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四策略”

时间:2024-05-10

张蕾

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直接关系到化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可以说,有效的实验教学对于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有着重大意义。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借助有效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点,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借助生活实践组织实验教学活动,使得化学课堂能够满足素质教育教学要求,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但通过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状况进行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环节,还存在一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动手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与生活实践相脱节等等。鉴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改革,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尽到做老师的责任。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实验兴趣

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发挥着验证化学理论正确性的作用。在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如果教师仅仅以单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以及实验过程,则难免会造成课堂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学生逐步丧失对课堂的兴趣,更难以提起对化学实验的学习热情。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则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措施,将生活与化学相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化学知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完“金属的腐蚀性与防护措施”这部分内容之后,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入课堂,如,向学生提问,“如何才能使得家用菜刀不容易生锈”,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自主实践,来找到问题的答案。再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酯化反应”这部分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些菜既加料酒,又加醋,但是最后做出的菜,却没有这两种作料的味道?”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理解,自主思考与分析这些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自主性学习思维的养成,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严谨的求学态度,进而实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目标。

二、激活探究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的激发,以此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組织“氯气与乙炔反应的探究实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溴水碰到乙炔后会褪色,学生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乙炔和氯气一起,会产生怎样的反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实验教学环节,具体如下:用不同的针筒分别对乙炔和氯气进行抽取,再把两个针筒用胶管连接到一起,放入水中,推动两个针筒,当两种气体遇到一起后就发生了爆炸,出现火光和浓烟。再如,在组织“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同学向我提出了问题:“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时会非常迅速吗?”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这个问题,我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过氧化钠粉末包在脱脂棉中,并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该瓶底部放满了细沙,然后立刻把玻璃片盖好,此时能看到棉花很快就会燃烧。”整个实验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所用材料安全、环保,而且能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化学现象,这不仅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过程,尽量以已有条件为基础,验证、猜想学生的疑问,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有着重大意义。

三、引导设计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自主实践获取知识的过程,远比教师讲解以及演示等途径更为可靠。同时,通过自主实践获取的知识,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因而,在组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与组织实验,以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直接演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整个实验过程,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环节,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设计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以此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

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亲手体验氨气喷泉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准确工作,准备一圆底烧瓶,里面充满氨气,并用双孔塞塞住,将一长玻璃管插入其中一孔中,一胶头滴管插入另一孔中,用铁架台对圆底烧瓶进行固定,同时长玻璃管的另一端插入烧杯内,烧杯内装有酚酞和水。在操作实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对胶头滴管进行挤压,让水流入烧瓶,此时打开止水夹,便可以看到喷泉,并且是红色的。在设计并动手操作这个实验的过程,学生能够以比较直观的方式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并且喷泉实验的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该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设计类似实验,看是否会形成喷泉。如,有学生改进了上述装置,省去了其中的胶头滴管,其他的保持不动。在进行实验时,用热的物体对烧瓶底部进行加热,并打开止水夹,最后也能够看到喷泉喷出。

设计化学实验,是开展科学实验研究的第一个环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组织设计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实验要求,做好化学实验设计工作,以组织高效的化学实验教学,为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实验,以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力的提升。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操作实验的过程,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整个实验过程,了解实验原理,从而深层次地把握实验中所包含的化学知识。与此同时,在实验设计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

四、引导操作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要想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多动手实验,因为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可以说,动手能力是推动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在组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操作,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重视实验教学,也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引导学生在自己遇到难题的时候,动手实践来找到问题的答案,这能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获取洁净的水”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高中化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绿矾、烧杯、校园水池中的水、普通自来水等,动手做实验,即:让学生将自来水与池水混合,模仿出河水,然后将绿矾加入水中,仔细观察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看其清澈度能否达到饮用水标准。这种简单的实验,既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又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掌握课本知识,从而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总之,新课改的推进要求化学教学需采取措施来创新。在这种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本文则基于此,主要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以及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策略。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第四中学校)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