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态语文课堂,生命灵性流淌之河

时间:2024-05-10

许跃跃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积极倡导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作为人际关系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决定了它承载的地位。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以彰显语文的魅力,生命的灵性。

【关键词】生态语文;个性化阅读;对话

让学引思,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生态语文是一套教育系统,它和生命本身有着相同的目标,使受教育者在语言与心智,身体与思想的各个层面上和谐融洽,共同发展,逐渐成为平衡、成熟、快乐、和谐的人,也就是心内和心外统一和谐、素质全面发展的人。苏教版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就是本着生活语文的理念,确定了“让学生享受语文,用语文美化生活”的理念编写的鲜活灵动的教材。语文教学本应为生活服务,应以生活为依托,还原生活,回归生活,赋予语文课堂原生态,呈现出有滋有味、有声有色的大舞台。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个性化阅读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把侧重点摆放在梳理学生与课本的情境对话中,创设有诗情画意的对话情景,让学生直面会说话的文本,充分悟读,展开交流,与文本进行跨越时间、空间的心灵对话,架起思维拓展的桥梁,展开原生态的有滋有味的生活课堂。

执教苏教版教材《乌鸦喝水》一课是,精彩的对话在预设中生成,我积极鼓励学生与课本对话,课堂上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乌鸦看见了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口很小,里边的水不多,怎样才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呢?乌鸦想了一会,有了……你知道乌鸦怎么想的吗?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怎么想?请同学们先读一读书上的句子,再把乌鸦的想法说出来。

于是,孩子们坐在座位上想。虽然孩子们已经知道答案,但还是要让孩子们思考另外的可行与不可行的办法,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他们生活空间。

有的說乌鸦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小石子”,也有的说是最后想到用“小石子”的;有的说刚开始乌鸦想砸开瓶子,也有的说把瓶子推倒;还有一个孩子说去买根吸管……总之,答案多种多样,发散他们思维的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

语文是富有情感、注重个性语言发展的学科。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静心品悟文本,推敲词句,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华,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根基,语文课堂才能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散发着语文韵味的意境,语文课堂才能成为一条流淌生命的灵性之河。

二、品读悟情,展开师生、生生、生本对话

学生是个性鲜明、情感各具特色的生命,有着不同的生命体验、生活经验、情感阅历等,意味着他们有着多样的解答,不同的认知,个性化的语言。于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必将激荡出精彩的动态资源,演绎出生命碰撞的火花,绽放出生命的灿烂之花。

长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懂得,如何开展生命的对话,释放生命的灵性。

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学习目标,我出示了文章的中心句“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让学生联系历史事件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生活语言理解的匮乏,马上要理解并能从生活中找出事例来说明是很难的,我就围绕课本上的“雪松”一词,反复地问学生,引导学生从雪松处得到启示,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学生很难将身边的事例与“弯曲”联系到一起,我就又点拨:“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今天推了小华,但小华不计较,这是为什么呢?”有的同学说是打不过他,也有的说是为了团结。我顺势而入:“对,小华是为了友谊,为了团结,所以采取了忍让的态度,化解了一场矛盾,这就是‘弯曲,这就是高尚的品德。”学生点头称赞,对话中学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集思广益,我又提出了冬天的麦苗、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越王卧薪尝胆,并请学生说说其中的缘由,在自由汇报中学生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也感悟了语言的内涵。通过一个巧妙的捕捉及资源的利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拓,体验得到了丰富,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也由肤浅走向了深刻。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分组辩论,进行心灵的沟通,思维火花的碰撞。他们发现典型,展示交流;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组织从无到有,从无序到有序,精彩纷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不仅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认知,更可贵的是努力挖掘文本中所蕴含的品德道德元素,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升华学生的生命体验,使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生命体验达到和谐统一。

三、剥茧抽丝,追寻无华而灵动的阅读教学

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是“生态课”。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让语文真正回归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事情。

于永正老师曾受邀到我县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听完课,大家感触很深,受到极大的震动。

没有精彩的课件,没有诗情画意的图片,没有催人泪下的音乐渲染,于老师质朴的语言和层层深入的对话却很能感染人。课堂上,除了教科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图,于老师没有使用任何教学辅助用具。一开始,他就让学生看图、读图,围绕图展开提问,让学生深入思考,找准题眼,感受文章的主旨。其次,他会念准字音,写好每一个字,念好每一个词,念顺每一个句子,给提示语加标点,复述课文,读文明理……这就是他纯朴简约的教法。越纯朴,越简约,但越能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听课者。这就是原生态的课,朴实而无华,却彰显生命的灵性。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多一些实在,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融入生活,这样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体验,张扬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参与生活,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语言发展的喜悦,探究深层次问题的兴趣,顿悟的惊喜。缔造鲜活的语文生命课堂,就是开启生命语文的窗口,打开生命语文课堂的智慧之梦,而鲜活的语文生命课堂,才会成为师生智慧飞翔的蓝天,才会散发出生命灵性的光芒。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