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蕾
【摘要】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占领网络主阵地,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在内容、渠道、载体、经营、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教育环境,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同心圆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和信息传播制高点。”
与传统媒体“从点到面”的传播方式相比,新兴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高效性的优势。因此,在“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兴媒体+传统媒体”融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容建设为驱动工作,在内容、渠道、载体、经营、管理等方面下足功夫,积极实践“二线三度四载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同心圆”模式,争夺舆论指挥权,占领网络主阵地,夺取思想教育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教育环境,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一、新媒体的传播达成目标
(一)新媒体推动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大众化
新媒体成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下文简称“山工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钢·鐵·火”特色文化传播的载体和主要阵地,通过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成为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主要载体。通过品牌栏目、新颖角度,讲述“山工院”故事,具有广泛的覆盖率和较大的传播力、影响力,成为受学生认可、欢迎的“主流媒体”。新媒体通过线上线下与学生的交互共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在春风化雨中实现了教育传播的大众化。
(二)新媒体增强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互动多样化
新媒体为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校生双向交流互动的平台。利用互动式、点对点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在政治宣传、意识形态培养方面被动、单项的劣势;通过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师生受众可以积极参与,献言献策,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样化。
(三)新媒体丰富了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普识化
新媒体以“理论引导有态度、思想教育有深度、发布内容有温度”为宗旨,坚守教育内容的常态常新,在“文字+图片”的基础上,采用声音、影像等更加直观、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枯燥说教变得生动有趣,使呆板的形式变得鲜活,使得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效果得到了提升。
二、新媒体的传播创新点
美国学者沃伦·弗韦曾说,传播是“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信息化时代,新媒体给学院的各项网络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院新媒体找准切入点,基于“二线三度四载体”同心圆模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理论引导有态度、思想教育有深度、发布内容有温度”为宗旨,合理利用“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为媒介,构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网络教育“同心圆”模式,引领广大师生认同并自觉感知、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培育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目标。
(一)二线
方式——线上的“冰冷”与线下的“温暖”有机结合。通过书画摄影展、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节、我们的节日、典型人物引领等文化育人“线下”形式,将这些线下活动的材料及时整理,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将大学生的积极向上风采展示出来,成为受众点击的目标。如此不仅发挥了榜样的育人作用,而且使立德树人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熏陶着其他同学。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利用留言墙、贴吧、微博等媒介,关注“线下”学生的思想动态、热点话题等,正面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并及时编写推送,引导舆论导向。眼见为实的线下传播和身临其境的线上传播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新媒体在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三度
宗旨——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新媒体要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新媒体自身公信力优势,及时传递正确信息,以受众的角度为出发点,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新媒体采取清新、贴切的形式,通过展现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事迹进行主题宣传。如“书记卖瓜第二季”“悠悠国风 铮铮国学”“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校@山东工院”“喜迎十九大,笔墨书真情”“艺术与校园&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科技”等,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让文字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赢得了受众的信任与尊重,得到了受众的肯定和认同,从而走近受众的心理。
(三)四载体
载体——文字、图片、声音、影像。新媒体的传播是高度个性化、自由化的,整合文字、图片、声音、影像传播载体,充分发挥图文并茂、声影结合的优势,从而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达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如“山工院版诗词大会,不服来辩”“运动会系列”“我的山工院,是京东合伙人”“最浪漫的事儿,和你一起会山工院拍婚纱照”等主题发布,以丰满的表现形式多维度地展示了山工院的校园生活、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三、运营成效
在官方微信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形成了网文发布成系列、优质栏目建品牌、典型事例树形象的组群式设计和立体化传播,走出了一条核心价值德育人的品牌发展之路。其中,“迎新季”“最美教师”“就业山工院”等话题不仅在师生中广为流传,大众网、新华网、山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平台也进行了转发和报道。学院官微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高校最具影响力官方微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育政务新媒体”。
学院官微运营和管理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肯定,如“学院办学实力增强”“办学环境提升”“办学水平提高”“盼望学院有更长足发展”“怀念学院大学生活”等留言比比皆是。更有毕业生返校拍摄婚纱照,以纪念青春岁月,粉丝数量从2013年的300人左右跃升至2018年的25500余人。
【参考文献】
[1]田其真,陆华圣,刘忠慧,等.新媒体下高职院校“线上线下融合”育人新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19):60-62.
[2]罗雅文.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分析[J].党史博采,2017(08):20-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