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写”似寻常意义则丰

时间:2024-05-10

周霞

【摘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三学段的学生书写速度是提高了,可书写的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尤其在使用硬笔后整洁度直线下降。通过调整写字目标,在课堂中有效进行书写指导,依托多元评价等手段,努力让学生在第三学段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提速的基础上,仍写得一手好字。

【关键词】第三学段;写字教学;依托学情;多元化策略

一、缘起:怎奈一番寒彻骨

2018年9月,笔者刚带完的一届毕业班在全市的毕业水平测试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于是主动提出承担再带一个毕业班的任务。接班前,信心满满,因为重操旧业,按理说,对教材了然于胸,就连课堂教学也熟谙于心,个中重难点也能侃侃而谈,再带一个成功的毕业班似乎一切尽在掌握。然而,在两个月后的年级段语文小达人过关检测中,所带班级的平均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这样的结果无异于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让我想不出的是教学中哪个环节出了大纰漏。痛定思痛,笔者拿来班级的测试卷,认真翻看,并进行分析。三分的卷面书写分,班级平均得1分。 翻看《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三学段写字目标赫然跃入眼帘:“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对照这条目标,所带班级的书写能力远未达到要求,甚至距离前两个年段的目标“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反思:拨开云雾见月明

(一)书写学情预估不足

这是笔者第一次接班,又是在六年级才接手的班级。接班前,向前一任语文老师反复询问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查看了上个年级的语文成绩,唯独没有翻阅过学生的作业本,完全不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书写习惯。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直至五年级,班级中80%的学生仍用铅笔代替钢笔进行书写。

(二)书写指导意识淡薄

一直认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重难点,书写指导也应该是第一学段出现的教学环节。进入中高段,尤其到了第三学段,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提高,识字写字态度变得积极,足以放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独立完成生字新词的正确书写。再者,一周7课时的语文課,和绝大多数的高段语文老师一样,完成新授课和应付作业本已捉襟见肘,实在不舍得将时间花在书写指导上。

(三)书写评价方法单一

常常抱怨学生的书写质量差,作业整洁度不够,书写习惯糟糕……对于实在看不过眼的作业会丢回去请学生“回炉重造”,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书写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少之又少。对于有进步的书写仅仅在作业本中给一个大大的“优+”,却吝啬言语表扬学生书写的进步。但是,当面对学生龙飞凤舞的书写时,又按捺不住心中的负面情绪,对着学生一通批评。

再次翻阅《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书写,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一时醍醐灌顶,书写不论在哪个学段,都是每位语文老师坚守的阵地呀!

三、对策:为有源头活水来

都说“见字如见人”,汉字是我们祖先聪明才智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人的第二张脸。不说在测试中,美观的书写能为自己争取一个理想的成绩,拥有一手过硬的书写本领,也是每个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汉字文化的义务,更是第三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又根据班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将第三学段写字目标进行了调整: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楷书,做到正确规范,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

(一)依据学情,顺势而导

1.重温汉字的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班中的很多学生总认为长点和捺没有区别,竖折折勾等同于竖折折。书写中忽略笔画也是造成书写不规范的主要原因。诚然,如果在第三学段完全忽略学生的书写基础,一笔一画地范写,不仅拖慢了教学节奏,教学效果还不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重温笔画教学,善于抓住关键的笔画进行教学。

2.重视汉字的构成。抓住典型汉字适当溯源,使学生了解它们的结构与字理,写好汉字的同时突破识记的难点。目前,教师越来越重视字理教学,这原本是一件值得点赞的事情,但有时候我们老师自己也弄不清楚字理,因此闹出笑话。我们的字理教学一定要认真追溯汉字的演变过程,不能想当然而为之。

3.留足书写的时间。当然,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也很难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多给学生实践的时间,特别是在课堂上,保证十分钟的书写时间。动笔实践不一定仅仅停留在抄写生字、词语、句段上,结合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不同形式的句式训练也应与书写紧密联系起来,评价的其中一项必须是书写美观。不能割裂“抄”与“写”之间的联系。

(二)依托方法,多元评价

1.多些赏识,强化习惯。学生都喜欢能赏识自己的老师。在写字教学中,多些赏识,能增强他们书写的自信,从而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要赏识,教师就要有一双慧眼,即使是一个细小的进步,尤其是对那些书写基础相对薄弱的孩子来说也弥足珍贵。赏识,可以是一句口头表扬:“小A同学左窄右宽的字写得越来越有型了,写之前的观察一定下了大功夫。”可以是作业本上中的一句鼓励:“书写美观起来了,这样的字让老师赏心悦目。”还可以是让书写优秀的学生在全班面前分享成功的秘诀。

2.多些互评,提升自信。很多时候,教师是评价的主宰,是评价的权威。在教师眼里,有几个孩子能成为小书法家?这样单一的评价会让很多学生望字生叹。我们要打破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让更多的角色加入到其中,构建同桌互评、组内测评、家长赏评、班级圈展评的多元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提升对写好字的信心。

依托多元评价的初衷在时时刻刻提醒学生书写重要性的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写好字的信心,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最终提高书写质量。

(三)依靠技巧,量中求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写字要考查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书写与课堂外的书写,判若两人。究其原因,课余作业量要大于课堂中的书写量,为了保量,常常就容易失了质量。因此,如何能让书写“既快又好”,写字技巧必不可少。

四、成效:柳暗花明又一村

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实践,班上学生的书写“颜值”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论是从书写正确、规范来看,还是从整洁、美观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书写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或许在最后一学期,我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书写情况,但看到他们在书写上的进步、书写能力的提高,足以证明在第三学段对学生进行书写指导的重要性。

毕竟,写一手好字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身为语文教师,使学生练就一手好字责无旁贷。即使是在第三学段,也要牢牢树立写字教学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书写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江矫英.别让“国粹”迷失在考试中——第三学段写字教学策略谈[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