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陶利利
【摘 要】我们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教会幼儿掌握科学技术本身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幼儿在生活中如何看待,如何有效合理的运用科学技术为目标的科学教育。这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实践与探究。
【关键词】 科学活动 实践 探究能力
“生活即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在组织和设计科学探究的活动中,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前提,选择合适的内容,同时贴近幼儿的生活,选取适宜的材料,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探究氛围。在科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对目标把握、活动设计和组织等方面的不足。这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究,不断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
思考一:活动的材料一定是由教师选择的吗?
案例描述:根据中班科学《纸儿玩玩乐》的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活动目标:(1)在“做”面条、“煮”面条的游戏中,感知纸有一定的方向性这一有趣现象。(2)能细心观察比较,并用简单的标记、符号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3)乐意探究纸的奥秘,能积极寻找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接着,我根据活动目标进行了活动准备:(1)画好线条的皱纹纸(横纹、竖纹、固定在板上)若干、透明容器内装红色水(分组准备)。(2)记录纸《有趣的纸面条》、记号笔、盘子(人手一份)。在活动实施后,我发现幼儿对纸的横纹理和竖纹理并不了解。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也不明显。
案例分析及策略:在活动教案设计好以后,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在纸的选择上,我尝试了不同类型的纸,如:餐巾纸、打印纸、报纸、一般的草纸以及粗糙的草纸等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后,我发现使用粗糙的草纸,实验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幼儿并不了解这一过程,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只能接触到粗糙的草纸。由于幼儿没有经历这一过程,他们在活动中,只是初次接触到纸的横纹理和竖纹理,所以他们实践的效果并不好。
在科学活动中,丰富的材料是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物质基础。新纲要也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给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为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创造必要的条件。首先,探索活动中所需的材料需让幼儿提前熟悉它,可以通过撕一撕不同类型的纸,去感受纸的横纹理和竖纹理。第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而充足的材料库,这可以让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选择和作用于各种材料,与材料进行互动。例如,上述《纸儿玩玩乐》的案例中,在活动导入部分,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纸,让幼儿自由选择纸的材料(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让幼儿在撕了不同类型的纸以后,帮助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纸的纹理,让幼儿在下面的活动中能更好地进行操作。
思考二:幼儿操作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吗?
案例描述:在“煮”面条(发现纹理与纸吸水的关系),我首先出示纸板,“看,我帮你们把面条都固定在纸板上了,我分别在纸板上贴了横纹理的面条和竖纹理的面条,请你们猜猜看,面条进入水中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这两根面条吸水的速度会怎么样呢?”我先演示将固定好的面条放在“锅”上,然后鼓励幼儿猜想:两条面吸水的速度会怎样?请幼儿看看两根面条纹理的区别,并在记录表上用符号表示横纹理和竖纹理。“看,在面条的上面有两张记录表,一张是请你们记录横纹理的面条吸水的速度的,另一张是请你们记录竖纹理的面条的吸水速度的。下面我们要开始煮面条了,请你们煮好面条以后,记录自己的发现,现在请你们开始煮面条吧!”同时,我提出实验要求:将固定好的面条放在锅子上,仔细观察两条面条在水中的变化,并记录自己的发现。引导幼儿按小组观察两种“面条”的吸水情况。实验的结果是:一部分幼儿由于操作不当,并不能较清楚的发现纹理与纸吸水的关系,横纹理和竖纹理的吸水感觉是差不多的,但是他们在记录表上只是随便在一边打了个“√”。一部分幼儿把记录表插进了水中,然后又把操作材料反过来,结果把材料弄烂了。还有一部分幼儿能够较好地完成操作过程,并仔细地观察操作结果,并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实验结束以后,我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并请了实验成功的一位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但对其他幼儿的实验情况未作评价。
案例分析及策略:在活动结束以后,其他教师对我提出疑问,“为什么你只关注到了实验成功的幼儿,而未对其他幼儿进行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其实,并不是我没有观察到这些幼儿,而是在刻意回避。为什么呢?因为幼儿的实验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类问题。其次,在我的脑海中,我一直认为实验的结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但是一样的探究结果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而且使得幼儿缺少了探究的兴趣以及使幼儿对自己的探究缺少自信。
对于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探究的过程更加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在探求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幼儿不断思考、独自探究、自己解决问题、能与同伴进行合作和交流等等,而不是一味地去评判幼儿的对与错。活动是以幼儿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潜力,激发幼儿实验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让幼儿成为活动的小主人,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回顾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操作,知识与行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反思过程。通过不断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了教师指导幼儿科学实践的能力。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也学会了善于聆听童声,懂得童心,关注幼儿行为,让幼儿的科学活动更有趣,让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更高,让幼儿园科学教育更科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