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符合中学生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讨

时间:2024-05-10

周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如何在中学生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    发展特点    心理健康    实效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笔者看到在广大中学生当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问题。他们当中有的学生怀有自卑心理,不能正确评价自我,上课不愿意回答问题,不愿意和老师交流;有的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受到人们的冷落而自闭;有的脾气暴躁,性格孤僻,常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有的整天喜欢打游戏,受暴力和色情等不良思想的影响,言行举止不正常。特别是城市走出来的孩子,不能吃苦,但怀有过强的自尊心,自我中心思想严重等,发生这些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主观原因

中学生属于自身体快速成长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此时期的孩子身体生长速度加快,身高明显增高,出现了第二性征,生理机能出现变化,逐步趋向于成熟期。由于生理的变化给他们的心理也带来了变化,他们逐步开始判断和评价自己身边的事物,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此时期他们思想依然不成熟,情绪容易激动,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自卑、抑郁、封闭、偏执和狂躁等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在客观方面,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三个方面。当前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很多家长过于娇惯孩子,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很多孩子存在感情脆弱、不坚强、害怕困难、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看待挫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孩子接触社会。孩子的交往范围自家庭扩展到学校,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让孩子无所适从。当前学校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生当中存在的心理误区,这是学校教育应该早日发现的问题。虽然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客观因素,但这些因素都对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负有一定的责任。

二、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师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过程中,也要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鼓励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自主开展心理调适活动,有利于教师的心理教育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应对各种挫折,可以自行调节心理压力,防止发生各种心理问题,不受心理误区的影响,从而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2.发挥集体教育的力量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中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成熟的主要环境。创造一个积极活泼、充满关爱的班级氛围,使集体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关怀每一个学生,使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用健康文明的环境影响学生的成长,在互帮互助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气氛下,学生可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3.做到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如面对人人称赞的“优秀生”,这些学生在老师们的眼里各方面表现优秀,极少受到批评,长期这样,他们的心理就会产生优越感,认为自己哪一方面都比其他同学好,但如果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遇到的问题,因此他们会害怕困难。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让他们也感受挫折,可以提高他们应对外部不良条件的能力,在将来参加工作后也可以积极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班级教育中教师们的工作重点一般都是那些各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也就是后进生。他们的各个方面都不能和优秀生相比,学习成绩差、纪律性也差等,教师首先要理解这些学生,实行换位思考,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分析问题,研究后进生的心理,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后进生的情感,同时对后进生要尊重。自情感教育开始,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后进生才能打开思想,对教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有利于教师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认真分析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分别制订培养计划和活动方案,让后进生的特长也有展示的机会,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对于后进生来说,普遍认为在教育中应用鼓励教育的办法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4.重视道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互相结合,教育心理学认为,作为综合素质内容之一的心理素质状况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之间互为因果、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现代中学生道德动机的现实性特征以及社会性特点尤为明显,学生本身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学习环境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教育学生具有团结合作、节约自律、勇于奉献等道德品质,也会自正面影响他们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5.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三者必须结合在一起。帮助家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管理孩子时不应用简单粗暴的办法;采取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同时转变教育思想,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善于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一个优秀的人才是夸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要保证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应该注意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全面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中学生培养成为自强、自爱、自信的健康人才,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人格,陶冶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探索——以苏州相城实验中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1(02).

[2]申喆,周策.从政策角度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3(07).

[3]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