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时间:2024-05-10

于春杰

【摘 要】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大的、长期的工作。班主任要做好这一工作,在研究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情况下,班主任就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爱心和关怀为出发点,平等地对待学生,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友好感情,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多聆听学生的心声和想法,从而提高学生德育工作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 德育工作 创新

引言

学生处于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三观的建立相对比较懵懂,对于是非的辨认不是十分的清晰,特别是在德育教育背后对于知识学习的不彻底,因此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机制的研究分析是提高学生德育工作优化、全面发展的关键。下面本文就对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进行分析。

一、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学生的德育工作与我国实现的计划生育有很大的关系,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出现了许多独生子女的现象,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引起了很大的变化,这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变,也使各种形式的权威遭到了很大的冲击,学生的特点更加显著。在教育上,不同的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具有很强的个性,与此同时,还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沉溺于网络、不重视机体精神、心理问题严重等。这就导致了许多的学生比较迷茫、凶杀、抢劫、吸毒等行为不断增加,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对当代学生的培养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个严峻问题。在道德教育中,帮助青少年走出“误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我国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罢课、早恋、上课玩手机、沉溺网络、青少年犯罪等德育问题。老师和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也是非常的无奈,利用英国的体谅德育模式,对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优化,能够使当前的问题得到缓解。

二、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机制的研究的出发点要从学校(班主任)、家庭、学生三方面的结合来实现,其中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得以实现的重点环节。

1. 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尊重、理解为基础。班主任德育工作,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就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心理实际、思想实际,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才能够真正地做好班主任德育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爱心的力量,要相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真情付出,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一个关于班主任与学生德育教育的案例,曾经担任某某同学的班主任经常对他进行额外照顾,让他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在这位班主任的悉心关怀下,任某某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知名大学。因而,在实践中让每一个班主任相信,在进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期间,爱心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在以后的工作期间,要更加注重发挥爱心的力量,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意愿,帮助学生生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期间,要充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积极参与的乐趣,增强其参与班主任日常活动安排的兴趣,才能够更好地配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2. 严格要求,“爱”与“严”并施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的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施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出发,在民主的基础上对他们实行一些强制措施会更加有利于德育管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自己逐渐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和自我调控能力,他们也是认识的主体,因此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对他们施加一些强化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制能力。要做到严格管理,首先要求学生必须以学生相关行为规范作为行动的准则,加强对学生思想德育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成长甚至以后的人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加强学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还要做到学校、班级、家庭与社会齐心协力来完成,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定期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采用在网上联系或是登门拜访的形式,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根据学生在家长眼中和教师眼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其制定德育教育措施,“爱”与“严”并施,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为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及各方面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重量化管理,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由于青少年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因而,在进行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工作中,要始终注重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序进行。

量化管理,要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控为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高效率的德育教育管控。在进行量化管理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4. 班主任体谅德育模式的内容

在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中,“体谅德育模式”包括三个方面:①设身处地。它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从而体谅他人的动机;②付诸行动。主要是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是你,会怎样做?③证明规则。为学生提供机会,在他们取得成年人地位的过程中,在与成年人平等的基础上,对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常见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其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建立统一性意识,能够将自己作为共同体中做出贡献的人。通过体谅德育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比较全面的认识到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问题,如下图1所示。

图1 体谅德育教育模式对教师的帮助

5. 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批判,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起点,学生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一些经验,形成一定的判断力。批判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思想之一,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往往很难发现疑问或者质疑某些问题,那么,教师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主动质疑”能力。古人曰:有疑者看到无疑,其意尤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提出质疑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一个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能发现不寻常的问题,提出的质疑才会趋向多样化。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前提,那么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抓起。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才能对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敢于对新事物进行质疑和批判,也便达到了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批判精神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点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德育工作更是其学生管理的重点内容,因此各院校一定积极创新学生德育工作,从而对其工作有效性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潘玉堂. 创新德育方式.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9):264-265.

[2]孙建国.以创新家访模式促进德育教育发展[J]. 中国西部,2012(33):69-71.

[3]高玉凤. 运用“三合”方式创新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6):183-18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