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言文期末复习

时间:2024-05-10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西子”是指_____________(人名)。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先讲晴天“好”,后讲雨天“奇”,语意必有矛盾。

B.把“西湖”比作“西子”,表明西子的美丽,故西湖又称西子湖。

C.“淡妆浓抹”是描绘女子的打扮,与西湖的美丽景色无关。

D.此时抓住西湖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别样风姿。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作者与选段中“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不同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宋太宗赵匡义)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6.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

其弟遂不复敢言(  )

7.对于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B.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可惜圣贤也不易做到。

C.像吕蒙正这样没什么爱好而又不被什么东西累到的人,古代贤者也很难做到。

D.像吕蒙正这样没有什么好处而又不被物欲所拖累的人,古代贤者也很难做到。

8.下列对“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吕蒙正对朝官家藏古镜能照二百里的荒诞言论的嘲讽。

B.吕蒙正认为镜子能照二百里对于自己来说没必要,因而拒绝。

C.吕蒙正此话既是对朝官言论和做法的嘲笑,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D.吕蒙正的语言已表明了其为官的准则,所以“闻者叹服”。

9.这个故事写出了吕蒙正

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①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②。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①杜二甫:即诗人杜甫。②徂徕:山名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

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11.【甲】诗中一个字“ _____________”,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_____________”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_____________之情。

12.同是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对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3.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14.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

15.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

参考答案:

1.西施; 2.D; 3.《岳阳楼记》; 范仲淹; 4.太阳星星隐去了光辉,山岳潜藏了形迹。 5.作者与“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不同情怀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为(做,担任);其(他的) 7.A; 8.B; 9.廉洁不贪而又宽厚幽默(诙谐)。 10.D; 11.怜 重 依依不舍。 12.“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甲】“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乙】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 13.B; 14.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 15.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 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動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