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齐文化学科的奠基之作

时间:2024-05-10

阎爱民

区域文化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诸多的研究中,齐文化研究已经历了近二十个春秋,这一时期大量相关论著的发表和出版,表明这一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将这种研究提升到系统、整体的学科化的角度来进行,尚有一定的距离。最近由宣兆琦、李金海研究员主编的《齐文化通论》(新华出版社〖XZ(〗2000〖XZ)〗年版)一书的出版,正是向这个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可以说它是建立齐文化学科的奠基之作。

《齐文化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全书分上、下两册,共81万字。它是来自淄博学院、清华大学、山东经济学院、淄博市社科联等单位的十多位作者六易其稿、历时五年方推出的一部力作。笔者以为《通论》在齐文化的研究上有以下进展:

第一,《通论》以建立齐文化学科为己任,将齐文化的研究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系统地将诸如齐文化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模式和特点,以及研究齐文化的理论、方法和目的、意义等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列入自己的研究之内,使这种研究步入系统、综合、全面的进程。尽管有的问题和研究尚待作进一步的讨论。

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通论》在坚持运用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前提下,从西方当代文化理论中吸取有益的养分,提出了在研究齐文化应采用诸如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和模糊分析等"多维视野的研究和思维方法"。

第二,《通论》系统勾划了齐文化的渊源、形成、发展与流变的全过程,使人们对齐文化本身的发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通论》认为齐文化的源头,一是来自黄河下游形成的由东部地区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和裂变的殷商文化三部分组成的东部文化圈,二是来自黄河中游形成的由姜炎系统和姬黄系统组成的西部文化圈。齐文化的形成正是这两大文化圈相互碰撞、交融、整合的结果,而契机则是文武的革命和周初的分封。《通论》将齐文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和三次高潮,即太公建齐至庄、僖小霸,为初步发展期;桓管称霸为齐文化的第一次高潮;桓管霸业衰落至田氏代姜,为持续发展期;战国中期为齐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齐闵王以后至秦末为曲折发展期;西汉初年为齐文化的第三次高潮,表现为稷下学的主体--黄老之学的重新兴盛。

第三,作者将"更好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视为研究齐文化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这也是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绪论"中的这种界定,说明了齐文化的研究不单纯是学术问题,还更具有现实意义,也预示着今后齐文化研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齐文化研究近年来的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当地省市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分不开的,所以这种学术和历史的研究,也必然会为推动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服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