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钉子精神”打造文明之城 下“绣花功夫”雕琢文明之美

时间:2024-04-24

从2015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到2017年成功摘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再到2020年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6年来,当涂人追求文明的脚步从未停歇,特别是2020年,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的大背景下,全县人民变危为机,以全国文明城市复审为抓手,不断创造奇迹,向外界诠释了当涂这座城市的文明温度、道德厚度和精神高度,文明城市建设经历了由“追随”到“超越” ,由“身居人后”到“走在前列”的蝶变。

全縣上下创建意识越来越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仅是提升城市品味,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建理念的生动实践。发扬“接力棒”精神,牢固树立文明创建“一盘棋”思想和“心中有责、眼中有活”理念,各级机关、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特别是在创建过程中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基层一线同志,用奉献和包容传递城市温暖,用自律和守礼丈量文明程度,擦亮了“全国文明城市”这张闪亮名片。

城乡管理制度体系越来越全。在多年的创建中,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组织领导机构,实行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县、乡镇(部门)、村(社区)“三级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和条块结合。建立县处级领导分工包保重难点小区指导创建工作制度和万名机关干部“访民情·解民忧”联系居民户制度,此外还以“路长制、河(湖)长制、小区包保制”为抓手,实行部门分片包干、一线管理。县城管局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有序开展,构建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 一是强化管理,再现“水绿”;二是铁腕治理,保障“岸青”;三是巩固机制,营造“景美”。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农贸市场提升,改善公园广场环境,提高公共厕所标杆,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在全市率先上线"闯红灯抓拍系统”“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系统”等交通违法行为抓拍系统。强力推进主干道停车场建设,停车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巩固市政基础设施,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全力推进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对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进行常态化维护。建设村级文化中心,其中五星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不断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创新文体活动,打造家门口“文化圈”,畅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使乡亲们的文化生活越过越美。

群众自我管理意识更加规范。开展“文明养犬” “文明交通” “文明旅游” “文明餐桌” “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实践活动1200余场次,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垃圾烟头不乱扔了、烟花爆竹禁放了、广场舞喇叭声音小了、遛狗牵绳了、闯红灯的更少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这座小城。一群群“小红帽” “红马甲”活跃在街头巷尾,传递着温馨,标注着文明,彰显着风采。志愿服务活动水平显著提高。连续两批入围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大脑”,统筹10个文明实践所、128个文明实践站“枢纽”,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达14.8万人,满城飞舞的“文明实践志愿红”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举办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评选大赛,“守望当涂”“百姓剧场”“红烛”等十余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天下益家”等志愿服务活动高质量开展。七房村党总支打造了一支专业蟹农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红色帮帮团”,通过抱团发展模式,加大对散户、弱户的技术及销售支持,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村民的幸福指数,让村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价值引领市民素质显著提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力争让崇德之光照亮方寸之间,让向善之风拂遍姑孰大地。积极评选宣传各级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拓展评选宣传路径,向基层拓展,向社会延伸。今年以来,共选出中国好人3人、安徽好人5人、马鞍山好人11人、全县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累计达270余人, “好人就在身边”逐步成型。坚持推动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它事不办”的新时代文明理念在乡间盛行,太白镇太白村第一书记王倩同志代表当涂县在中宣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案例研讨班上围绕移风易俗“加减法”作交流发言,受到中央文明办一局张志勇局长的高度肯定,同时也被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大力推广报道。市民素质逐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