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关键词]演文物古迹,历史教学方式,学科素养,途径,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12-07
历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深度激活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实践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这需要我们发掘历史课程资源,拓宽教学的设计视野,建立教学评价的课堂标准,进而设计历史学科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认识到社会参与的重要性。文物古迹具有独特的历史教育功能,它不仅可以提供直观、形象的知识信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历史,而且还可以构建深远、泓邃的人文环境,让学生智慧地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利用文物古迹等资料去组织历史学科活动,丰富支架式教学的内涵,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判断、分析、创造等历史学科能力,而且可以落实学生发展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关键品质。本文将重点探讨从历史知识传递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些基本途径。
一、历史文物古迹所承载的学科素养
文物古迹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见证,既是一种有形的物质载体,又有无形的文化精神。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文物古迹,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的独特价值。文物古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文物是直观的、形象的物质文化遗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直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不能代替的”。①当今我国教育界探讨的核心素养,旨在勾勒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约学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是全局与局部、抽象与具象的联系。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看,我国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立德树人”。所以,历史教学中要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就是聚焦于学科的精神、意义、文化,反映历史学科之情、之趣、之美、之韵和之神。落实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要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活动”融为一体。怎样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呢?换句话来说,历史学科知识是培育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途径,历史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核心素养的。历史知识的简单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直接成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而学科活动则意味着对历史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化、转化、升华,历史学科活动中的“过程和方法”对涵养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过程和方法也不是素养本身,而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桥梁。高中课标的新修订就用‘学科活动来统整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目的是强化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①由此可见,通过组织学科活动,设置观察、推理、运用的历史学习情境,理性思维通过文物古迹资料由表象及本质,从而抽象出具体的历史观点或独特感悟。
二、文物古迹支架式历史教学的
活动途径
历史学科活动需要立足于“史”和“理”。“史”即事实证据,以品质、能力为中心,“理”即批判性思维,以活动、体验为基础。很显然,历史课程不能把生动的历史仅仅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死记硬背,这样的历史教学是没有魅力的,是形成不了学科素养的。利用文物古迹资料组织的历史学科活动,构建的支架式教学程序,蕴藏了哪些关键性能力呢?
第一,阅读能力。历史学科活动中的阅读能力,既是指学生拥有能观察、理解并运用历史信息的能力,又是指学生能建构出各式各样的知识意义,从观察、判断、运用中学习到知识,掌握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的生活技能,并从相关历史学科活动中获得精神愉悦。当今历史教材的很多内容是用文字表达的,无法向学生生动地反映出历史事件的细节。文物古迹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以形象、生动的物质形态诱发学生使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学科问题。如果学生仅仅通过教材的文字描述,是很难认识某个历史问题的内在精神。毕竟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已经远离现实生活,即便文字表述再形象,对于学生来说依旧是难以还原真实的面貌,因而不易理解和掌握。相比之下,“引导学生去感知历史,以实物为例,以实物为证,更以实物还原当时的情景,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传统历史教育和学习的不足”。②基于文物古迹架构历史学科活动,学生学科素养的阅读能力由简单到复杂,一般有直接提取、直接推论、诠释整合和比较评估等四个理解层次。
直接提取和直接推论被统称为“掌握理解”,是指学生能从文物古迹中获取信息要素、标识图案,能推论文字、符号、物质信息的前后关系及归纳出学科的重点。诠释整合和比较评估被统称为“应用理解”,是学生能比较对照文物古迹的信息,推测文物古迹中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甚至是原时代的生活风貌等,评估出文物古迹里历史实际发生的可能性,揣测出文物古迹的社会观念和精神态度。
第二,协同能力。以文物古迹资料为教学支架,历史学科活动中的协同能力有这样的层次:学生能使用语言符号、知识结构与技术手段进行沟通交流,并形成沟通互动的能力;学生在学科活动中能积极地构筑与学习同伴的关系,善于学会团队合作,解决与他人的行为、观念上的冲突,提升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学生在学科活动中具有行动与决策、设计与实施、个人计划与规划的能力,能合理地伸张自己的权益与需求,养成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基于文物古迹的历史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要充分应用观察、判断、推理等能力,还要借助团队合作、生存技能把观察到的现象提升为理性思维和核心素养。因此,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直接由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学科活动中借助于问题情境、解决实践而培育起来的。
历史教学与其直接利用试题来所谓训练思维,倒不如设计有助于产生思维与沟通互动的学科活动。传统的历史教育过分专注于知识与技能的机械性训练,而未能经历可靠的“真实性学习”。所以,关乎必要能力的核心素养的落实就受到削弱。客观地说,运用知识、思维创新等关键能力,是难以通过一般的试题训练来获得的。学生的核心学科能力是在需要尝试、需要沟通的问题境脉中通过“协同学习”才能发展起来的。比较、类推等诸多普遍性思维力,也只有经历了反思性思维的自然产生过程,才能提炼出来。培育历史学科素养最重要的是如何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和深入思考的必然性”?历史学科素养只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生才能作为一种经验,得以体悟。换而言之,唯有通过学生的真正的学习,历史思考力乃至寻求的真、善、美等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出来。
第三,环保意识。历史学科活动中的环保意识,既是指文物保护意识,也指生态保护意识。它是指人类历史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制约要素。历史教育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学科活动中的环保意识是让学生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保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能依据正确的环境保护价值判断,自觉地判断和认识历史现象和社会问题,规范、判断和评价人们对文物古迹的社会行为。由于文物古迹具有不可再生性,以文物古迹来建构历史学科活动,其突出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实践能力。
近年来,我国各地的珍贵古迹被毁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疾首。许多历史古迹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条件恶劣,已经残破不堪。利用历史古迹的学科活动,设置的问题背景具有寻求学习境脉的真实性,直接面对现实生活与社会热点。这样的真实性,使学生能够体悟到历史学习的意义与切实性。历史学科活动中的环保意识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还是一种学科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问答与讨论,而是一种学习实践行为。“教学倘若仅局限于教师讲解,或者仅列举有助于理解的抽象知识和具体技能,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学科素养的。”①在历史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身经验到假设生成的过程。历史学科活动中尝试保护行为,就是让学生愿意亲近自然与生活、爱护古迹遗址,关注文物古迹保护的现状,热心有关古迹保护的公益活动,树立“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意识。
第四,科学精神。基于文物古迹尝试历史学科活动,其核心素养的科学精神有三个层次内涵:其一是学生判断文物古迹资料,能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活动过程中尊重事实和证据,具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其二是学生观察文物古迹资料,对待问题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策略选择和问题决定。其三是学生审视文物古迹资料,能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活动过程中不畏困难,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敢于大胆尝试新见解,努力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
以文物古迹的学科活动而成的科学精神,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情感,从而积极地去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践行实现民族复兴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文物古迹作为人类特定时期留下来的产物,它本身蕴藏着很丰富的信息,如遍布全国各地的古建筑、石窟寺、古石刻、古遗址和古墓葬,作为见证,它们既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也是学生培育科学精神的载体。历史文物古迹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学科活动让学生有意识地接受科学精神。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需要创新历史学科活动的思维文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决定真理的权限在于教师和教材,其本质是由教师传递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已。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必然去思考正确答案——倾心于教师与教材设定的答案。为了消弭这种落后的历史学习观,必须建构师生直面资源共同探究真理的学科活动的关系性。在这种“关系性”中,教学是在教师的帮扶之下,学生同课程资源对话、同同伴对话、同自我对话,展开学习的建构活动。这样,“就变革了以教师与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权力关系,矫正了课堂的规范与文化,从而促进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反思性思维,形成深度学习的‘思维的文化”。②
借助文物古迹探索支架式历史教学的改革,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学科活动。这既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一种方向,也是学生深度学习的特殊体验。文物古迹与教学建构的系统优化与整合,可以给予学生完美地学科素养发展的体验。
历史学科活动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要在“内化”上下工夫,只有把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品质,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学生才可能成为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课程目标的落实才有终极的意义。以文物古迹来支架历史学科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获取图文符号,建立学习境脉。支架式历史教学需要一定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文物古迹的学科活动中,撷取文物古迹的文字、图画等信息符号,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是支架式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和背景。许多文物古迹上会附有文字、图画,如器物铭文、竹木简、封泥印玺、帛书、碑石、墓志、建筑等,还有文物的标识、拓片、临摹等。文物古迹上的图文符号是当时古人留下的痕迹,一般被认为是最可靠的第一手史料,其价值远胜于一般的文献资料。如何获取文物古迹的图文符号(关键的信息)呢?历史学科活动中设置的学习境脉的理论框架可以参阅表1。
文物古迹的学科活动可分为三类,一是“为了个人应用”,满足学习者个人的兴趣爱好,采用培养好奇心的信息性材料。二是“为了继续学习”,完成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整合任务,链接教材信息的拓展性材料。三是“为了今后的工作”,促使学生参与大范围的社会活动,取用培养沟通能力的探究性材料。例如,选取图1古迹的图文,建立学科活动的情境,比较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相关知识与课标的关联不大,具有浓厚地探寻姑苏文化的厅堂、园池、机房、吏舍的个体兴趣。选取图2古迹的图文,开阔了课标的商帮知识,对挖掘商帮的经营理念、地域民俗、绩效激励、社会体制具有深远性的教学前瞻性。选取图3古迹的图文,关于确切的兰亭地址,历史上说法不一,1600多年来争论不断。以此为学科活动的情境,通过团队合作,尝试学科探究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以后工作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基础。①
与传统的历史教材相比,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编制理念,设置学科活动的学习境脉。根据认知水平的不同,活动情境具有生活性,学生可以提出大量拓展性的问题。活动过程的学科提问有三个层次:事实层次、推论层次和批判层次。这三个层次提问的学力水平有:一是接触与提取,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能进入古迹资料的情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文图中找到相关信息,包括字面信息和隐含信息。二是整合与阐释,解释文物古迹所含的史事,从图文资料中正确地解释意义,联系各个部分的相关信息,对文物古迹的信息进行逻辑上的理解。三是思考和判断,将文物古迹上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联结,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选取文物古迹的图文符号,建立历史教学的活动支架,既体现了理念上的先进性,又考虑实践的可操作性,需要文物古迹材料的丰富多样。笔者通过现场收集、拍摄等手段,编著的《历史寻踪》涉及了墓葬、建筑、石刻、书法等方面古迹,这些遗址是漫长历史留下的足迹,既能填补文字记载的空白,纠正史籍的谬误,又可以帮助历史学科活动丰富学习情境。从而使历史教学佐证更加有效,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培育思维、激发学习的灵感、涵养个人的品质。
第二,开启参观体验,切入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它通过围绕真实的学习任务或实践活动,使学生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与经验,在合作学习中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的体验探究活动,将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①文物古迹的历史学科活动引入项目学习,通常是以主题式项目为抓手,提供一个驱动性实践主题,用于组织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依据经验及所学知识围绕主题展开历史探究,搜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协同合作,进行分析、整理、加工、综合等,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学生在此过程中建起历史知识新体系,落实一定的历史学科素养。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布各地。各地学校都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古迹遗址,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收集史料、得出结论。古迹的实地参观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有益于增强学生对古迹所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和建设家乡的愿望。学生参观体验古迹遗址,进行学科学习活动,需要设计有“体验—探究”特征的活动评价表(见表2、表3),用以规范、引领师生的学科活动。
历史古迹的参观活动,其优点在于能够真实展示古迹所要表达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不会对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造成湮没,而且能够再现它的宏伟气势,让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它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必须要依据严格的资料,对其形式、材料、工艺、技术等方面要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才能相对真实,才能达到学习的真实性。在参观体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与质疑机会。要让一群志趣相投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团队合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聚焦问题解决的途径,使学科活动更加真实有效。
第三,融合智能技术,实施混合式学习。混合式学习要求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应用‘适当的智能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从而获取‘适当的能力,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①混合式学习将传统学习方式和智能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混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师关注、更灵活的学习安排、更丰富的学习材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历史古迹的智能化虚拟展示,是指积极使用电子智能工具,采用三维动画等设计软件,对文物古迹的模型或细节进行生动的演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立体深入地感受到古迹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同时克服了一般学科活动过程中的枯燥乏味。
智能技术能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与过往时空的距离,历史古迹也为学科活动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历史教学的优势,可将文物古迹制成动画或三维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中央电视台录制的一些历史人文纪录片,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来演示历史场景的复原。如《科举》《重走丝绸之路》《资本之光——华尔街》《中国商人》等。用智能技术来虚拟建构的古迹,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逼真的历史场景中,近距离观察古迹细节,拉近学生与“现场”的距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当前很多学校正在推进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历史古迹的课堂上智能演示,需要求嵌入学生的情感态度评价,包括对文物古迹的兴趣、自我信念、对科学探究的支持、对社会资源的责任感。对古迹的学习兴趣,主要是指学生对一定古迹议题的兴趣、对智能性学习工具的兴趣、对古迹艺术的喜爱程度。自我信念,是指学生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学习探究活动的自信程度,及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对科学的自我概念。对科学探究的支持,是指学生对特定古迹议题的支持、普遍的科学价值、个人的科学价值。对古迹资源的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特定环境问题的意识、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以及对古迹保护的关心度。
历史古迹的智能化虚拟演示,让历史由静态变动态,使学生看得到、听得见、触得着,为学生形成批判精神提供了条件。智能化虚拟展示古迹需要混合式学习的帮助,这就要求教师不拘泥于历史教材本身,而是使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一些教育公司提供的软件或材料,加以混搭编辑。如,输入语音、文字、视频等,学生可以在混合式学习平台上面展现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为教学资源整合提供更宽泛的网络化平台。
三、历史古迹支架学科活动的原则
恰当地利用历史古迹来设计学科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历史学科活动中如果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探求历史奥妙。那么,以历史古迹去建构学科活动,需要注意以下教学原则。
第一,促进教学方式变革。建构系列的历史学科活动,促进历史知识向学科素养转化,关键是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历史古迹的教学方式,一是要研究学习的起点。有效的历史学科活动,首先的不是考虑教师用什么一鸣惊人的古迹,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发展,瞄准古迹所承载的学科能力与教学目标,最后才是教学活动的方式及方法。二是要重视学习设计。为学而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切实关注历史学科活动中的学习路径。不要只考虑教学方法的方便,要考虑学生见到古迹资料时,会怎么学,应该怎么学。怎样组织学科活动,才能使学生在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会自己学,而不用老师教。三是要关注真实参与。对于目前的一些历史学科活动,有人评论说:差等生热热闹闹,优良生莫名其妙。越是浮躁的学科活动,越能发现优秀的学生参与度不高。要激发学生真实地参与,教师就要让每个学生有参与学习、参与交流、参与批判的机会,要敢于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空间。
第二,追求终身学习价值。历史学科活动的主旨是学生的关键品质和终身必备的学习能力。因此,基于历史古迹而设计的学科活动,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及跨学科的能力,还要培育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这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拥有的重要素养。历史学科活动中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帮助学生获得管理自己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对自我学习调控的兴趣,并且要使学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这样才能确保他们在离开学校时带着终身学习的动机和能力。追求终身学习非常值得关注,没有追求终身学习的目标,核心素养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就要有效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转变只重考试成绩的评价观念,转而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
第三,完善激励性评价工具。历史学科活动的学业评价,不仅涉及学业分数,还呼应了综合素质考核。所以,历史学科活动中学生学业个体的评价,不仅是甄别、证明、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其不好的方面,还是让学生学业发生位移。通过一系列历史学科活动的实施,要让优秀的学生产生挑战感,后进的学生产生自信感,普通的学生产生被关注感,以此激发全体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与信心。历史学科活动的学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心理和道德成长等非智力因素,还要表现出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具体做法有: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内容。历史古迹的学科活动要正确理解“综合素质”,即包括学业成绩在内的各方面的素质,把综合素质评价在概念层级上提升一级。设计的评价内容必须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评价维度要点要易于操作。二要明晰评价指标。历史古迹的学科活动评价指标,必须要能够满足评价内容,是统一的、完整的;基于评价内容的复杂性及学生发展的多样性,评价指标要有能够评价学生的发展需求的、灵活的、个性化的维度。三要运用灵活多种的评价方法。历史古迹的学科活动评价构成成分多而复杂,使用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难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全面和有效,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作者简介】刘克明,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全国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责任编辑:王雅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