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赖金满 张玉佩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阅读教学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师应该让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以自己的阅历和经验感受到阅读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综合性学习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可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阅读
我们通常把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声朗读,另一种是无声默读。我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是不会先进行范读的,因为教师把课文范读一遍之后,无形当中就是在把自己的朗读模式灌输给学生。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朗读课文的目的只是方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我不想看到所有的学生朗读课文时的语气以及神态都复制我的模式。我经常都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去朗读,去体会,去发现。即便有些学生读得不尽如人意,但最起码是学生自己领悟出来的,总比直接复制教师的模式中要好得多。毕竟这才是学生自己拥有的劳动果实——自主发现,而不是克隆或者模仿教师范读的那种模式。虽然仍然有极少数学生觉得教师读得比自己好,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挑战自我,觉得自己的读法也不赖。这时,我会表扬这些学生能坚定自己的读法,而不是一味地总想去模仿教师。
在让学生默读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让他们自己悟出文中的巧妙之处,并进行些适当的批注。假如有学生批注的内容正好涉及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就以这个学生为榜样,大大地表扬他一番,肯定他读书读得很认真,很仔细,非常到位,以带动全班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养成像他那样认真、仔细阅读的好习惯,并让全班学生都来分享这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此时,对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只需稍微做些点拨,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原因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诚然,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教师想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么教师本身不仅要先去发现,还要尽可能地多发现,对于所传授的知识点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很多时候,学生的发现会大大地超乎教师的想象,有的见解甚至比教师更深刻、更高明。每当碰到此情此景,我都特别开心,情不自禁地鼓励这位学生,并请全班学生对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师生之间边阅读边板书,有时一些重点的词句我还让学生把它板书到黑板上。通过一番阅读阶段的发现之后,学生通常都能把握课文的重点知识。
二、质疑
我将质疑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部分。经过阅读阶段之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一般都有所了解,这时我就让学生从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等各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不需要教师提供过多的启发与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这个词用在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处?可不可以把它换成另外一个词?”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文中会起到什么作用?”“我觉得这句话表达得不是很好,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究竟是什么?”等。
这些问题一旦提出来,大部分学生能够马上回答出来。当然,并不是每位学生都答得很完美,在教师还没做出评价的时候,可能就有学生举手补充了。有些问题学生没有抓住关键,如果问题不重要,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继续另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表扬的方式,不仅要夸奖学生回答得好的地方,还要鼓励学生的勇气,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并最大限度地自主参与到中间来,使学生对探索更多新知识充满热情,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时,学生的回答根本不在点上,我就会说:“虽然这位同学没有能够解答这个问题,但是他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才不会被打消。在质疑的过程中,偶尔还会有争议较大或者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的问题,并且刚好这个问题又是文章的重难点,那么教师就只能把这个问题先留下来,等下一个环节再来解决。
这样,通过质疑,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质疑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给学生出题,除非学生的回答是真的不尽如人意,更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三、讨论交流
首先要對上一环节留下来的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要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讨论出来。在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我分别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师生再一起交流,看谁的理由更合理更充分,看谁的见解和作者的本意更接近。经过教师的引导,一般情况下学生都能达成共识,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补充,学生理解得就更加深刻。在对文章主旨进行讨论时,学生就会回答出更多不同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我从不说谁的答案对、谁的答案错,只对他们见解的独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表扬,使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才敢畅所欲言,才敢把自己的看法毫无顾忌地说出来。文章的主旨并不是只有一个,只要是学生找到的,都没有错,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直接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一个教师的发现绝对比不上几十个学生的发现。难道能说学生就一定比教师笨,就一定比教师发现得少吗?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你们并不比老师笨,你们只是比老师少读了几年书,少读了一些书,所以你们只要比老师勤奋一些,好学一些,肯定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实本就如此。
四、升华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眼界,还能深化学生的思想。在此环节,我让大家把书本合上,从课文中跳出来,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带到阅读中,根据现实的社会经验来讨论与本课阅读有关的问题。例如:在你平时的阅读经历中,有没有遇到与本课阅读同样的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与课文有关的现象吗?对此,人们的反应是怎样的?假如你就是文章中的那个人,你会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做?等。对于这一类问题,学生会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同学生,赞美学生,欣赏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使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能使他们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把传授知识当作教学工作的唯一目的,这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只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因为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就要最大限度地去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发现权。教师不能看不起学生,也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假如教师愿意去发掘各种有效的方法,就可以发现学生巨大的潜能。他们可以从课文联想到历史上的某个朝代,也可以联想到当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甚至还会联想到将来的社会怎样发展。教师一方面不得不惊叹于学生的这些创新发现,另一方面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加以整理,将这些发现写成一篇篇优美的作文。这种升华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不时告诉学生自己的发现,并且教师的见解要尽量比学生的发现更高明一些。这样,学生的好胜心就会被激发,他们才能提出更多新颖、独特的见解。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学生的思想解放了,成绩也提高了,上起阅读课也比以前更轻松了,再也不必为某个知识点难以讲解而烦恼了。因此,我认为每个语文教师都可以尝试这种或类似这样的教学方法。但是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要不断补充能量。如果教师自己都弄不明白学生发现的问题,又如何引导学生找到答案呢?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不是学历、证书、职称等,而是要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我其实很反对把教师比喻成蜡烛,不管是红蜡烛,还是白蜡烛,我都觉得不好看,而且更可怕的是,蜡烛是一点点地减少它的能量,直至烧成灰。我觉得教师应该是太阳能电池,时时刻刻都在吸收能量,同时又能随时随地散发能量,无穷无尽,没有尽头。另外,教师应该经常夸赞学生,奖励学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信心。教师要懂得去赞美,去欣赏学生的进步,要不断地、发自肺腑地表扬学生“你做得真好,你成功了!”要让学生经常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的喜悦是学生进步的阶梯。每个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的表扬和赞美。所以,和我奋战在同一战线上的教师们:请和我一样去肯定、赞美、欣赏你的学生吧,他们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赞美、一次表扬,人生从此变得更加精彩!
总而言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要求学生多阅读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并能体会语言美,有意识地去创造美的语言,那么语文功底自会加深,语文能力自会提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