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许憬
【摘要】“多向发展、多角度审视”是写作教学中发散思维的特点。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发散思维的特点指导学生写作,就可以看到“平淡见奇崛,单一见丰富”的发散性思维异乎寻常的作用,有效地使学生写作主旨明确,文采丰富,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发散性思维;求异性;创新
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的许多问题都属于思维方面的问题,如结构模式单一,语言描述不清,材料俗套等,可以说是学生写作过程中思维过于单一、思路混乱所致。
“思想是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的思想。”这句话揭示了文章是思维形式的外在体现。运用发散性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的特点启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可以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思维发散的方法,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探索和提取发散方法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写作,即明确写作中心主旨,恰当选择材料,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形成文章构思。可见,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与学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情况
首先,学生写作处于被动。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课的态度一般,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只有少数学生对作文课很喜欢,还有小部分学生完全不喜欢作文课。其次,据了解,有一半学生认为作文课还是很有收获的,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作文课单调无趣。再次,近一半学生没有养成课后写作习惯,一半学生偶尔不能完成写作任务。所以学生以被动学习为主。最后,学生写作比较困难。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写作有困难,找不到方法,小部分学生完全不懂写作,他们的作文主要存在的难处表现为“素材单一,没有新意”“语言苍白,无法抒发情感”“偏离中心,跑题”“思维混乱,层次不清”。在遇到写作困难时,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会买一些参考书,参照来写,但只会模拟,小部分学生能够自己模拟之后举一反三。所以从目前来看,学生写作困难是作文课的突出问题。
(二)教师方面的情况
第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有近一半的教师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没有仔细研究和教授学生写作方法。第二,有近三分之二的教师认为作文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受重视程度不够,所以他们对待作文课还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他们认为家长会给学生另外报补习班提高写作能力,在课堂上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肯定会影响作文教学质量。
二、发散思维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与作用
(一)模仿入手,打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
以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一定向思维的方式,致使学生的思维僵化,没有创新,不敢跨越雷池半步。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运用多元化、多样化、多维思维进行写作创新,打破常规,写出新意。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比较,弄清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笔者引导学生从学习状物散文《鹤群》入手。《鹤群》通过对“鹤群翔空”“鹤鹰大战”“救助伤鹤”三个场面的描写,热情讴歌了鹤群的团结互助精神,告诫人们生活之中在困难面前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从而指导学生写作《合作》。
(二)激发兴趣,突破模式化
从事某一学科教学多年的教师可能会对教学活动进行建模。在写作指导课中,一般都是“给个题目→简单交代要求→看一些范文→学生仿写→修改评讲”定向思维方式。虽然学生容易接受的固定模式,但问题是多年来构造模型,机械操作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生搬硬套,没有新意,有碍学生发散思维发展。俗话说:“戏唱三遍无人看。”更何况缺乏趣味性的枯燥教学模式。
长期运用固定的模式教学会导致学生的思想麻木。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散思维,灵活思考,寻找写作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学生的思维自由、灵活地发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新鲜感。“创新求异、敢想敢问”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训练学生看待一切,用新的视野和新的观念来分析每件事,重新思考人们习惯的认知,再提出一些与他们的认知不同的问题。例如“龟兔赛跑”,原意为不可轻易小视他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半途而废,才会取得成功。学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假如兔子不停地跑,乌龟游泳走近道会怎么样。然后以“双赢”为题写文章,写出积极奋进的时代感,写出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心理和求异心理,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其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新意的文章。
(三)举一反三,引导多方向思维
人的思维是多方向的,这就是发散思维的特点。有一句诗很形象地写出了事物多方向的特征,就是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以发散性思维为导向,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从多方面角度来看待事物,才能看到“庐山真面目”。写作语言的表达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简简单单的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字的谐音,其中包含的意义也有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如“向钱看”,“钱”与“前”谐音,文章主题可阐述为“不仅向‘钱看,而且要向‘前看”。指出单向思维的不足,只有根据不同的语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才能达到创造性的效果。
如七年级状物写作辅导《松树写作发散图》(图1),通过描写“物——松树”的外形、特征,反映“坚强不屈”的主题。从多层面、多角度分析,让学生根据写作对象的特征获取丰富多彩的素材,可以有效表现文章主题,展示发散思维在文章构思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多方向探索,多角度思考问题,是发散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不仅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而且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抓住创作的契机进行创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总之,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作文运用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更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安圣.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张鹏.浅析发散思维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0):1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