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积极心理学在小学数学预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4-05-10

张莉

【摘要】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初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实际,在小学数学预学中进行运用。数学课前,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预学,对数学学习充满了期待,在预学和教师的引导、鼓励、期待中,学习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学生乐学,这是一种幸福。学生有了这样的幸福感,自然课堂专注力提高,思维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数学预学期待乐学幸福

一、 预学、积极心理学的界定

预学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前自学教师要教授的新课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小学生,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如预先学习的习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必然会有一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而帮助这些学生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就是预学。通过预学,不但可以缩短他们在学习上的差距,还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还可以让他们自己摸索出一套自学的好方法,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享受成功的幸福感。如果我们的预学案设计能从多了解儿童、关注儿童的视角给予多一些鼓励和期待,这样就能使儿童去愉快预学,那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来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数学预学活动中运用积极心理学,从儿童的视角来设计预学内容,让儿童愿意学数学,把数学当作是一种好玩的、有挑战性的游戏,从而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幸福感。

二、 预学的小改变带来了大幸福

(一) 激励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旧知识的学习往往是新知识的基础,新旧知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教材本身的编排也十分重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之间迁移,掌握新的知识。我们只有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用儿童的视角精心设计激励型预学案,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乐学。

在“圆的面积”这课的预学案设计中,我注重了迁移—运用—拓展的设计理念,做了如下设计。

1. 自学例7——我能行。通过例7的学习,你知道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有什么关系吗?

2. 回忆。我们在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时都运用了()的方法。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你打算怎么办?

用准备好的圆片剪一剪、拼一拼,做一个能干的我、聪明的我,试试吧!

3. 我的研究报告。

(1) 我们把圆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我来露一手:贴图展示)

(2) 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比较:

圆的面积=,S=。

4. 最棒的我——我的新发现:。

学生在学习圆的知识之前,已经有了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经验,已经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通过预学案的提示,自己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实践,再加上教师的鼓励语,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预学,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流程,紧扣学生不明白问题来讲解。这样的课堂针对性更强,更高效,教师还有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都体会到了课堂带来的幸福感。

(二) 反思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练习课是学生对新知巩固、总结与反思的最好契机,除了新授课要给学生预学案外,复习课更要充分了解学情;从儿童的视角,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合理安排、设计预学案,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在自己积极地归纳整理中,更好地发挥练习课的作用,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上一个台阶。

在进行“分数乘除法复习”时,我设计了这样预学案: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现在我们就使出“洪荒之力”,闪出智慧的火花,将这两个单元进行一个总结和复习,相信你会做得非常棒的。

1. 理一理、做一做。

2. 画一画、编一编。

45×23表示:,

画一画:

编一编:中山东路进行道路改造,一个工程队每天修路45

千米,?

3. (我是小老师)想一想,找一找。

推荐三道自己平时特别容易错的分数乘除法题,让同学们做一做吧!

4. 总结反思。(争做“数学小达人”)

通过这个预学案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这样的预学案,学生能积极面对,个个争做“数学小达人”,激发了他们复习整理的热情。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整理知识点,找易错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又通过课堂的交流、与同学的整理进行碰撞,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找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

(三) 实践型预学案的设计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学有用的数学,这是新课标里所提出的。在教学中除了数学概念课、计算课,大都离不开生活实际。预学案的设计中关注实践性,设计更贴近生活的内容,学生有兴趣并能积极地完成。在教师的鼓励、家长的期待和自己的努力下,动手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愉快地体验学习带来的幸福感。

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预学案。

同学们,你们经常玩一些如“剪刀、石头、布”“掷骰子”“翻扑克牌”等决定输赢的游戏吧?你仔细研究过在商场、超市看到的抽奖转盘吗?这些游戏公平吗?怎样才能使游戏公平呢?

1. 掷骰子,点数大于3的算优优赢;点数小于3的算秀秀赢,这种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2. 抛硬币的方法公平吗?为什么?

3. 自己想一想,再试一试,把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修改一下,使它变得公平。

4. 你还能自己设计出一些公平的游戏规则吗?

5. 我的收获:;我的困惑:。

这样的预学案,让学生们充分的动手实践,去体会、去研究、去理解,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最后的收获是给学生一种自我满足感和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体验,数学课堂的幸福才能真正拥有。

三、 预学的幸福感

预学是一份内容丰富的学习“自助餐”,从儿童的视角设计预学案是对教材的调适,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意图。儿童在预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乐此不疲,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份好的预学案,不仅体现了教师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心路历程,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预学案探究学生自己的问题,记录学生构建知识模型的过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无限的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它带来的自信、成功和喜悦。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从儿童的视角设计出一份好的预学案,在预学案的引领下,以积极的心态愉快地进行预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活动自己参加,方法自己选择,练习自己设计,结论自己概括……真正做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學生主人翁意识增强,幸福感大大提升。同时,教师也能借助预学案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控自己的教学,师生愉快地教与学,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