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成淑华
当今时代.全社会都在呼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现代化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公民素质的最有效的手段和重要的保证。教学中的每一科都应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语文教学更应如此。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任。因此,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铺好前方的路,从而导致孩子缺乏锻炼,自理、自强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甚至因绝望而轻生。这表明现在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差,这种现状亟需改变,必须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呢?
第一。通过学习名人事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教师要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著名的“孙子膑脚而写兵法修立,蒲松龄落第却奋发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魔缠身却坚忍不拔”等事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著名人物是如何对待挫折的,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对于这些事例,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只有名人才会有如此超人的毅力。而自己是个普通人,不能做到经受数十、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跨。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很明确的告诉学生,他们并不是因为是名人才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有如此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成为名人的。教育学生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要养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习惯。要有鲁迅先生的胸怀:“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耐挫教育。著名学者张殿国认为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介绍人物如何面对挫折的。如何敬平同志的诗歌《把牢底坐穿》,诗中的主人公虽然身在敌人的监狱里,肉体受着痛苦的折磨.但他们仍壮志凌云,发出振奋人心的呐喊:“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明白,当年的革命者所面对的困难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的,但他们没有向反动派屈服,还是以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行为向反动派抗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对革命者精神的理解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要勇敢积极地对待困难。正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感言。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又如王愿坚的《草》这篇课文,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红军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以野菜为食还有可能误食中毒。但是,全体红军战士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最终战胜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艰难困况,还要让他们学习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以及他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第三。组织阅读名著,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感受耐挫力。教师可以有目的推荐关于正确对待困难的著作,使学生在读作品时思想品质受到感染、熏陶、浸润,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同时指导他们写读后感,让他们在读后感中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迁移他们的受挫情绪。当然.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读后感,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或与学生书面沟通.或与学生个别交流,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偏激,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读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了解主人公鲁滨逊身上那种不畏艰难和困苦的意志,以及他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斗志,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而是脚踏实地去战胜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标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相关的读后感,加深印象。随着学生读的作品的增多,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越来越富有。久而久之,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第四.创设挫折环境.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伟大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失败了,因此教师除了要在理论上正确引导.还要创设或模拟具体环境,锻炼学生的受挫折能力。如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演讲活动,有意识不给演讲水平较高的同学设奖,然后据这位同学的反应展开耐挫教育活动。告诉学生,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小树立辩证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其实日常教学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只要教师能细心观察,恰当合理地运用事例进行教育,使学生懂得,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任何时候既要想到“过五关斩六将”,也要有“败走麦城”的心理准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的是虽然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挫折感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但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引导,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为江苏省赣榆县金山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