教、他律与自律的交叉作用和良性融汇。

【参考文献】

[1] 叶泽来,柳卫东.“五 常”的逻辑推演及其当今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9(7):103-104.

[2] 康宇.儒家“五 常”伦理的道德优势及其当代意蕴[J].求是学刊,2007(3):39.

作者简介:马云骓(1972·9-),男,汉族,四川省南江县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职业教育.

【注:“本研究得到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CJSD17-05)资助】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