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实施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10

宋丽平

【摘要】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文章就幼儿园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有效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生命教育;现状;原因;策略

“生命教育”一词源于美国,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等危害生命的现象而出现的。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学校,称为生命教育,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实施,取得很不错的成果[1]。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命教育逐渐成为大陆教育界、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议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发现,现阶段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幼儿生命教育较少得到研究和重视。幼儿教育阶段是建立孩子人生方向的重要阶段,对个体的生命发展具有重要奠基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抓住幼儿阶段这一关键期开展生命教育,让孩子从小了解生命,学会珍爱生命。为了解幼儿园生命教育开展的现状,我们从幼儿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认识、态度及实施等方面设计了《幼儿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并对江门市区11所幼儿园的幼儿教师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收回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92分,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3.6%。

一、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一)对幼儿生命教育的认识

调查显示,97.8%的幼儿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只有2.2%的幼儿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于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仅有44.6%的幼儿教师认为应包括自我认知、周边环境的认知、各类生命的认知以及生命过程的认知四个方面。对于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死亡教育,64.1%的幼儿教师赞成将死亡教育列入幼儿园课程中,16.3%的幼儿教师持反对意见,另有19.6%的幼儿教师表示无所谓。

(二)对幼儿生命教育的态度

该内容主要透过幼儿教师面对幼儿提出的比较常见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具体问题的处理方式来了解。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是持积极态度的,不回避不糊弄,科学合理地告诉孩子事实,但不可忽视的是,也有一小部分幼儿教师对其持回避、敷衍的态度。

(三)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

调查显示,针对环境教育,人际社交方面的教育,认识、肯定自我的教育以及安全、健康方面的教育,幼兒教师主要采用专题式教学、课堂渗透式教学以及日常随机教育开展幼儿生命教育。

二、幼儿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幼儿教师的生命教育观有待进一步澄清

据调查,现实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地将幼儿生命教育理解为幼儿生命的安全与健康教育,忽视了幼儿生命意识、生命情感的唤醒与培养;片面地强调生命教育中对自我的认识,忽视了生命个体与周边环境、与他人的和谐互动;片面地将幼儿生命教育理解为只是认识生命中的美好,避讳谈及生命中的没落与消亡。

片面生命教育观的形成,一方面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阶段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另一方面与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实用理性和乐感文化[2]。这使得我们的教育缺乏引导学生对生命问题的审视,缺乏诸如死亡等存在问题的教育。而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使得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使得我们的教育重有形知识的学习,轻精神、信念的培育,如幼儿教育小学化。以上因素又致使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也将出现某种偏差,如重视对“才”的追求,忽略对“人”或“人性”的尊重与教化,只关注幼儿学到了什么,忽略了幼儿内心精神世界的发展和完善,忽视了幼儿生命教育的发展。如上述调查数据中,当遇到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时,有14.2%的幼儿教师表示忽略或者随便应付一下。当幼儿问及生死问题时,有4.4%的幼儿教师表示回避或者拒绝回答,1.1%的幼儿教师会编一个童话故事糊弄过去。

(二)幼儿生命教育缺乏系统性

幼儿生命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表现在: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目标体系,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实施过程。

幼儿生命教育缺乏系统性,主要是目前的研究中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甚少,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而幼儿园教师中研究型教师较少,对课程开发和研究的能力相对较弱。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普遍缺乏较为系统的有关生命教育的培训。调查发现,82.6%的幼儿教师是通过浏览网络信息了解幼儿生命教育信息的,79.3%的幼儿教师是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了解的,而通过幼儿园的培训和普及来了解的仅占29.7%。

(三)幼儿园未能有效整合家长、社区资源,进行协同教育

幼儿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打独斗的事情,而是需要家长、各级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来共促发展的。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幼儿生命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当前各幼儿园都成立了家委会,也有相应的家委会工作职责条款,但研究发现,当前幼儿园家委会的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活动方式不规范,功能比较模糊,权利义务不够明朗等。这使得家委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有效带动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各项教育活动中。

社区资源,如各种福利机构、博物馆、植物园等是幼儿实地了解、体验生命的良好场所。调查结果发现,在幼儿生命教育实施途径方面,参观、体验的方式方法仅占30%左右,相比其他教育途径和方式显得不那么重要。幼儿教师大多忽视了幼儿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和陶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未能较好地利用周边社区各种有效资源。

三、幼儿生命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

(一)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家长的重视与支持。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及其家长作为幼儿生命教育的施教方,对促进幼儿生命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各施教方应充分认识幼儿生命教育的意义,了解其实施的必要性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才能将促进幼儿生命教育实施与发展的具体行动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将生命教育纳入幼儿现有教育体系中。

其次,各施教方要给予行动上的支持。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生命教育,这是中小学生命教育良性运作的科学管理的基础性保障,幼儿生命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将得益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提供研究经费上的支持,如高校及相关机构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幼儿园生命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等所需经费的支持。家长可以通过在家中主动营造生命教育环境和主动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类型生命教育活动来给予支持。同时,家长也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转变观念,形成對幼儿生命教育的正确认识。

(二)加强幼儿生命教育的研究

幼儿生命教育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其教育内容、方法和实施原则等不能直接照搬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实施体系。而当前幼儿生命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都未形成自身独特的体系,使得幼儿生命教育边缘化,影响其实施效果。高校及相关机构应加强幼儿生命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实施原则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提升其效果与有效性。幼儿园自身应加强生命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与科研。幼儿园可以根据园内教师、幼儿、幼儿家长、本地文化等情况,开展系列生命教育活动,活动后进行总结提升,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具有本园特色的幼儿生命教育课程。

(三)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协同教育模式

幼儿生命教育不能单靠教师教条式的说教和灌输,要充分利用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引发思考等方法,让幼儿主动从教育过程中获得体验和感受。

为此,幼儿园要根据本园情况、幼儿家长及所在社区的情况,努力构建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模式。首先,幼儿园需要在园内做好生命教育环境创设及具体活动安排和实施;第二,邀请家长、社区人员入园参观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观摩具体活动的开展,帮助家长及社区人员形成对幼儿生命教育的感性认识;第三,选择有代表性的家庭作为“试点家庭”,指导并帮助家长布置切合实际的生命教育环境,指导家长利用亲子阅读,利用绘本、日常生活事件等与幼儿展开讨论,引发幼儿思考。随着“试点家庭”方式的深入,逐渐扩展到更多家庭,指导更多家长加入进来;第四,努力争取社区相关机构的配合与支持,如福利院、敬老院、动植物养护中心等,定期组织幼儿参观、实地体验,聘请机构人员为幼儿进行实地介绍与解说,耐心回答幼儿的提问。

家、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幼儿参与生命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教育的实效性。幼儿在幼儿园、家庭、社区共同为之营造的环境中,在教师、家长以及社区相关人员的引导下,通过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发问,促进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但科学有效的幼儿生命教育实施体系,仍是我们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需要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王定功.提升生命——生命教育的温情守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4,37.

[2]邓艳.幼儿生命教育初探——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纲要”分析、现状调查及课程构想[D].呼和哈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