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故事看幼儿教师专业的行为观察

时间:2024-05-10

王莉

【摘要】 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在六大基本专业能力中是首要的专业能力,刘占兰也指出善于观察是名师最重要的基本功。观察让老师看到幼儿的游戏过程,游戏过程可以看到幼儿的学习故事,学习故事折射幼儿的学习品质与经验。幼儿行为观察已是当下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专业,唯有观察儿童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那么,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专业的行为观察呢?行为观察的路径: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

【关键词】区域游戏故事;学习故事;专业;行为观察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及虞永平教授都指出幼儿教师的六大基本专业能力是观察能力、作品分析能力、谈话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儿童发展评价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首要能力。刘占兰教授也强调善于观察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可见观察能力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观察儿童呢?

观察是为了获取孩子们做了什么,如何做的,做得怎样等方面的信息资料,为我们分享交流作准备;观察需要我们的老师用心感受和体会孩子游戏行为背后的“真相”;观察让我们老师看到了孩子们的游戏过程,游戏过程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故事,学习故事折射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与经验。观察的真正目的,是要求教师主动地在幼儿的寻常时刻中看见并读懂他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发现他们独特的特点,强化我们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了解他们已达到了什么水平,通过观察儿童,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并由此找到支持、推动、指导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依据。幼儿行为观察已是当下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专业,唯有观察儿童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

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专业的行为观察呢?

1.重新认识什么是观察。观察不是技术,而是教育本身重要的一环,教师借助观察,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他们的兴趣与需要,进而从课程角度系统反思教育的内容、组织方式、环境、资源的适宜性,并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改造。

2.观察分为面上的整体观察(注意站位、行动路线,主要观察区域设置、空间利用、幼儿状态等并进行记录)和点上的精准观察(主要采用叙事白描记录和录像拍照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行为信息)

3.行为观察的路径: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

第一步行为观察中的“看”,我们在现场看到了什么?幼儿在干什么?用科学、多元的方法重点记录你观察的幼儿的所有信息。

第二步行为观察后的“读”,就是指我们在幼儿现场的信息读到了什么?是价值判断,判断我看到的这个场景或幼儿正在做的事对于他的学习和发展有什么价值?他可以从中获得什么经验?专业的“读”,要现场进行自“问”:我真的看见、看懂孩子了吗?我透过行为看到他的意图了吗?我捕捉到他意图背后的兴趣和需要了吗?我们要求老师们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儿童发展心理学》,依据指南等的相关指标和儿童发展知识对幼儿场景中的行为做出分析和解读。

第三步,解读后课程的“跟”,即行动决策:从教师教育行为、课程调整等角度进行简要思考,应该做什么来满足当下幼儿的兴趣、需要,支持、跟进和推动什么?

学习故事的案例分析

下面我就结合益智区的学习故事《点数物拼图形》的系列观察,通过“故事”我们来看看幼儿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专业的行为观察。

背景介绍:

我园的特色课程是幼兒数学思维游戏,因此每个班的老师们都会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在益智区投放数学思维游戏材料。中班下学期,幼儿认识了更多的数字,并能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在益智区他们会玩数物拼板或数点拼板,上下各一块,有的是按照不规则的曲线对接的,幼儿还喜欢玩多块的图案拼图,还认识了各种图形包括半圆形、梯形等,会用半圆形拼圆形,用其他图形拼梯形,通过玩“蒙氏八件套”中等分的玩具,有的幼儿能拼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根据这些已有经验,老师尝试做了三块数量相等的点数物的扇形卡片放在益智区,和其他拼板放在一起,结果盛夏把这三块都找出来并拼成了圆形,并高兴地说他发现这几块卡片上面的数量都是4个,盛夏还问:“老师,还有其他的吗?我想试试还能拼出什么图形?”于是老师决定增加其他数量和形状的点数物拼板让幼儿去尝试。

第一次提供材料:

数量分别为3—7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的图形拼板,每种图形被分割成了三块数量相同的点、数、物的小图形拼板,有小三角形、小梯形、不规则的“7”字形等。老师在介绍了游戏材料后,要求幼儿先找出数量相同的3块点、数、物的拼板,接着将长度相等的边拼到一起,三块都拼好后看看能拼成什么大的规则的图形?

观察记录1:“5”拼好了是正方形哦

故事实录:

6月15日,区域活动开始了,沐宸选择了益智区,他拿出点、数、物配对材料开始游戏。沐宸先从篓子里拿出数字4、点数4的卡片拼板,又找出了实物4的卡片,这3块都是扇形的,他试着把长度相等的边拼在一起,一会儿一个大圆形就拼好了,他高兴地拉着老师看,老师对他微笑着点点头。他又拿出数字5(小直角梯形)和点数5(“7”字的不规则图形)摆在桌上开始拼,他将两张卡片相等的边拼到一起,然后又从篓子里拿出实物卡片5(稍大一点的直角梯形) ,并且手口一致地数了一遍,然后把它拼在了点子拼板最长的边旁边,接着又将实物卡片5旋转了360度,拼在原来的位置,接着又在实物卡片上手口一致地数了一遍,然后看了看老师,把3块小拼板都放到一边,又从篓子里拿出实物和数字图片3开始拼。老师说:“5你还没有拼好呢,5拼好了是大正方形哦!”于是,沐宸重新将5拿到面前开始拼。拼了一会还是没完成。“你可以和盛夏合作试试看!”老师说道。这时坐在旁边的盛夏看了看,说道:“不对,要把这个(实物5)放到这边。”在盛夏的帮助下,3块“5”的正方形拼好了。沐宸笑着对盛夏说:“盛夏,你会拼呀!”盛夏说:“我都会呀!”然后走开了。沐宸将桌上所有的图片放回篓子,然后又从篓子里拿出张5的图片开始拼,这次一会儿就完成了。

分析解读(发生了什么学习、孩子的兴趣需要、老师的指导等)

1.沐宸对这个游戏活动很感兴趣,能准确目测4的数量并很快找出三块数量为4的点数物拼板,对于数字5、点子5也能目测,在拿到实物5的卡片后他用的是手口一致点数的方法进行验证,对照指南中的指标,这是小班幼儿的水平,说明他对5个的数量还不是很确定,但是他能很快地把3块数量为4的小扇形拼成圆形,说明他对圆形的基本特征和组合转换是比较了解的,这一点达到了中班幼儿的水平。

2.沐宸在用3块数量为5的梯形和不规则图形拼大正方形时遇到了困难,这说明在没有提供范图的情况下让幼儿用不规则的图形来拼大图形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老师给予了沐宸一点提示,告诉他用3块5拼起来是一个大正方形,这是老师根据他的能力把这个游戏的难度降低了一点,从而让他的操作能继续下去,在他再次遇到困难时,老师又鼓励他与同伴合作,在同伴的帮助下拼好了“5”的大正方形,他又试着自己独立地又拼了一次,这次他终于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沐宸能积极参与和尝试,并且很有坚持性。

3.该老师在观察时,还可以再耐心一点等待,当沐宸把三块小拼板都放到一边,又从篓子里拿出实物和数字图片3开始拼时,老师不要急着去指导和介入要求他先把“5”拼完,说不定拼“3”对于沐宸更简单一些,还有可能他拼好了“3”的大图形还会再来拼“5”。

4.盛夏是中班幼儿中能力较强的,他能很快找出每种数量相等的、点数、物的3块小图形拼合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但是玩了几天他都会了之后,他逐渐就失去了兴趣了,因为每种数量的图形都是只有一种拼法。这说明这种游戏材料还是偏高结构的。

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1. 老师可否增添拼图板的底板,并在底板上画上分割线,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刚开始操作时可用镶嵌的方法将拼图嵌入,熟练后再逐渐取消底盘上的画线,这样材料就更有层次性。

2.能否将圆形以外的其他几块大图形重新制作一份,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割成规则的3块图形,让幼儿尝试拼成各种不同的大的规则图形,让材料向低结构的方向发展,也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第二次提供的改善过的拼图形的材料(图):

观察记录2:这是“6”还是“9”?

故事实录:

6月16日,在老师的建议下智颖放弃了建构区来到益智区玩起了这个游戏,他找出了不同大小的长方形的实物6、点卡6和数字6拼图形,拼了几次也没能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他有点不高兴了,嘴巴翘得高高的,老师说:“你可以把这几块板旋转一下。”他又试了一下,把大一点的实物6的图形卡片放在下面,把点卡6和数字9放在上面正好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他很开心,老师说:“你看看你的点卡和实物卡的数量是几?再看看你的数字放得对吗?”一旁的龙龙说:“你放错了,要把这个数字9反过来,因为点卡和实物卡的数量都是6个。”说着龙龙帮着智颖将数字9旋转了一下变成了数字6,一个完整的数量为6的大正方形就拼好了。智颖说:“我不想玩了,我要去搭房子了。” 龙龙接过了游戏材料说:“我要玩,给我吧。”

分析解读:

改变后的低结构的材料使能力较弱的孩子不仅能找到数量相同的点、数、物卡片,还能拼出规则的图形,从而体验到成就感,更好地做到了满足个体差异。

智颖能找出数量为6的实物卡和点卡6、数字6进行配对,还能将这三块小图形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对照指南,可以看到他对数量的感知和形状空间感知能力都不错,但他对于数字6和9的外形区别没加以辨別,在组合图形时将6旋转成了9的样子,在龙龙的帮助下通过将数字9旋转了一下,改对了,“6”的大正方形拼好了,但是能看出他还是不开心,因为他的兴趣在建构区,他想去搭房子。智颖是被老师建议去玩这个拼图形游戏的,所以他的游戏兴趣始终不是很高,这就说明,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只有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选择,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3.龙龙是自发地来到益智区玩的,他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他能积极地参与,还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同伴调整了数字“6”的方向。

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充分尊重智颖,让他自主选择游戏内容和材料。通过向龙龙提出新的挑战,激励龙龙深入探索的兴趣,拓展他的思维。

观察记录3:我会拼出不一样的图形

故事实录:

老师看到龙龙要用3块数量为“6”的点、数、物拼图形,就问:“你想不想挑战用这3块‘6拼出跟刚才智颖拼的不一样的图形?”龙龙大声说:“想。”他把数量为6的这3块不一样大的长方形一块接一块摆成了一长排,然后指给老师看:“我把这3块6拼成这样长长的,像个长方形,这样对不对?”老师一看,确实是一个长长的规整的长方形,于是肯定了他的创新方法。

果果看到龙龙用3块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了一长条变成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他也找出了一块小一点的直角梯形的数字5,一块稍宽一点的直角梯形的点卡5,还有一块是等腰梯形的实物5,尝试进行组合,他摆成一横排,结果发现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他问:“老师我拼得对吗?”老师肯定了他的拼法,他笑了,说:“我再把它们换个位置试试,看看还能拼出什么图形?”龙龙将这3个图形交换位置又旋转一下,结果变成了两侧是斜斜的图形了,他又拉着老师问:“你看我拼得对吗,这个是菱形吗?”老师一看,告诉他:“你拼的又是一种新的方法,这个叫平行四边形。”他高兴地拉着旁边的小伙伴看他拼的新图形。

分析解读:

龙龙能勇敢地接受挑战,大胆地尝试新的拼法,把3块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一长条,变成了一个长长的长方形,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更有成功感,在这个游戏中,反映出龙龙非常好的数概念和形状感知和空间知觉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这也说明幼儿只有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进而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果果也是自愿参与这个游戏的,他在龙龙的影响下受到启发,也积极地尝试把3块不同大小的数量为5的梯形拼板拼成了长方形,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又用这3块拼板通过旋转交换位置等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反映出果果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数概念和形状空间感知能力发展好,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也较好。

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继续通过向龙龙和果果提出新的挑战,激励他们尝试用3块“5”或“6”的点、数、物拼板拼出其他图形的兴趣,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图形组合的经验。

观察记录4:这是一个大“梯形”吗?

故事实录:

果果和龙龙还在继续玩这个游戏,老师说:“你们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很好,但其实这3块数量为5的梯形还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梯形,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果果说:“想,我先来拼。”他将三个梯形一个个往上叠加,但是并不是一个规则的梯形,他又拿下来,将数字5放在实物5的等腰梯形的左下角,将点卡5的直角梯形放在右下角,他说:“大梯形拼好了。”龙龙看了,说:“我们用手放在两边测一下看看是不是梯形?”,测完后他说:“这两边的线不直,中间还有一个缝呢,好像还是不对哟,怎么办?”老师建议他们将下面的小图形换换位置看看,于是龙龙将点卡5的图形放到了左边,数字5的图形放到了右边,他又用手在两邊比划了一下,“咦,这次两边的线直了,好像应该对了”。老师肯定了他们的操作,于是他俩开心地笑了,果果还将他们拼的数量为5的大梯形拿给旁边的煊煊看:“看,我会用3块数量为5的拼板拼大梯形了。”

分析解读:

在这次游戏中,老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能不能用3块数量为5的梯形拼成一个更大的梯形?”这是为了促进这两个能力较强的幼儿在益智区的探究更进一步深化,同时老师也是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果不提醒他们可以拼一个大梯形,他们的尝试可能会是漫无目的的,毕竟要组合拼一个大的等腰梯形是很有难度的,幼儿脑子里有了具体的图形的形象就有了一定的支架了。

在幼儿初次将图形组合后,两个孩子有了不同的意见,果果认为已经将梯形拼好了,龙龙觉得应该用手测量一下,通过测量,他们发现这个图形两边的线不直,中间还有缝隙,不是规整的梯形,但是不知道应该怎样调整,老师这时进行了介入,建议他们将下面的小图形换换位置看看,他们采纳了老师的建议,通过测量,他们的大梯形终于拼成功了。

下一步的支持策略:

继续向龙龙、果果以及其他幼儿提出新的挑战,激励他们尝试用3块“3”和3块“7”,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拓展他们的图形组合的经验,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反思与感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早就指出:“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及“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通过对以上的学习故事的系列观察记录实践,使我又重新认识了幼儿教师的“专业”。

支持者: 通过观察,提供支持幼儿成长需要的环境和材料。

教师通过观察,不仅要看见幼儿,还要看懂幼儿,倾听幼儿,蹲下身子与孩子对话,看到他们的兴趣、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然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让环境多一点诱发和支持的功能或味道,提供低结构、生活化、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材料。

合作者: 当幼儿自主游戏和生活时,成为幼儿合格的玩伴。

首先是要把权利还给儿童,让自主成为旋律,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活动,在幼儿的游戏和生活中,多一点时间陪伴儿童,而且教师的陪伴要多一点专业的陪伴的味道。

引导者: 当幼儿出现问题和需要时,随时提供支持的策略。

一方面,要让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面临适度的挑战和问题,儿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获取新经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当幼儿出现问题和需要时,教师应该以观察为基础,以解读为依据,真正关注不同孩子的兴趣、需要和可能,随时提供各种支持策略,如时空支持、材料支持、及时反馈、经验拓展、个性化支持,教师还可以回到课程进行反思调整,帮助幼儿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实现种种可能。

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特质,懂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学会观察”,学习如何从观察中有所思、有所行!幼儿园管理者要欣赏、支持和鼓励一线老师在游戏中观察记录,相信通过营造这样的读懂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良好园所文化氛围,今后会有更多美好精彩的游戏故事、学习故事案例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

[2] 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S]2012.

[3] 虞永平.课程游戏化与教师的专业能力[Z].2015.

[4]刘占兰,杨丽欣.聚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从骨干到名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 徐志国.幼儿行为观察:让专业看得见[Z].2016.

[6] 徐志国.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专业”在路上[Z].201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