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黄娜
【摘要】适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引入音乐元素,不仅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而且有利于丰富小学生的情感,拓宽审美视角,使其成长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文章探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各环节中音乐元素的引入,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引入音乐元素的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音乐元素;引入
一、绪论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以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而音乐元素的引入无疑是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实现“美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不仅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而且有助于满足小学生鉴赏美的需求。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元素的引入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在课堂实践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成熟的范例,对音乐元素的引入还存在过于随意性等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元素的引入方法
(一)课堂导入引入音乐元素实现“先声夺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课堂导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由课堂导入质量高低而决定,直接关系到可不可以快速让小学生从课下分散的注意力和浮躁的状态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1]。将音乐元素作为课堂导入,可诱发小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与轻松的思想音乐片段中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进入文本。
例如,在教授《艰苦的岁月》一课时,可选播《过雪山草地》,让小学生在雄壮深沉的音乐声中再配以教师沉缓严肃的声调来介绍中国工农红军艰苦的长征历史。正是通过红军铿锵有力的音乐形象的渲染,再加上教师沉缓激昂的声调,小学生课前浮躁的注意力瞬间被紧紧抓住,情感也很快投入到文本中。
(二)课堂结尾引入音乐元素实现“余音绕梁”
很多教师更多的是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了课堂结尾,导致课堂教学“虎头蛇尾”,往往课堂结尾是直接生硬地宣布结束或者简单布置一下作业。将音乐元素引入结尾,有利于充分利用好最后几分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使其以更加愉悦的情绪消化整个课堂知识,帮助小学生强化理解,加深记忆,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升华,使小学生在下课以后有意犹未尽的感受[2]。
例如,在教授《生命生命》一课时,教师在结课时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了这篇课文,应该怎样珍惜生命呢?”学生们纷纷回答:“积极锻炼身体。”“热爱生命,远离危险。”“不要在危险的地方玩耍。”……教师此时又提醒学生:“那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唱过的一首感谢生命的歌吗?”学生们齐声回答:“记得,是《感恩的心》。”于是教师号召大家齐唱感谢生命的歌曲《感恩的心》,并附上手语动作。正是课堂结尾引入音乐元素的齐唱,让整个课堂教学更加温馨,也让同学们懂得了对生命的珍惜和感恩。在课后,有些学生还多次轻声哼唱了这首歌,在音乐声中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
(三)配乐朗诵引入音乐元素实现“此呼彼应”
朗诵能够有效地把文本书面语言转换为轻重缓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口头语言,不仅重新塑造了文本的形象与意境,传导了强烈的情感因素,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实现了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有效沟通[3]。将音乐元素引入到朗诵教学中,有助于将朗诵与音乐联系起来,并根据音乐的节奏、旋律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产生与文本情感的共鸣,在审美追求中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演绎,在美的旋律当中得到美的熏陶。
例如,在教授《乡愁》一课时,教师考虑小学生年龄小和阅历少,无法体会到“乡愁”的滋味,朗诵的时候不能较好地把握文本情感,于是可以选择马思聪的《思乡曲》。《思乡曲》如歌似诉的旋律流露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所怀的思念之情。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先自由地进行反复朗读,体味《乡愁》的感情,这种以歌曲配乐的感情是语言无法传递的。音乐的感染力唤醒了小学生积极愉快朗诵文本的热情,并通过语音与音乐的彼此呼应,加深了学生对《乡愁》的记忆,促进了学生情感与文本情感之间的有效沟通。
(四)创设情境引入音乐元素实现“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将生涩、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事物,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小学生好动活跃的行为特征,将学生带入课堂,带入文本,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而在创设情境中引入音乐元素,更有利于小学生通过最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快速触及内心,融入到创设的情境中。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元素的选择一定要为情境的创设服务,宜选择舒缓、柔美、急促、顿挫的音乐。
例如在教授写景散文《桂林山水》一课时,为了使小学生感受到桂林漓江的美景,教师可以先播放漓江的幻灯片插图,然后问学生:“大家有兴趣去漓江游玩吗?”并顺势创设情境:“那我们就一起坐上竹筏,轻轻荡起双桨,尽情地畅游桂林山水吧!你坐好了吗?”于是随机挑选几名学生扮演划桨者,并播放预先准备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伴随美妙的乐声,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引导学生范读课文。这时候,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美景展现在小学生眼前,荡在小学生耳际的美妙音乐让小学生对桂林漓江的美景如痴如醉。
(五)写作引入音乐元素实现“下笔有神”
写作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因为小学生缺乏生活阅历,写起作文来总是存在无话可说,或者很“随意”,想到什么写什么,或者“假大空”无法表达真情实感等问题。此时,将音乐元素引入写作,有利于小学生在音乐中获得顿悟与灵感,通过感受音乐的美,进而打开写作的思路,开阔写作的视野,激发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在教授写作“春天里的一处景色”时,当时正值秋天,现实中春天的景色早已消失,根本无法外出进行细致观察。为此,教师可以尝试播放《春天来了》这首歌曲,并在一旁适当为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小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对歌曲的内容进行理解,然后发挥想象力进行写作。再如,针对“龟兔赛跑”这一故事写一篇想象作文时,教师可反复给小学生播放《龟兔赛跑》这一童话故事音乐,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对故事进行联想扩写。在小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在一旁提示小白兔的音乐形象是敏锐、调皮、活泼、快捷的,而乌龟的音乐形象是迟钝、老实、沉稳、缓慢的,并依照音乐的表现引导小学生听辨不同的音乐形象,让小学生通过对音乐的丰富想象联通作文和生活,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文,做到对乌龟与兔子形象及心理的描写,较好地完成了作文。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传授技能与知识的课堂,又是培育“美”的课堂。将音乐元素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有助于小学生发现美,接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符合新課程改革提出的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时还需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需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切忌违背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二是需吃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切忌生搬硬套地引入;三是需注意音乐元素引入的地位,切忌冲淡语文教学目标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王雅雅.中学语文课堂上的音乐元素应用的教学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2]李秀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运用的探索[J].通俗歌曲,2015(02):117.
[3]韦立荣.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音乐元素的参与[J].考试周刊,2014(90):3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