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王智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必然需要匹配一流的教学体系、一流的师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文章重点讨论了国际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可供参考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国际化;内涵式发展;资源共享;高等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里所说的“一流大学”是指国际一流的大学,一流学科指国际一流的学科,通过借鉴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建立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优质高等教育体制,使我国具备与国际先进教育体制同步发展的教育教学能力,我国也将因此跻身国际教育强国行列。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待业率持续上升,这一社会现象的出现主要与高校教育质量不高有关。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体系陈旧,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知识、人文社科知识等的发展变化,学术视野局限,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内容不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导师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研发能力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分析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资源国际化,其中包括师资国际化、生源国际化、知识系统国际化、办学理念国际化、发展模式国际化等的教育要素国际化,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要素的方方面面。现有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保留有过去十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外延式发展弊病,教育质量不高,知识体系陈旧,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社会现有岗位需求,而质量却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创造的需求,广大毕业生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寻找就业岗位,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就是其中的需求之一,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据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讨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必须具备的要素问题。
(一)高校教师的国际化培养
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提升,要形成学习型社会,首先要注重教师的持续学习能力。高校教师培养的重点在于自身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先进教学理念的发展,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依赖于一流教师的贡献。***总书记在2015年5月23日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贺信中强调:“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开拓更为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出国访问、互换交流等方式出国深造,亲身参与到国际一流高校的日常教学以及科研活动中,借此掌握组织高质量教学的方式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国内高校可以“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服务”。
(二)高校教师考评机制的国际化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改进管理模式,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高校教师的考核机制作为评价和激励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考评机制的改革可以与国际接轨,以国际核心期刊高水平的原创科技成果发表为要素,在质量上提高要求,在数量上不盲目追求,对优秀的教师及其科研成果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国际先进学科的引进与合作办学机制的普及
国际化形势下的高校发展可以更大范围地借助国际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引入先进的学科及优秀人才,通过先进学科的发展带动传统学科的改革。“鼓励学校优势学科面向世界,支持参与和设立国际学术合作组织、国际科学计划,支持与境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除了先进学科的引进,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办学也是促进国内一流高校创建的重要有效方法。合作办学可以更全面地引进优质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育资源等先进要素,在国内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发挥提高办学质量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在政策层面全力支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分析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与原有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内涵式发展注重质的提升,外延式发展则偏重于量的增加。在过去近十年时间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外延式的扩张为主导思想,全面扩大招生规模,随后的数年时间里,高校入學率大幅提升,就业率却逐年降低,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普及教育。这样发展的优势在于全民素质的普遍提升,而劣势在于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最为显著的就是高校毕生的就业问题。如何应对这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正是最佳答案。而如何进行内涵式发展呢?下面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开放式的知识体系,具备一流的师资
教师在学习提升过程中应注重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广泛涉猎各领域的新知识,尽可能捕捉世界前沿领域的科技情报,在知识存量上大力扩充,不断拓宽知识面,精确度量知识的掌握程度,逐渐形成紧跟国际发展的先进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在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编制一套现实可学的课程,通过日常教学将先进的知识理念传授给学生。开放式的思维模式可以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国际化知识体系的进步而提高,而随着教师素质的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从旧有的教材学习模式转向全方位知识的普及,这样的改变可以为学生带来国际化的视野与创新思维方式。
(二)选择式的学习机制,编写一流的教材
通过国际前沿知识和先进理念的充实,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素质将会得到显著提升。教师与学生的知识存量充分扩展之后,学生就需要将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整合推演,力求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断创新创造,使得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质的飞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地学习,有侧重地发展,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提升学习质量,对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实行一流的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的推进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教学管理部门围绕这一战略应及时出台各项扶持政策以推动高校的全面稳健发展。高校教学质量与国际一流教育水平接轨离不开参照国际先进教育管理理念制定的管理政策的不断支持。高等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发达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管理模式,通过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吸取有利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优质理念,基于本国国情,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教育管理政策,服务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创建一流的高校和一流的学科。
三、结语
高等教育承担了为国家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重要任务,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飞速变化对我国科技人文教育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重视国家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就必须重视发掘国际一流教育机构的优势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拓宽丰富有效的学习引进渠道,不断借鉴国际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形成一系列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全新教育机制。国际化形势日新月异,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与国际化先进水平接轨提供了便利条件,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应及时把握这一发展良机跟进国际领先的教学体系发展,逐渐完善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全面加快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稳步实现具有我国社会主義特色的优质内涵式发展模式的高质量转化。
【参考文献】
[1]孙国虎.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5(10):37-39.
[2]杨德广.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J].高教探索,2001,9(04):25-27.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OL].(2010-07-29).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