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范红军 杜文星
[关键词]命题立意,历史变异,历史求异思维,时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3-0032-04
2017年高考结束以后,有关全国卷Ⅰ历史试题的文章爆满各公众平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试题评析聚焦唯物史观、历史思维、文明传承、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等学科素养;一些历史学专业工作者往往挑剔个别试题在史料、史实、逻辑、选项、答案等方面存在的粗疏;一线历史教师则会纠结于每一道试题答案的合理性解释;一些历史教研员一般从分值统计、试题特点等角度比较全面地进行评析。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从命题立意的角度进行分析,力图沟通史学与教学,总结高考命题的思想方法。
一、高考历史命题的核心立意:历史变异
历史变异是指历史的大变化与大不同,它是相对于历史延续而言的。
2017年全国卷Ⅰ历史试题鲜明地体现了关注“历史变异”的命题立意,典型试题如下:
1.西周分封制的变异:从防范异姓诸侯国到依靠同姓诸侯国。
西周多次分封,较大规模的分封出现在武王、成王和康王时期,以成王分封规模为最大。那么,从武王分封到成王分封,西周分封制有什么历史变异呢?武王分封的主要出发点是防止殷人复辟,尚未顾及与同姓宗亲分享政治权力。武王先是分封异姓纣子武庚于殷地,后以同姓兄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来监视武庚。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引起未获分封的管叔和蔡叔的不满,武庚煽动管叔、蔡叔一起叛乱,许多异姓诸侯国也趁机响应。周公东征平叛以后,异姓诸侯国的危险基本消除,统治政策的重心开始由防范异姓诸侯国转向与同姓宗亲分享政治权力。于是,周公辅佐成王大规模分封同姓诸侯国。Ⅰ卷第24题列举出了卫国、鲁国、燕国三个同姓诸侯国。
西周前中期,由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发挥了积极历史作用:巩固政治统治,发展地方经济,推动“周礼”“雅言”等周文化的传播和认同,促进夏、商、周三族融合以及华夏族的民族形成与认同。显然,24题选择分封同姓诸侯国的积极文化作用进行命题。
西周中后期,随着宗法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又会迎来一次历史变异,即由维护西周统治转向离心西周统治。
2.西汉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异:从郡国并行制到王国郡县化。
汉初,刘邦总结秦亡教训,在郡县制的基础上恢复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全国共有59郡,其中,10个诸侯王国占有44郡,平均每个诸侯王国占有4郡以上,朝廷直辖15郡;全国人口约1300余万人,其中,诸侯王国人口约850余万人,中央管辖人口约450余万人,足见诸侯王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强大。在政治上,诸侯国“百官同制京师”,诸侯王“掌治其国”,可以任免王国御史大夫以下的所有官吏,足见诸侯国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汉文帝时期,郡国并行制的实质得以延续。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郡国并行制开始产生转折性变化,即转向王国郡县化。汉景帝大幅削减诸侯国的封地,到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时,诸侯国平均所辖郡数由汉高祖时的4郡以上减少至1郡左右,而朝廷直辖郡数则大幅上升;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后,诸侯国的封地范围则比一般郡的面积还要小。在政治上,汉景帝下令“諸侯不得复治其国”,诸侯国的官制与郡同,剥夺诸侯王对中高级官吏的任免权,朝廷直接派遣内史治民,内史的权力与郡守大致相当。后来,汉武帝颁布“左官律”“附益法”,从法律上确定了诸侯王只有“衣食租税”的经济权利。至此,王国郡县化基本完成。
西汉前期,自高祖至景帝,北方匈奴的边患危险日益严重,朝廷苦于郡国并行制的内政掣肘而主要采取“和亲”政策。随着王国郡县化进程的加快,朝廷大规模反击匈奴、解决边患的内部条件也就更加成熟。高考第25题的命题立意即在于此。
3.中国经济改革的变异: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是经济改革,经济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异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标志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质性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济改革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内改革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确立。由于对科学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片面理解以及对苏联斯大林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简单借鉴,加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此时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表现出刚性僵硬的历史特征:单一的公有制、平均分配、行政命令式计划。经过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连续性政治经济挫折和灾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的改革起步。1979年,陈云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1987年,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党虽然提出了商品经济、市场,但它们都是服从于计划的,属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体制内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价格、税收、财政、金融、贸易等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领域开始出现动荡,1988年,价格脱缰式上涨、通货膨胀达到恶性程度。1989年,严重政治风波接踵而至。此时,否定市场化改革、重回计划经济的舆论强势而起,引发了一场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大辩论。高考第31题的命题立意抓住了这次计划与市场关系的大讨论、大变化。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精辟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至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基本确定。随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endprint
此外,2017年高考历史试题体现“历史变异”立意的试题还有:第27题的明朝前中期与后期的历史变化,第30题的中国共产党由土地革命政策向抗日民族政策的历史变化,第35题的八国集团向二十国集团的历史变化。据统计,在总计12个选择题中,以“历史变异”为命题立意的试题有6个,达到了一半。
二、“历史变异”命题立意的理论基础:变异史观与历史求异思维
高考历史命题立意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但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影响因素比较显著,因为高考历史命题一直承担着“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即沟通史学与中学历史教学。
1.变异史观
史观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总看法或整体认识,它是高考历史命题立意的重要学科基础。
在中国史学史上,自先秦至今,历史变异史观一以贯之,不断完善和强化。《周易·系辞下》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国古代变异史观的思想渊源。何谓“变”?《周易·系辞下》解释:“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重视历史运动。哪些“变”?《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包括了自然变化与社会历史的变化。为何“变”?《周易·系辞下》:“变通者,趣时者也”,因时而变。司马迁的《史记》明确提出“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此后,杜佑的《通典》、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郑樵的《通志》、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叙论四》、章学诚的《文史通义·释通》都对变异史观进行了阐发。
近代以降,梁启超、钱穆等史学大家对于历史变异史观高度重视。梁启超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钱穆的历史变异史观非常系统,他认为:“历史必然有其变异性。历史常在变动中进展。没有变,不成为历史。”“研究历史,首当注意变。”“这一时期的历史和前一时期不同,其前后之相异处即是变。”“历史时代之划分,即划分在其变上。”“研究历史之变,亦宜分辨其所变之大与小。”
2.历史求异思维
历史思维是史观的展开途径和方式,中学历史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历史思维。划分角度不同,历史思维的类型亦有别。例如,历史形象思维与历史逻辑思维;历史聚合思维与历史求异思维;历史常规思维与历史创造性思维。其中,历史形象思维、历史聚合思维与历史常规思维是基础,历史创造性思维是目的,连接两者的中介环节则是历史求异思维和历史逻辑思维。因此,历史求异思维是历史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
在历史思维研究过程中,赵恒烈提出了历史思维的三时态。他认为,对于同一历史,人们的历史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同。这些不同看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态。“第一时态是同时代人的看法,可称为共时态思维;第二时态是后来人的看法,可称之谓昔时态思维;第三时态是现代人的看法,可称之谓即时态思维。”三个时态的不同历史思维,鲜明体现了历史思维因时而变的特点,也是历史求异思维的具体表现。
三、“历史变异”命题立意的教学策略:落实历史时序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与历史教学的关系不是押题与反押题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高考命题引领教学、教学促进高考命题的良性互动关系。对此,刘芃曾经有过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应对高考命题犹如林中逮兔,一味追兔,不如密植树木,而后守株待兔。可见,扎实做好日常历史教学是应对高考的根本之道。
历史变异的高考命题立意要求历史教学认真落实历史时序核心素养。
1.了解不同的历史纪年方法
高考试题中的“1904年”,“公元前9至前8-世纪”“16世纪”都属于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现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年代一般都直接用公歷来表明。在公元纪年法中,还有世纪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是辛亥革命以后通用的纪年方法。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公式是: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例如,抗日战争结束于民国三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945年。
中国古代纪年方法主要有朝代纪年法和帝王纪年法。试题中的“明前中期”“明后期”属于朝代纪年法,“汉高帝十二年”“汉文帝十六年”属于皇帝谥号纪年法,“汉武帝元封五年”“唐武德元年”属于皇帝年号纪年法。此外,还有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
2.充分开发和灵活使用多种多样的历史时序教学工具
高考试题中的“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都是严格按照历史时序编制的历史变化表格,前两个历史表格属于单一历史事物的纵向变化表,最后一个属于中外历史事件跨时段比较表。
赵利剑老师在以李鸿章为主线讲授“洋务运动”的内容时,曾根据赵焰《晚清有个李鸿章》一书的资料整理了一个“李鸿章洋务活动大事表”。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四年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十一年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设轮船招商局
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六年购铁甲船;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南北洋电报
七年设开平矿务商局
八年设织布局于上海
十一年设武备学堂于天津
十三年开办漠河金矿
十四年北洋海军成军
二十年设医学堂于天津
接着,引导学生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对李鸿章的洋务活动进行历史分类,归纳并概括出了军工、民用、海防、教育四项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真正做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教学原则。
此外,历史时间轴、历史事件过程表等也是经常使用的历史时序表。
3.强化历史时序的阶段划分与特征概括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突出“点-线”结合的内容编写体例,这条“线”就是历史时序的通史线索,历史时序线索上的关键节点分割出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独特的历史特征。鉴于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专题的跳跃和断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回归通史”的理念,修订稿把“时空观念”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项。美国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列出历史思维的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时序思维”,包括鉴别历史时间结构、换算历史时间、制作历史年表、划分历史时期等。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列出了五项历史科能力,第一项是“时序感”,要求构建时间框架,使用历史时间术语和历史分期术语。因此,自觉加强历史时序阶段教学是落实“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基本教学策略。
[责任编辑:李婷轩]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