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

时间:2024-05-10

谢佰辰

【摘 要】魏书生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想增强班聚力,必须公平公正、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借助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制定系统、强有力的班规,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关键词】班级    活动    班干部    凝聚力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确实,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激励作用。而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非常艰巨的,关键要靠班级强大的凝聚力做后盾。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陌生感和紧张感,但同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帮手,他们要在这个班级中学会做人,形成自己的个性,学习丰富的知识,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要想使自己无愧于心,我必须尽力管理好他们,引导好他们,要尽力让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凝聚力强的集体。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看法。

一、公平公正、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与技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教育对象。” 班主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就会大大增强班级凝聚力。

比如,孩子生病了,要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带学生去医院。在家长到来之前,老师要给学生一点安慰,这时学生内心是充满感动的。家长将学生接走后,老师真诚地询问一下学生的病情;学生回校上课,老师关心地询问一下健康情况。这些细节虽然微不足道,却会令学生及家长感到无比的温暖。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与同学的关怀,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这样,既可以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精神,也可加深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各种活动是同学们之间互相了解的桥梁,它们能够密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他们所在班集体的幸福、团结。这样,他们会更加热爱这个集体,以更轻松的心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每一次班会,每一次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都能有效增进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

例如,参加学校的广播操比赛,同学们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体会到一种集体荣誉感。一个班级没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就不可能有凝聚力。

三、制定系统、强有力的班规,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班规的好处在于,学生能有一定的标准参照自己的行为是否超出了这个界限和范围,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加强自身的自觉性,在没有老师和引导者的时候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

班规还得有可行性。班规制定出来后,要能够落实而不能是一纸空文,班规的条文应该对行为有约束力,而不只是思想道德的口头提倡。这样通过班规的制定,班上的事情就比较容易走上正轨。

班级实行小组量化考核制,和班级科任老师积极配合,将作业优秀以及不合格的孩子名单写出,相应在小组中进行奖惩。我班有个男生历史作业一次没交,两次忘带,不仅个人扣分、小组扣分外,他还承受着组内人员的指责。面对组内成员的纷纷批判,那男生满脸通红,连说下次不能忘了。当时我无奈地摇着头说了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除了需要制定系统的班规外,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也是至关重要的。班干部往往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能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对于能否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因此,把推选班干部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投票选举自己信任的班干部,就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他们在投票时显得特别慎重。同时,因为班干部是大家选举产生的,所以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自然比较高,后期的工作也就比较容易开展。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我想,既然上天给了我做一名教师的机会,那就让我凭一颗充满阳光的心,用一腔热血,去保护风雨中的幼苗,去守护黑暗中的一星烛光,去呵护黑夜里的一个希望,要让学生能领悟到班级就是家,尽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气、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卢梭,著,李平沤,译. 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

[4]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教育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