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王明玉
【内容摘要】德国著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工作总结下来就是两个字:德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政治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政治 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 策略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人性的冷漠和道德失范,作为奋斗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的教师,有责任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题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改要求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协调发展,政治学科是与德育教育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因此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是十分有必须的。
一、言传身教,把握高中政治德育基础
第一,言谈举止。作为教师要首先律己才能律人,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做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话语、眼神、动作、笑容、以及手势等都有特殊的含义,教师用她的言行举止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学习尊重他人,真诚待人。例如:学习《实现人生价值》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说一下自己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这种学习方式不但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迅速掌握新知识,而且可以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早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义,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形体语言等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又要通过音量、语调、语速,将内心对该事件的评价传递给学生,学生受教师的影响,不断进步,完善自己,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例如:学习《政治生活》时,可以与“钓鱼岛”相结合,通过激烈、愤慨的语言表达对日本侵华的强烈谴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第二,知识素养。知识素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备要素之一。教师的德育教育课程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如化学反应、物理现象、诗词歌赋、以及电影、书籍观后感等,因此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通过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产生钦佩之情,从而提升自己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以便教师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结合生活,优化高中政治德育途径
第一,将课本内容与新闻热点相结合。高中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学习,而课堂学习又以课本学习为主。德育的教育仅仅依靠书本是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的,还必须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与实际生活,尤其是新闻热点相联系。例如:学习“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时,立足教材,结合新闻热点,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从严治党和反腐倡廉的理念?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感受和体会,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将课本内容与社会现象相结合。社会现象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集中体现,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经常会结合社会现象,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正确的消费观”时,向学生介绍了“月光族”、“金钱至上”的不良社会现象,鼓励学生讨论其危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貼近学生,凸显高中政治德育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应试教育下,我们无法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政治教育上,因此很少有学生关注其道德素质的发展。我们一直呼吁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政治教学亦是如此,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却是非常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平时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有深意的思想,如“生命是段没有规律的交响乐,刺激与风险同在,安定和平庸相随。”“组其嫉妒别人,不如,放平心态,改变提高自我。”“人生的道路从未有过笔直,都是弯曲的。要经历无数的挫折,从幼稚到成熟,从失去到得到,从幼到老。”学生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第二,以学生为本。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大胆创新出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针对性的制定辅导方案,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例如:学习“世界文化多样性”时,让学生搜集各国的代表文化,如美国文化:华尔街、百老汇、自由女神像、哈佛大学等;中国文化:孔子、兵马俑、瓷器、丝绸等;英国文化:白金汉宫、牛顿、莎士比亚、维多利亚女皇等。学生在课堂讨论并且分享这样国外多样化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政治教学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多方面探索素质人才。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这个过程中,要逐步渗透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要贴近生活、从现实生活出发,鼓励学生将学到了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