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谈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认识

时间:2024-05-10

陈艺虹

【摘要】文章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角度,结合材料解析题在历史学科中的地位、类型和典型误区,谈了如何从审题、找信息、知识的联系与转换及组织答案四个环节提升解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一、材料解析题的地位

自1989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了材料解析题这一新的题型至今,从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层面而言,它成为最科学有效检验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方式,因此它也将是长期存在的经典题型。

材料解析题从出现开始,如何选取材料呈现不断变化的趋势:1992年以前,高考历史试题所选取的材料均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1992年起,高考历史试题从史料所述内容和所要求的答案来看,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课本以外的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历史材料解析题在高考中的运用更注重从史料实证能力、历史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及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因此,不论是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升的角度而言,材料解析题都是高中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高度关注的题型。

二、材料解析题的基本类型

“历史事实”“历史论证”“历史认知”是历史学习的三大基本组成,也是高考命题中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考查的主要目标。自1998年高考试题中大量出现此题型后,历年试题都呈现这一特点,它的出现“为历史事实和历史思维的结合上向更高水准、深层次、多方面的方向发展打下基础”[1]。

从材料类型上看:有文字型材料、图片型材料和图文混合型材料;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有“有意的史料”和“无意史料”等多种类型[2]。

从设问形式和答题内容上看:有概括类、分析类和理解类问题,就给出的材料结合问题回答;有特征类、说明类和拓展类问题,以给出的材料为索引,通过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进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三、对于材料解析题的典型误区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尤其是考试过程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材料和答题的时间短促且氛围紧张,即便是有较好基础和学科能力的学生也会因答题技巧的失误而丢分。考试后,教师在讲解试题时往往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析,这种情况与学生的现场作答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对该题型的反复讲解而获得提高。因此,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明白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且能明确答题的正确方向,但一进入考场,现场作答的成效又不尽如人意。所以,掌握好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才是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材料解析题得分率的有效方式。

四、材料解析题解题技巧

笔者认为,只要掌握好解材料解析题的基本规律,把握解题的基本要领,就能迎难而上,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

首先,以问题为指南,明确解题的突破口。解题的第一步,应是从问题入手,明确问题的指向,掌握命题的意图,从而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既老师们常说且反复强调的“带着问题看材料”。

看问题指看清问题的答项词和限定语:答项词指本题需要我们具体回答的问题,限定语指要从哪些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历史试题的答题限定语主要由时间限定语和条件限定语构成。从历史学科的特点来看,时间限定语对于解题而言是异常重要的,明确了试题时间限定的范围及对应的历史时期或历史事件,问题思考的方向和角度也随之清晰起来了。然而学生对数字型时间表述有较高的敏感度,而往往忽略文字型时间的表述,從而错失从宏观上把握试题的机会。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文字型时间限定语的反复强调与练习来弥补学生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条件限定语即从什么角度回答这一问题。只有明确了试题对需要回答的问题的条件限定,才能完整且全面地回答出问题。

阅读材料也是有技巧的。阅读材料不是盲目地略读或精读,而是要领会材料的主旨,敏锐地捕捉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及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从表象中领略材料蕴含的深层次含义。阅读要做到粗细结合。(1)粗读。历史材料解析题不论有几则材料,宏观上都是围绕某一个(或几个)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来罗列材料的,阅读时要从宏观上注意把握材料主旨,抓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材料的大意。(2)细读。除了阅读材料的正文,还要浏览材料的提示语、出处、注释等细节。关注材料中的这些细节,再结合问题项斟酌试题,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其次,以材料为依据,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材料题作为高考历史试题的主要组成,自然会从所选材料的难度上做文章。如材料的阅读量和古文材料的选用,都给学生阅读材料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但即便选取的材料完全来自教材以外的文献,从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或从考试的意义考量,所选的材料与所学的知识之间一定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要保持对材料的敏锐性,以此为解题的切入点审核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有效信息,进而进入理顺解题思路的环节。

再次,以思维为导向,寻找解题突破口。具体步骤为依据材料明确教材主题,联系该主题之下的学习内容,即思考材料与教材的关系,找出二者的交叉点;思考材料与设问的关系,找出二者的联系点,找到材料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重合之处,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结论。

最后,以简约为原则,答题力求言简意赅。所谓简约,是指在条理性基础上,针对问题的主旨,以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所需回答的问题。历史答题不是答得越多越好,而是以准确性来获取高分。“点、段、序号化”是简约和有序答题的必要构成,一方面通过分点分段和标明序号,体现答题的条理性,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有序组织答题内容的习惯。通过答案的要点化、系统化,语言的简单化、专业化,书写的段落化、序号化和条理化来提高学生材料解析题的得分。另外,从分值出发进行答题的预判,也是简约答题的技巧之一。总之,简约答题要做到答题语言精准,答题层次明晰。

综上所述,审题、找信息、知识的联系与转换及组织答案等四个环节,对于提升学生解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有着切实有效的帮助。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不断进行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将之融入日常教学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材料解释能力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俊利.试谈史论结合型选择题的特点及解题技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01):13-14.

[2]夏艳红.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J].中学历史教学,2018(11):17-1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