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肖志宏
【摘 要】本文从分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概念出发,结合当前高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数学课堂互动的策略,文中指出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包括知识观和学生观,从而实现“互”;同时应善于寻找互动主体的“最近发展区”,从而实现“动”。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性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个词“课堂互动”,那么究竟什么是“课堂互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互动的效果?以下做简要的阐述。
一、课堂互动的概念剖析
在了解课堂互动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互动”?“互动”是一个非专有名词,在不同的学科中都有不同的定义和内涵。在自然科学中、在社会科学中、在心理学中都有一定的概括。我们探讨课堂互动,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互动”的第一层内涵是两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两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可能性恰恰就是“互”,“互”即相互,相互的前提是平等,平等才能相互。那么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如何才能平等呢?教师和学生之间本是平等的,包括思想的平等和人格的平等。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深刻理解思想的本质是建构,能理解人格的平等是生命的话,那么他就能主动做到“互”。
其次,“互动”的第二层内涵是两主体之间相互依赖的必然性。笔者认为这必然性即是“动”,动就是起变化,就是要发生作用和影响。“动”的表现是行为,只有有外在的行为表现才能看到“动”的效果。那么作为相互依赖的主体,如何判断动的效果呢?这就要求借助于人类的信号系统,包括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互动的内涵,才能很好地分析课堂互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互动中的问题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很多,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学生缺少互动的激情。从高中的数学教学中不难观察到,尽管许多老师已经有意识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由于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单一的听讲和回答问题的思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由于不习惯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导致学习效率低,正常的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完成等等。比如,在教授解析几
何例题时,A,B为椭圆C:+y2=1的左右顶点,点P是椭圆C
上异于A,B的动点,直线AP,BP分别交直线l:x=于E,F两点。证明:以线段EF为直径的圆恒过x轴上的定点,老师经常是系统地讲解三种证法,而忽略与学生的互动,增加了教学的单一和乏味。
其次是教师难以把握互动的度。在当前的数学课程互动教学中,有些教师注重了课堂的互动性,忽略了教学目标。有效的互动课堂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舍本逐末。而有些教师则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目标而忽视了互动性,这样又往往使课堂流于传统的讲授式,不适合三维目标的实现。有效互动的课堂以有效为根本目的,以互动为主要模式,我们应活用教学方法,优化搭配,防止课堂教学模式僵化。
最后,互动效果不理想。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只是针对个别的几个同学,没有很好地调动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激发其探究的欲望和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老师仅仅就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式的互动,学生要么是不假思索地进行回答,要么是不积极回答,无法真正实现知识上,情感上,技能上多方位的教育影响。
三、提高高中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
上文我们提到“互动”的概念,并对这一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结合“互动”概念的内涵以及当前数学课堂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善数学课堂互动效果的策略,仅仅是笔者的拙见,望能引发一线数学教师的些许思考。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说实现“互动”的前提是“互”,而实现“互”的前提是平等。师生之间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很好地对话。那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其中就包括正确的知识观和正确的学生观。所谓正确的知识观就是,教师要首先清楚知识的建构的过程。比如,在对导数和复数这两种非常抽象而且几乎日常很难接触到的知识体系时,教师一定要知其所以然,将这两种知识的来龙去脉讲解清楚,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必要性和重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要善于寻求“最近发展区”。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前提是善于找“最近发展区”,只有找准“最近发展区”,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相互影响。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所讲的最近发展区多指学生的知识上的“跳一跳够得到”的领域,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最近发展区”,而且这个区域不单单指知识领域,而且包括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等等。例如,在讲解函数和线性规划知识专题时,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进行引入,某公司生产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由2~3中原材料组成,每种原材料的上限为一定值,每种产品利润为一定值,求解应如何安排,公司取得最大效益。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到知识的用途,也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仅仅是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反思做出的拙见,希望能引发当前教育者有关课堂互动的思考,也欢迎教师批评指正。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