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梁华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纸质教材已不适应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材进行创新形式展现和多元化设计迫在眉睫。职业院校需要对中职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建设整体教学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献研究;立体化教材;教学设计
一、研究背景
(一)立体化教材的内涵和内容
本文的“立体化教材”是指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提出的某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为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环境构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内容上,立体化教材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配套习题及答案、教案、课件等,表现形式为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库、教学网站等;外在形式上可以表现为主教材、辅助教材、电子资料、网站等。
(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研究情况
教育部于2013年4月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重点强调了七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提出了“要重视教材建设”,认为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各高等院校积极响应,建设了一大批国家级优秀立体化教材,并取得了累累硕果。然而,职业院校因先天条件不足,优质教材的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德国职业教育在国内的盛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逐步向项目化、行动导向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教材出现了适应性低、针对性弱、内容滞后等问题,大部分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流于形式,建设内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文献研究概况
为了对职业院校立体化教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文献资料进行样本分析,分析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本文以“立体化教材”作为核心关键词,以2003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间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一)从研究的年度分布情况来看
通过对立体化教材发表年度分布的样本进行整理分类,在所有的文献资料中,除去会议、报纸、百科、词典等数据,利用中国知网“文献全部分类”进行全文搜索,共检索到相关的文献共计2416篇。从“立体化教材”的指数分析结果中我们注意到,因2002年以前国家还未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支持,2002年以前对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和关注度都比较少,从2002年开始,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理念,与立体化教材相关的研究开始增多。从2013年开始,各学校和研究院所对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开始出现一股风气,相关的研究课题、论文等逐年增加,2015年达到最高值的228篇,并呈研究的稳定趋势。
(二)从学科分布情况来看
通过对立体化教材学科分布的样本进行整理分类,我们发现研究“高等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字”的比例最高,达到了18%左右,其次是职业教育,占比达11%,说明职业教育的立体化教材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职业院校自身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投入。特别是从2012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学者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到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以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在职业院校得到迅速普及,这些都推动着立体化教材的快速发展。
(三)从研究层次及内容来看
从检索到的研究层次及内容来看,在整理的2438篇文章中,几乎50%的文章都是研究“基础研究(社科)”和“高等教育”,针对职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只有12%左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针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当中,40%的文章主要是具体某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其中最多的是理工类的教材,其他课程涉及得比较分散。
(四)从关注度指数来看
从立体化教材的“关注度”指数来看,我们分别从“学术关注度”“媒体关注度”“学术传播度”和“用户关注度”四个方面抽取了近十年来的数据进行观测。从以上的观测数据来看,“学术关注度”立体化教材发文量和增长率整体呈增长趋势,发文量最高的是2014年,达到60篇,也是目前最高值,2012—2017年发文量基本稳定。从“媒体关注度”观测值来看,根据知网查询结果,目前观测到的具体数据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学术传播度”数据来看,传播度最高的是2009—2012年,其中传播度最高的是2014年的80篇,2015年以后基本较为平稳。在“用户关注度”这一观测值中,知网提供的数据下载量截止到2010年,因此只能做粗略的判断,基本上呈下降趨势。
三、研究结论
从我们对知网数据的统计结果来看,近年来各院校对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建设的内容也多样化,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课程的建设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投入都逐年增长,这个也给立体化教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一)建设重形式轻内涵
在立体化教材建设中,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以网络形式或多媒体媒介配套的数字资源就是立体化教材,而忽略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涵。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只能体现它部分的服务功能。不依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进行建设,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片面追求技术化和形式化,缺乏针对课程的特点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职业院校研究基础较差
立体化教材的建设首先是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课程的建设,都主要依托高校的优质资源。通过以上针对“学科分布”和“研究层次”研究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高等教育领域,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占18%左右,居于主导地位;在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中职教育,立体化教材相关的研究相对薄弱。
(三)投入少,使用率低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国家发展改革重点建设示范校和省级示范特色校,每年国家和省级教育部门给予的资金补助相对有限,课程建设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但是这种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只是部分重点建设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而已。因师资力量缺乏及技术水平有限,一般在立项后大部分都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完成,学校只提供相关的教材及相关的课件等有限的课程资源,教师参与度不高,只作为验收的主体进行最终的材料审核。立体化教材网络资源使用率低。
(四)立体化教材教学设计匮乏
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大部分的教材在建设后确实配备有教学课件、教案、光盘和网络资源平台,但是真正能够体现现代教学理念的设计比较匮乏,大部分只是简单地将教材内容文本化。网络教学缺少教学设计是没有生机的,技术做得再好,立体化教材的有效性也会大打折扣,再好的多媒体技术和平台都是一种摆设和浪费,没有真正发挥其优势。
四、职业院校立体化教材研究的思考
(一)要基于“工学结合+职业能力”教育理念
为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按企业岗位的需求设定教学内容,面向生产一线设立技能教学点展开教学,使课程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展开。
(二)要基于“顶层设计”整体建设思路
自专业建设目标开始进行总体构想,综合考虑专业全局系统性,对教材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在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应具有学术先进性,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要有层次差别,从教学设计的整体化出发,构建多功能、多样式教学包,形成系列化的教学解决方案,将教学包与课程学习网站相结合,营造教师教学方便、学生学习自主的教学环境。
(三)要基于“项目化+系统化”编写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的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体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在情景导入、问题引导、步骤讲解、知识点描述、拓展内容、课后练习等环节要合理设置。
(四)要基于“互聯网+”编写相关的配套资源
在主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归纳,有针对性地将主教材的案例、习题、课件、教案、微课、课堂实录等资源进行技术化处理。将相关配套的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可视化、交互化和情景化开发,方便学生在线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利全.浅谈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09):280-281.
[2]施东毅.关于高校教材立体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出版广角,2012(06):56-57.
[3]孙海波,王中磊,陈瑄.基于顶层设计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立体化教材建设[J].科技视界,2012(28):40,55.
[4]王熙俊.教材立体化建设刍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08):28-29.
[5]魏江江.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1(09):30-32.
[6]宋岩,范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立体化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99-10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