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越流行乐的“流行乐之王”

时间:2024-04-24

当美国多家电视台为取得《霹雳娇娃》女星费拉·福赛特逝世的专题报道权而争吵得不可开交时,传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流行乐王迈克尔·杰克逊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5日下午在洛杉矶因心脏停搏离世,终年50岁。

当CNN第一时间派出记者来到UCLA医院门口时,不断聚集的歌迷几乎已将这间大学的医院围得水泄不通。没有人愿意相信杰克逊的逝世是一个真实的新闻事件,就在前一天晚上,他还参加了自己在三周后即将开始的伦敦演唱会的彩排。一向以睿智、沉稳著称的CNN老牌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面在撰写杰克逊去世的稿件时难掩自己的悲伤:“太令人伤心了,简直难以相信。我简直无法写下去。”比起福赛特的死讯,杰克逊的陨落显然更令人震惊、心碎,美国各大新闻机构纷纷加紧印刷这位已逝天王的表演海报,电视台也忙着把杰克逊上世纪80年代的音乐录影剪辑成各种纪念节目。

同时,关于杰克逊生前身后的各种传闻与猜测也甚嚣尘上。例如,杰克逊的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娈童案的真相又是如何?他无法完成的伦敦演唱会将怎样收场?此外,还有遗产分配、子女抚养权归属等等,总之,这位“流行乐之王”的离去,正如他70年代初首次以独立身份登台,都是处于媒体的簇拥之下。在杰克逊四周不停闪耀数十年的镁光灯,似乎并未让人们看清这位流行之王真正的面目,他在舞台上的形象一如既往地闪亮,却也同时映衬出他台下生活的黯淡。无论把他称作一位举止怪异的流行乐宗师还是多年疲于整容和官司纠纷的“问题艺人”,都不过是他50载人生中非常微不足道的一些段落,远不足以呈现出完整的杰克逊。而关于“杰克逊的那些事儿”,如果人们站得离事件本身更远、离时代的高度更近,或许会从纷乱的表象中窥见一个接近真实的杰克逊。

一位“表演者”的一生

关于杰克逊逝世的新闻,欧美的媒体基本上是如此反应的:要么极个别的媒体压根不报道,而一旦报道,往往都是位于头版头条并配以大幅照片。这固然体现了杰克逊的某种“世界性”,但当你认真去读这些文章时,又会有些失望地发现其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例外之一来自《经济学人》,这份以国际财经、时政评论为主打的英国杂志,在报道杰克逊的死讯时采用了这个标题“一位表演者的死亡”,文章的篇幅不长,却独到地谈到了杰克逊的身份问题,对他本人来说,无论来自媒体的封号何等至高无上,但杰克逊的社会身份说到底是一位“表演者”,只是,他的表演取得了鲜有人能企及的高度。

1958年出生的杰克逊从6岁起就随兄弟们登台表演,5位杰克逊家的小伙子组成了“杰克逊五兄弟”,他们的父亲便是经纪人。杰克逊家的几位兄弟姐妹从小便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使得他们的父亲日后产生了“造星”的念头,希望以子女的音乐才能作为生计。这也决定了杰克逊从小便注定要开始马戏团般的“巡游”生活,旅行、排练、表演,再赶赴下一个地点表演……如此反复,小杰克逊几乎没有一般孩子快乐的童年可言。并且,杰克逊几兄弟都说他们的父亲对孩子非常苛刻,甚至打骂他们,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被问及此事,杰克逊竟情绪失控啜泣起来。

或许正是因为欠缺一个“正常”的童年,杰克逊在成年后一直以小孩子自居,他一度住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耶内的,依据童话《小飞侠》中的神奇王国命名的,方圆2600英亩的“梦幻庄园”(Neverland Valley Ranch)里,但2003年梦幻庄园被警察搜查后,杰克逊更多时间住在加州贝弗利山庄一座月租7万美元的房子,他认为那里已经受到了成年人世界的破坏,没有了家的感觉。

杰克逊喜欢儿童和动物,和包括从残疾儿童到童星的许多小孩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他认为孩子不像成年人那么工于心计,会对他的流言蜚语加以风传、嘲讽。于是,杰克逊邀请许多儿童到他的庄园玩耍,如用灌水气球和水枪打水仗,一同驾驶高尔夫球车、蒸汽小火车和其他庄园中的工具,以及和小朋友长时间地电话聊天。他还曾与儿童露营。也曾为儿童创作了不少歌曲,举办了包括慈善捐款在内的活动。

但正是因为他与孩子“走得太近”,男孩们开始了对他的“报复”。1993和2003年,杰克逊两次因“猥亵儿童”的罪名面临指控,两次都是以经济赔偿的方式庭外和解。虽然,娈童案终以高额美金作为代价得以平息,但来自公众的猜疑和流言蜚语缠上了杰克逊,以致他开始大量服用镇痛药并上瘾。不过,就在杰克逊死去两天后,16年前被他“调戏”的男孩乔丹·钱德勒此刻却良心发现,在一卷录音带中承认当年自己在父亲的教唆下,谎称杰克逊曾碰触他隐私部位,而作为父亲的伊万·常德勒当年之所以指使自己年仅13岁的孩子撒下如此弥天大谎,完全是为了价格不菲的庭外赔偿金。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的钱德勒请求人们的“原谅”,然而,当事者已逝,一切语言,皆是枉然。

杰克逊的“表演者”生涯,开始于其生父主导儿子在舞台上的表演,却毁败于另一个父亲导演自己儿子在法庭上的表演。把它归结于命运的巧合也好、人性的贪婪也罢,这出戏台前幕后的种种,杰克逊已经无法再看到。

当之无愧的“流行乐之王”

在“杰克逊五兄弟”组合的后期,尽管乐团仍然拥有不俗的销量纪录,杰克逊却似乎永远也不可能再次达到他少年时的巅峰状态了。不过,他随后认识了昆西·琼斯,音乐风格也随之转变。这个传奇制作人为杰克逊打造了其职业生涯中具有定性意义的一张专辑。这张专辑中既有他亲自谱写的迪斯科经典舞曲《Don't Stop Til You Get Enough》,也有颇有辛酸感觉的民谣歌曲《She's Out of My Life》。这张当时最畅销的CD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有自己成熟的艺术个性的迈克尔·杰克逊,让所有人见识了他那气声的高亢的假音,为他早期音乐电视的成功埋下了伏笔,而正是在他的音乐电视中,人们又见识到他杰出的舞步。

而到了《颤栗(Thriller)》这张专辑,一切又有了新的改变。这张专辑成为他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职业生涯中具里程碑式的成就。《颤栗》同样出自昆西·琼斯之手,这张唱片显示了杰克逊更多的创作才能。它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唱片,并派生出10张连续7次居榜首的单曲唱片,包括两首榜首单曲《Billie Jean》与《Beat it》,并前所未有地赢得8项格莱美奖,以及其他无数奖项。

影响力远非统计数字能涵盖,《Billie Jean》和《Beat It》如此地流行,以至于无法让人不关注,他跨过了MTV台的肤色障碍,成为第一个出现在这个朝气蓬勃的、主打摇滚乐的频道里的黑人艺人。他还成了视频拍摄方式的参考标准,绝妙的摄影、紧凑的编舞,让人们回想起伟大的电影音乐剧。杰克逊为庆祝汽车城25周年纪念日的表演获得了艾美奖提名,那次演出展示了他作为一名舞者的惊世之才,而且至今仍被认为是电视节目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从他的月球漫步舞的姿态,到他强节奏感的扭胯动作。

在1984年9月到1985年7月的8个月里,杰克逊和他精明的律师约翰·布兰卡成功地做成了音乐发行史上的最大一宗生意。布兰卡发现出最高价即可购得英国联合电视公司的音乐发行公司及其4000支歌曲版权,他的欣喜之情不亚于找到了圣杯。用流行乐界的话来说,联合电视公司不仅拥有小理查德和妹妹乐队的最热门金曲,还有甲壳虫乐队自1964年到1971年期间写的所有歌曲,其中就有:《难过之夜》、《挪威森林》、《昨天》等等。

通过击败众多的竞争者,杰克逊获得了这个公司。此后,他利用他的才能获得了白人乐坛最宝贵的遗产——披头士乐队全部的歌曲版权,他还拥有猫王的许多歌曲的版权,拥有欧美众多著名歌手数不清的歌曲的版权,因为他拥有全球第二大音乐公司SONY的全部歌曲的50%的版权,也就是说,SONY每发行一首歌曲赚到的钱,都要分一半给杰克逊。杰克逊被称为“流行乐之王”,不仅在于他的歌唱事业,也是由于他对西方音乐工业的巨大影响。但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被西方娱乐业和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者所憎恨。

不仅仅是“流行乐之王”

在现代音乐历史上,有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披头士、斯蒂夫·旺德和其他大师们如雷贯耳的名字,“流行乐之王”这个称号无论对谁都会显得过分骄傲。而实际上,这个称号对杰克逊来说,不但没有夸大,而且还不足以概括他的重要性。他华丽而精巧的舞步、充满诱惑力的嗓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在他名声如日中天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受人喜欢的人物。政府首脑争相要会见他,伊丽莎白·泰勒这样的银幕传奇是他的密友。从洛杉矶到老挝,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开始走“太空步”。不管他低声说话,还是高声喊叫,人们都在不断地模仿他的声音。他斜镜框上面的礼帽不停地被人记起,他天真的形象讨人喜欢。纽约时报曾经称他是地球上最负盛名的六大名人之一。

受他影响的艺人从贾斯汀到麦当娜,从摇滚到流行再到R&B,甚至是说唱乐,涵盖的风格及群体类别之多,无人可及。《颤栗(Thriller)》改变了以往的音乐电视演绎方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伟大和最出色的音乐录影带,他单手戴手套、白色短袜以及亮闪闪的夹克,都使得他成为一个流行风尚的创新者,让中性装扮看起来性感又很安全。实际上,中国超女、快男比赛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李宇春被送上了偶像英雄殿,这让很多人意识到,整个时代的审美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不同的是,中国没有迈克尔·杰克逊和王子(Prince)这样的人物。所谓的审美趣味的改变,是被新生代牵着走的。

迈克尔·杰克逊的流行,隐喻了上世纪80年代收入差距快速拉大、种族冲突深化的社会,黑人街头文化向白人中产口味靠拢,产生出一种文化弱势阶层对强势阶层的某种“反抗”,进而诞生出一种以精致和华丽为包装、将外部的审美性发挥到极致、性别意识模糊的审美趣味。

这种文化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开拓进取,同时又崇尚娱乐和消费的时代精神。自从70年代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以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倾向于一种较为“安稳”的日子。换言之,就是发展生产、促进消费,去除意识形态化等等。而到了80年代,里根上台之后对外推行强硬的“里根主义”,对内则以消费和娱乐工业拉动经济增长。注重自我形象、个人英雄主义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杰克逊在歌迷的心目中,无疑早已是一位英雄,但他大笔赚钱同时又大把花钱的个性,的确也是时代使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