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初中数学以惑为诱教学方法的实验及反思

时间:2024-05-10

王琦

【内容摘要】以惑为诱的教学过程是指情境铺垫的过程,依此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到数学核心教学内容上面,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学习印象。

【关键词】初中数学 以惑为诱 教学方法 实践

以惑为诱的教学方法是出自张诗亚的教学文章,在文章中指出“发现惑、制造惑、利用惑”。以惑为诱是一种基于兴趣、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人们长久以来追求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以惑为诱注就是通过诱惑学生来完成知识解列,情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通过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诱惑”,让学生运用自身的亲身体会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营造高效的惑境

惑境是课堂前期的导入过程,教师在营造惑境的时候,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现,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惑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和情感矛盾,但是这种惑并不是学生的一种主观冲动,而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积累上提出来的。教师在营造惑境的时候,不仅要通过惑境营造出一种困惑气氛,还需要让学生从心理上能够认同惑境,并且有信息来解惑,将惑逐渐转化为知。惑的难度过大的话,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解惑,在解惑中思路是不完整的,学生还会产生挫败的情绪,而惑难度过小的话,学生解惑结束收获不佳。

比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勾股定理”这部分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如果提出“三角形的边之间有什么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还有什么关系?”这种惑境的提出就过于直白简单,学生立马就可以想到需要回答有关“勾股定理”的知识点,这种惑境效果就比较低,学生也失去对惑境探究的兴趣。但是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第24届国际数学大会的会徽来营造惑境,该届国家数学大会上的会徽是一个转动的风车,是由三角形来组成的,教师通过这个会徽来让学生思考“在会徽中三角形的边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就进入到解惑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体系都会得到提升。

二、关注惑的个性化

教师在提出惑的时候,还需要注重提出不同惑,将惑的个性表现出来,这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提出来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引导,不能过于的关注同步化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营造出不同程度的惑氛围,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解惑过程中提升滋生的学习能力。为了了解不同学生的惑,教师就需要注重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惑,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一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并没有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中惑的提出的时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部分惑的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进行了解,而另一部分的惑主要是让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解,学生在课堂中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惑的解答。教师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讲解和应用讲解的时候,要怀着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不同的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解惑的过程。

三、鼓励解惑的探究性

以惑为诱的教学过程将其学生在解惑过程的知识积累和情感升华,教师切不可过于干涉学生解惑的过程,尤其是不能在学生没有对惑进行思考的情况下就代替学生进行解惑。解惑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探究以及自己总结的过程,将惑和学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在解惑的过程,学生就会感受自身知识体系和能力的不足,学生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一定要解决惑的冲动,这样就会主动进入到数学知识中。学生在解惑结束以后,教师要对学生解惑过程的知识、步骤以及情感思维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解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下次解惑的过程会更加高效。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提出下面的惑“如何来证明埃及金字塔每一个面都是等腰三角形。”这个惑将历史和数学结合了起来,学生就会深入到的解惑的过程,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提出不同的解决思路,比如有的同学说“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线为斜边的一半来证明。”有的同学说利用“面积的计算来证明。”学生这些解惑的方式尽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解惑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进行积极地表扬。再比如在学习“黄金分割”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惑“为什么主持人在主持的时候不站在舞台的正中央?”“为什么蝴蝶整体看上去那么漂亮?”通过这些惑,就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也进入到惑的探究过程中。

综上所述,以惑为诱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缺点的弥补,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选择惑的应用形式,这样才能够发挥以惑为诱的教学方式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周大众. 建构主义视阈下学生话语权的实现,《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

[2] 战彬彬.《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以初一数学教学为例》,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3] 杨孝斌、涂荣豹. 学科教学的二重原理与实践探索,《教学与管理》,2010(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