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师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时间:2024-05-10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课题组

为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历史教育改革探索方面,我们承担了教育部"关于高师历史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对同类师范院校以及国内外一些名牌大学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中等学校所需人才状况进行了大量考察,对我系历史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解剖,从而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现就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意见。

一、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紧迫性

以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为特征的21世纪即将到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它肩负着为中等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任务。随着社会、经济和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人才培养规格上面临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宏观目标下,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宽的适应面、较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首先,随着中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然要求高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高师学生做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还应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以及思想道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较高水准。

其次,随着科技和生产呈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使社会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而以往那种过于专门的学科教育模式,已很难适应这种需要。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打破以往专业课程狭窄、封闭的状况,使学生有机会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吸取营养,朝着"通才"的方向发展。

再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往一次性教育便可终身享用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高师培养的人才如果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仅不能体现出时代所需要的创新能力,而且还有跟不上时代步伐而被淘汰的危险。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今社会发展的这些需要,从现行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所体现的人才培养规格看,并不是完全相适应的。特别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师毕业生将不再实行统包统分,这虽可增加学生的自主择业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教育人才市场的平等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师范教育若不根据社会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很难使师范生在教育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配套改革,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对当前高师历史专业教改工作来说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现行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师历史专业现行课程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不少地方已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虽然各校近年根据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对其几经调整,在体现学科知识结构和教学规律方面已有不少进步,但与高师面向21世纪的人才培养规格相比仍有差距。一般说来,当前高师历史专业的学生在校修读的全部课程,可分为通修课、专业课、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等三大类。通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以及各专业之外素质类通选课,一般由学校统一设定。而主要由各院系制定的专业课以及教育理论与技能课方案,作为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对高师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成为课改的主要目标。下面我们就对这两类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专业课方面存在的问题。

1.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从目前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计划来看,专业课大致为70~75学分,约占总学分的50%。专业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课时数量同先前相比有所下降,便于实施主辅修制,加强通才教育。但就专业课的内部结构而言,必修课约为50~55学分,选修课约为20~25学分,不免比例失调。这种布局过于突出了专业必修课的中心地位,使选修课变成了无足轻重的点缀。专业选修课比重偏小的情况,既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面的加深与拓宽,也不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学科空间遨游,致使学生专业素质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2.专业必修课中两大通史课比重偏大。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是各高校历史专业必须开设的主修课之一。在综合大学,这两门课程所占的学分比例一般较小,把更多的学分投放在其他系列选修课上面,以便培养历史学科某一领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学校的师资,需要有比较系统扎实的中外历史文化知识,因此作为主干基础课的两大通史比综合大学有所加强是必要的。但是,在目前高师历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大通史占必修课学分的80%以上,比重不免偏大。这两大课程所用学时过多,不仅影响学生在更多的专业领域去开拓,而且不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为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覆盖面,其总体构架与重要知识点与中学教材多有重叠之处,虽然教学中力求全面深化学科知识,但由于学科知识结构的限制和教学重点的突出,致使教学效果欠佳,难于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3.选修课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在两类选修课中,限选课的设置,旨在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之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任选课则在于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空间,以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前者追求的是深度,后者要求的是广度。但目前高师历史专业两类选修课学分偏低,致使学生所修课程门数不多,不利于发挥这两类课程各自的功能。尤其是限选课因受学分限制,无法组成有机结合的课程系列,按照专业需要限定学生选修。一般是笼统地划定限选课的范围,让学生修满一定数量的学分即可,很像另一个系列的任选课。由于限选课与任选课在选课方式上区别不大,容易造成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甚至避难就易地选修某些课程,不能在各应修学科得到平衡发展,影响其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4.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缺乏。由于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教学工作,所以课程的设置也重在知识的传授,至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多有忽视。在高师本科教育中,不仅缺乏相关的研读课程,而且对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也往往指导不力,学生学习能力的薄弱和科研素养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汲取热情和创造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旦遇到不曾涉猎的新问题,常常无从寻觅解决的途径。工作中即使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也难于升华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把教学工作不断推向新的境界。至于从事本学科的学术研究,以推进学科理论建设的发展,更显得无能为力。这与未来社会所需创造型人才的要求也是不相适应的。

(二)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论课程薄弱。师范大学有别于综合大学的主要特色,应在于学生不仅要学会、会学,更重要的还在于会教。而教学是一门专门艺术,不经过专门训练是难以掌握的。只学好学科知识而缺乏学科教学能力,是不能做好教学工作的。长期以来,高师课程体系坚持以学科教育为中心,而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学)虽为必修课,授课时数却一般偏低,而且在教学中常常作为普通的知识课加以讲授而与实践脱节,不易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结果高师毕业生的师范技能与其他类型的高校毕业生相比,不能形成在教育人才市场上的明显优势。常常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需要有经验的教师经过两三年"传、帮、带"的指导过程,并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逐渐具备应有的教育教学技能。这与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加入从教行列,对工作的适应期并无多大的区别。所以近年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名牌中学,愿意去综合大学或别的理工大学挑选专业基础厚实的毕业生补充师资队伍。这种人才市场的微妙变化,无疑是高师人才培养缺少特色的反映。要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在突出师范特色,在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2.教育技能课缺环较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涉及到许多方面,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当前的中等教育中,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已被广泛使用。但目前高师教学中一般缺少这方面的专门课程和技能训练,结果学生在诸如电化教学手段的掌握、计算机课件的设计、网络信息的获取等方面都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这对高师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常常造成被动的局面。

3.实践课浅尝辄止。这里说的实践课主要是指教育见习与实习,它一般被看作学生阶段性的学习任务,不只时间较短,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此前一般没有循序渐进的基本训练,届时也因缺乏严格的要求和有力的指导而收效不大。经过教学实习之后,学生对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要求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则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与高师毕业生应有的素质并不相称。

以上种种弊端与不足,有的一直存在未曾得到根本改变,有的是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日渐暴露出的有待解决的新问题。

三、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切入点

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做的工作很多,与综合大学比较而言,体现高师主要特色的应在于着力培养学生"博中有专"并突出一个"博"字,会学、会教并突出一个"教"字,"学高身正"并突出一个"正"字。本着这样的教学要求,我们认为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一)优化课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

1.改善课程结构。首要的工作是把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加以调整,可由原来普遍的5∶2变为4∶3或1∶1,使选修课的学分至少提高到总学分的20%以上,以便在拓宽专业口径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在专业课学分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达到这一目的,最佳选择只能是适当压缩过于膨胀的两大通史课程的学时,用于增加多样性选修课的设置,以便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规格。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课时与质量成正比,担心压缩两大通史课时,会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其实,两大通史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削弱其主干基础课的地位,而是以更高的教学要求来保证质量。这就是在兼顾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涵盖面的前提下,精简繁冗、重叠、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选取最重要、最有价值、最关涉全局的若干历史问题进行有深度的专题讲授,形成点面结合又纵横贯通、脉络清晰又重点突出的知识体系,同时打破中国史和世界史各为畛域的状态,在教学内容上互相关照,以形成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融会贯通,使学生从过去较为熟知的课程中得到新的收获与提高,从而打下较为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

2.优化课程配置。必修课的学时经过压缩,所余学分用于选修课时,应该重点投入到限选课上。限选课门数增加,即可根据课程内容划分出诸如中国史、世界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多种系列,供学生选修。为了使学生在各个专业领域得到平衡发展,还可在各个系列课程中再行分组,保证每组课程都有被学生选中的机会。这一点与综合大学是有所不同的。综合大学为了使学生在某一专业方向深入发展,以培养史学专门人才,允许学生有侧重地选修某些系列的课程,如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系列只选其一。高等师范教育则需要学生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专业知识有比较全面和平衡的掌握,所以各种系列限选课均须修读。同时,限选课的设置要力求多样化,既要全面开设有关断代史、专门史、国别史和地区史等专业课程,也要开设一些跨学科或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还要开设有关能力训练和方法论指导的专门课程,做到体系完备而不致杂芜,内容丰富而不失深入。至于任选课的设置,更应扩大学科范围,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与学习机会,在共性制约中注入个性发展的活力,以适应学生不同兴趣和爱好的需要。

(二)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师范特色。

1.加强师范技能的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师历史专业的教学,必须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应当适当提高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增加有关教育技能课程配置,并通过加强实践课的力度,掌握现代教育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师范技能。即使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注意提高他们对知识的选择与整合能力,以及传递知识所需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只有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才能使高师毕业生上岗后尽快胜任其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加强研究能力的培养。国外一些大学比较多地开设研读指导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史学分析、史学学术史、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其经验值得借鉴。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可加大历史研究入门、中外历史问题研讨一类课程的比重,进行发展学生研究能力的专门训练。同时,在有关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改变过去以闭卷考试为主的成绩评定方式,更多地以课程论文和读书心得的写作来全面测试其知识和能力。至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要尽可能要求有其原创性,制止学生轻易拚凑和抄袭以事敷衍的不良行为,使之具备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

(三)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克服过去只重专业素质教育,忽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教育的缺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致国外有的大学把它作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历史教育应该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其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广阔视野,古今中外融于一炉的知识博览,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判断等诸多因素所产生的巨大魅力来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譬如教学中,通过讲述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文明和科技成就,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述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史,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讲述历代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民族所作的艰苦努力,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讲述世界历史曲折向前发展的进程,坚定学生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等等。这样的素材在历史专业的众多课程中是大量存在的,只要教学中充分加以利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优势,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高师学生能以学高身正、德才兼备的风姿走向社会。

高师历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体现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想三者协调发展的精神,并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对于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理解为教学计划的调整与更新,实际上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乃至师资队伍建设,都存在相互制约的连动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才能使课程体系改革不致流于形式而收到应有的成效。

(执笔人:杜 勇) 责任编辑:林 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