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陈镭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电子技术行业需要的中低级电子技术人才为方向的,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也日益成为本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支持,充分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和优化,并以“学中做、做中教”为教学方法,才能建设符合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专业课程。
首先,要明确建设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市场需要,结合行业、企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组建一个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建成优质专业课程。
而建设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行业专家或技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流程。即: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
3. 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为指导,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为专业基础知识,以反映中职电子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课题,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由专业教师和电子技术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同时根据国内电子行业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职业技能。
3.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四级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PETRA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拓展应用)、项目教学(提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三种循序渐进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习单元进行课程开发。
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例,该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如下:
4. 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作为一体。一是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室中学习;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实践操作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法;三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课程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居民社区进行家电免费维修,不仅锻炼了技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企业培训体系的引入:参照现今各电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结合学校中职教育的理念,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供最新的电子技术资源。同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各电子技术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了解现今电子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将各公司技术培训体系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加以优化,融入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参照“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分四个等级:
一级评价:学生反馈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对课程组织的反应;对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反应;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应;能否在将来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级评价:学习效果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级评价:行为变化
采用正式测试或非正式测试(观察等),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进的程度。
这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目的。
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该阶段评价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的问题,包括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如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等。
这里的评价对象不再是学习者本人,而是外部环境和组织大的范围。
评价机制根据课程阶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定。endprint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电子技术行业需要的中低级电子技术人才为方向的,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也日益成为本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支持,充分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和优化,并以“学中做、做中教”为教学方法,才能建设符合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专业课程。
首先,要明确建设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市场需要,结合行业、企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组建一个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建成优质专业课程。
而建设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行业专家或技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流程。即: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
3. 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为指导,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为专业基础知识,以反映中职电子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课题,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由专业教师和电子技术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同时根据国内电子行业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职业技能。
3.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四级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PETRA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拓展应用)、项目教学(提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三种循序渐进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习单元进行课程开发。
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例,该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如下:
4. 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作为一体。一是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室中学习;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实践操作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法;三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课程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居民社区进行家电免费维修,不仅锻炼了技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企业培训体系的引入:参照现今各电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结合学校中职教育的理念,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供最新的电子技术资源。同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各电子技术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了解现今电子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将各公司技术培训体系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加以优化,融入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参照“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分四个等级:
一级评价:学生反馈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对课程组织的反应;对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反应;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应;能否在将来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级评价:学习效果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级评价:行为变化
采用正式测试或非正式测试(观察等),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进的程度。
这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目的。
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该阶段评价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的问题,包括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如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等。
这里的评价对象不再是学习者本人,而是外部环境和组织大的范围。
评价机制根据课程阶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定。endprint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电子技术行业需要的中低级电子技术人才为方向的,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电子技术,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环境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也日益成为本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注意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相互联系和支持,充分认识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对课程进行重组、整合和优化,并以“学中做、做中教”为教学方法,才能建设符合中职教育教学规律的优质专业课程。
首先,要明确建设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市场需要,结合行业、企业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组建一个专业课程建设团队,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修改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建成优质专业课程。
而建设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建设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行业专家或技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制订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步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流程。即:开发调研→岗位分析→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初步评审→调整优化→专业建设委员会终审。
3. 教学内容:以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要求为指导,使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经典性、先进性和科学性,以《电子线路》《电子测量仪器》《电子产品工艺与结构》《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等为专业基础知识,以反映中职电子技术应用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为课题,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由专业教师和电子技术行业专家共同完成课程教材、实训指导书、电子教案、考核标准、试题库、素材库的建设。同时根据国内电子行业具体情况,编制合适的补充教材和实训指导性教材,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职业技能。
3. 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和实际需要,采取四级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PETRA教学(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拓展应用)、项目教学(提供任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三种循序渐进的主要教学方法,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习单元进行课程开发。
以《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例,该课程教学方法划分如下:
4. 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实行工学结合,融教学作为一体。一是学生在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室中学习;二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仿真教学软件、实践操作录像、网络课程等现代化教学手法;三如《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的课程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走进居民社区进行家电免费维修,不仅锻炼了技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企业培训体系的引入:参照现今各电子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体系和培训资料,结合学校中职教育的理念,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提供最新的电子技术资源。同时,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各电子技术公司参加技术培训,了解现今电子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将各公司技术培训体系的教育方向和内容加以优化,融入到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来。
6. 教学管理:建立科学高效、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参照“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分四个等级:
一级评价:学生反馈
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确定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对课程组织的反应;对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反应;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应;能否在将来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级评价:学习效果
这一阶段是对学生通过学习后的知识、技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确定达到了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三级评价:行为变化
采用正式测试或非正式测试(观察等),确定学生通过学习发生的行为改进的程度。
这一阶段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在工作中是否运用了新的知识?”只有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学习目的。
四级评价:产生的效果
该阶段评价要回答“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的问题,包括经济和精神上的影响。如产品质量改善、生产效率提高等。
这里的评价对象不再是学习者本人,而是外部环境和组织大的范围。
评价机制根据课程阶段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设定。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