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朱明霞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也产生了不少变化和影响。文章对如何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提出了优化对策,为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现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模式
一、前言
本文对如何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分析研究,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全面阐述,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影响性进行明确,以时代发展、教育改革为基础核心,提出相关优化对策,为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保障教育之一,有其重要性與影响性。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以“新农村、新发展、新教育”为主,将十九大与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进行重新诠释及执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与落实基层教育保障,将“信息化”作为基层教育扶持保障基础,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为提升教学质量、巩固教育基础的重要创新模式。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具有以下效果。
第一,提升了教学质量。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以更加开放式、多元化模式呈现出来,对教学质量起到一定提升作用。
第二,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化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其实质在于对教学方法及策略的效率性提升,优化了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第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信息化教育建设,使学生增进了对新颖教育模式的认同,拉近了学生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际距离,从多方面、多角度提升了学生对外界及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
第四,缩小了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使农村教育不再偏远,不再落后,而是逐渐接近城市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配置也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
(一)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笔者通过对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进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乏相应的创新性、突破性。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中小学基础教育投入不够,包括资金、政策、模式等,导致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性讲述,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从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角度来讲,这种滞后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学形式单一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普遍现状。例如,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缺乏,使学生对新型教育模式的认知造成了无形阻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开展[1]。
(二)教育理念极为落后
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保障教育之一,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与影响性。通过对中小学教育走访调查,笔者发现部分农村中小学教育者教学理念较为落后,片面地认为教育就是“认认字、看看书”,而不是从素质教育角度去看待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性。因此,在实际教育中经常会出现教育思维及理念无法与现代化模式接轨的情况。例如,由于信息化教育理念的缺乏,无法将更为先进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进行引入,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建立,影响了农村整体性教育发展布局[2]。
(三)基础性信息化体系缺乏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现阶段虽然我国大部分乡村已经实现了“互联网+”建设,但仍有少部分偏远乡村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基础性信息化体系建设的缺乏。基础性信息化体系是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重要基础核心,主要包括网络输入及输出设备,网络服务器,计算机、数据库等相关软件,局域网及广域网体系等。因此,从农村中小学教育长远发展布局角度来讲,加强基础性信息化体系建设尤为重要[3]。
(四)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部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不是以单一片面的形式存在,而是经过长期影响、限制形成的一种主流趋势。笔者通过对部分农村教师实际采访了解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为中专、大专、本科,其中本科学历在整体农村教师队伍中仅占6%,在实际教学中无法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实质性保障作用。另外,教师学历水平低下也制约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例如,部分教师本身就缺乏对信息化教育体系的理解及掌握,更谈不上对相关工作进行进一步开展[4]。
四、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主要对策
(一)丰富教学模式
首先,应该对农村中小学教学模式进行丰富,优化传统教学形式,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时代发展、教育体制改革进行紧密关联,呈现出整体性、质量性、效率性。其次,引进多媒体、互联网、数字化教学模式,将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包装,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创新,教师可以以媒体课件形式将教学内容更为生动、趣味地呈现出来。再次,对信息化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例如,将媒体技术与信息化教育相融合,将自动化技术与信息化教育相融合,将传统德育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相融合等[5]。
(二)创新教育理念
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时代发展角度,摒弃传统陈旧教育思维,应用现代化教育理念与教育发展思维。“教育先行、教育为本”日益成为当下我国重要战略发展趋势,而基层基础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提问意识及综合能力等。进行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打开“探索之窗”,让其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感受到外部世界的多彩性与魅力性。因此,农村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教育观念进行重新树立,将其理念性想法进行实际性实现[6]。
(三)加强农村基层性信息化体系建设
第一,在网络硬件方面加强整体建设,构建基础网络体系,主要包括网络设备、信息化设备引进,计算机等相关教学器具的采购等。第二,构建局域网与广域网,打造乡村局域网及广域网发展体系,逐步完善信息化结构建设。第三,建立服务器、数据库及相关教学软件管理模式,为进一步的基础性信息化教育开展奠定坚实基础[7]。
(四)提升农村教师综合素质
笔者发现部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受长期计划性教育体制影响,实际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先锋主导作用,即缺乏信息化教育的有效传播。针对此问题,应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第一,定期、定时进行信息化教育培训,让教师充分了解掌握信息化教育的实质核心与意义所在。第二,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及理论实践教育,使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技术员,保障農村信息化教育的顺利开展[8]。
(五)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网络认识
从我国当下农村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不断加强学生网络认识、网络理解,将传统的学习思维方式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第一,开设相关课后兴趣班,以网络计算机技术为主,多以游戏、问答等形式呈现出来,从学生兴趣入手,将兴趣转变为爱好,将爱好转变为理念。第二,加大相关宣传力度,农村中小学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加强网络知识宣传,通过板报、广播等主流宣传方式,对网络知识及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影响进行宣传,提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效率。第三,以家长为主要介入对象,做好家长工作,不断讲述与疏导信息化建设理念与发展趋势,让家长明确未来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关键性。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网络认识,可以从本质上达到提升信息化教育质量的重要目的。只有将学生作为培养目标与教育主体,不断对其进行信息化网络理论灌输,才能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起到实质性推动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如何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行分析研究,对问题的实质性、影响性进行重点分析,并结合农村教育现状提出相关优化措施,主要包括丰富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农村基层性信息化体系建设,提升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等,为相关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晋,吴冬妮.新闻生产与市场经济深化进程中的信息社会——新闻媒介与信息社会译丛总序[J].当代传播,2018,12(01):12-13.
[2]高文新.对《基督教经典译丛》总序的几点讨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8,25(11):7-12.
[3]解月光,李伯玲.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有关问题与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18,33(08):25-27.
[4]林万新.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7,25(03):00012-00013.
[5]周敦.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55(02):44-45.
[6]姚春玲.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软件导刊,20018,12(02):69-71.
[7]易佳,盛健.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要用数据说话——以上海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66(10):4-9.
[8]王民.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进——以上海市400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项目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8,47(03):72-7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