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启示

时间:2024-05-10

袁筱凤

【摘要】“工匠精神”是我国从技术大国到技术强国的精神动力。分析德国教育体系,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探索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途径,能为国家输送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武汉市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化办学拉动武汉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编号:2014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德国制造”,一直代表着闻名全球的“做工精良,质量上乘”。德国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除了其高科技支撑以外,主要还在于生产员工的高素质,这归因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人们对创新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传播、技术应用,其中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只占极小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技术的传播和应用。而技术的传播和应用,靠的正是职业教育和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技术工人。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迫切需要大批量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人类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精致化生产的要求,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经验,培养我国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我们才能以稳沉、坚实的脚步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成功经验分析

德国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四个基本阶段或层次。小学四年,学生毕业后,根据各人的个人兴趣、各科成绩以及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流进入不同的中学。中学则分为:9年制的文理中学(Gymnasium),学生学习基础好,接受文理教育,毕业后多进入综合性大学继续深造;6年制的实科中学(Realschule),为德国教育体制中发展较成功的学校类型,学生接受实践教育和文理教育,毕业生大多会选择继续接受全日制的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少部分接受职业训练;5年制的主体中学(Hauptschule),也是职业预科,以实践教育为主,毕业生多继续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学徒训练,并从事以手工业、制造业为主的职业;综合中学(Gesamtschule),是上述三种传统学校类型的组合,多种学制,提供实践、文理和实践文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较高要求的或较简单的课程,教学大纲也包括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德国“双元制”(Dualsystem)职业教育,是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培养应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承担。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学生60%~70%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始终都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展开;30%~40%的时间在职业学院进行专业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的结业考试由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双元制”教育的学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为2~4年不等。学生通过国家统一结业考试后,获得全德国乃至欧盟认可的中等职业教育结业证书。“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社会能力,而且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養。

德国还拥有H型教育结构网络,以实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相互融通。H型结构教育网络中,“两竖”分别代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横”代表互相融通。这种教育体系的特点是纵向可以逐步深度发展,横向彼此联系沟通。这种互融,可以在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中学阶段:中学生在实科中学、主体中学成绩优异的可以转入文理中学,然后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文理中学的学生,如果对实践操作有兴趣,希望尽快跨入职场的,可以转入“双元制”教育学习,接受职业培训;第二阶段学生在双元制培训结束后,还可以进入应用科技大学继续深造。

德国把“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职业院校文凭与专科大学(学院)等值,两类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享有同等的工资待遇、同样的工资提升以及职务晋升的机会。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有实用技术,有一技之长,获得社会普遍认可和人们的尊重。

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面向产业和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指导学生开展实用型研究和实践操作,以问题导向的模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有效获取新的知识。

第二,遵循应用导向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实用的知识,培养实用的能力。

第三,十分注重学生在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或者职业技术学院通常都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经常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工程师承担部分实训授课任务,每一届学生都多次被安排到企业实习。

第四,由于德国学生按照兴趣选择中学,在小学四年级就按照兴趣来选择分流,所以,应用科技大学的生源和研究型大学的生源在本质上没有优劣之分。学生毕业后,应用科技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成为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实用型人才,与研究型大学毕业后成为教授、研究员的研究型人才一样,受到社会的重视和需求。整个社会对工匠型实用人才也都非常尊重,这就进一步使得德国的很多青少年自然传承了当工匠的梦想。

二、“工匠精神”解析

“工匠精神”最早源于明朝宋应星的科学技术著作《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取自“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记载了中国明朝中叶以前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各项技术,通过传统的工艺技术、古法的精妙绝伦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工匠精神”。

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第一次提出“工匠精神”,他把普通的木工培养成能工巧匠,给匠士举办毕业典礼:着匠士服,戴匠士帽,授予匠士学位。把普通木匠培养成能工巧匠,教育实践中,“工匠精神”贯穿始终。木工匠士们参加国际比赛,由于成绩突出,获得多项工艺奖和技能大奖。工匠具有与教授一样的待遇和荣誉,同样受到社会尊重。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号召我们职业教育要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

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它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是诚实勤劳,坚定稳沉,不走捷径;“工匠精神”是一种技能,是雕琢产品,不断改进工艺方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专注耐心,淡泊名利,用来自内心的热爱和源于灵魂的本真,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是一种境界,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美,打造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

三、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

(一)问题导向营造“工匠精神”

面向社会和企业实践中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案例学习和知识的应用实践。一流的中国工匠,不仅要专注技艺,更要以人文教育育匠心,造匠韵,追匠梦。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工匠精神”,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强调“工匠精神”核心内容:专注、执着、求精、创新。开展大师名家、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走进大学校园活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吸引学生,感召学生,照亮学生,引领学生,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学习先进的企业精神,形成优良的职业观念。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团队和专业的认同感,强化“在活动中育人,在爱好中发展”。

(二)应用导向践行“工匠精神”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性实践活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总体要求明确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推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学生到企业学习,锻炼,了解企业生产过程,熟悉生产工艺流程,跟随企业师傅学艺,在实践中磨砺意志,锤炼技能,感知“工匠精神”的价值和内涵。

(三)面向实践应用的技能竞赛检验“工匠精神”

班级、专业、系部和学校积极组织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精。创造条件,选拔优秀人才参加省级、国级乃至世界级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熟悉实践环节,挖掘创新潜力,反复磨炼,耐心操作,团结协作,提升专业技能。

(四)国内外典型工匠示范引领工匠精神

典型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德国汽车、日本电器、瑞士钟表都是发达国家“工匠精神”的体现。在我国,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也一直是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古有土木鼻祖鲁班、造纸术改进者蔡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钻头大王倪志福、纺织女工郝建秀,改革开放后有激光照排之父王选,《大国工匠》中有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两丝”钳工顾秋亮等。他们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典范,彰显了伟大的“工匠精神”,是当代高职学生的价值追求和时代标杆。

【参考文献】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Z].2016-03-05.

[3]徐耀强.论“工匠精神”[J].红旗文稿,2017(10):25-2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