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刘启文
[关键词]回忆录,新中国外交,以小见大,亲近历史
[中图分类号]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7-0020-05
当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史料使用范围不断拓宽,回忆录这类史料也慢慢出现在一线教师的视野中,并被尝试用于教学。回忆录中历史亲历者对历史的叙述,有很强的叙事性,如同讲故事般,让历史娓娓道来。而留心观察一下,很多教师在使用回忆录时,多停留在零星采用层面上,就某一课内容,以回忆录为主体材料的情形尚不多见。
前不久,笔者打算开一节公开课:人民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就这一内容来说,相关的回忆录类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同时这类史料比较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易被理解接受,能为学生营造历史情境,使学生回到历史场景中去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外交家的风范,领悟他们的外交智慧以及他们为维护新中国独立自主所作的贡献。
但事不凑巧,这节课最终没有能够进行。这里笔者将教学设计梳理一下,形成文字,算是对自己一个交代。若有可能,也希望与同好者,对此课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
(一)导入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
意图孙中山40年致力国民革命,以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以求中国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通过孙中山的政治遗嘱,让学生明白孙中山的遗憾,同时唤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感悟求索之不易。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独立实现了。然而在当时情势下,若要维护这来之不易的独立,更非易事。
(二)外交三方针
新中国成立,要维护独立自主地位,摆在政府面前的三个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好:国民政府原外交关系怎么办?帝国主义种种残余势力如何处理?冷战两大阵营,如何站队?开宗明义,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要维护独立,这是新政府不得不处理好的问题。
1.国民政府原外交关系怎么办?
材料1:他们以蛮横的态度拒不承认我们的外交官身份。
——《司徒雷登回忆录》
师:司徒雷登是美国驻华大使,他出任的是中国哪个政府的大使?材料中的他们指得是谁?他们拒不承认司徒雷登外交官身份说明了什么?
意图:这个问题涉及“另起炉灶”这一基本方针。教材上论述的“另起炉灶”是比较明晰的,但对于缺乏外交知识铺垫的学生来说,课本上的叙述却和学生认知水平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基于此,我们选择了上面这一句话。极简短的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另起炉灶”的内涵。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国民政府外交是屈辱的外交,“另起炉灶”是在政治上建立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2.外国种种残余势力如何处理?
材料2:由西方人创办和资助的许多文化事业都给取消了。燕京大学最近也给关闭了,燕大的外国教员全都被迫离开了。
——《司徒雷登回忆录》
师:燕京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学校?你能列举当时被取消的文化事业还有哪些吗?它们和政府层面的外交关系有什么样的差别?
意图:这个问题是根据“打扫干净屋子”方针来设计的。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通常容易把“打扫干净屋子”和“另起炉灶”弄混淆了。鉴于此,笔者选择上面这则材料。燕京大学是西方人创办的文化事业之一,司徒雷登曾是燕京大学的校长。其实,近代以来西方在中国创办了许多学校、医院、教堂,这些机构多具有社会性质,它和政府层面的外交关系是有差别的。但是,它们同样是外国势力在中国的残余,要彻底清除它们才行,这样才可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这样处理,会使学生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内涵有准确的把握。而这一方针的实施,将起到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
3.冷战两大阵营,如何站队?
材料3:1949年5、6月间,蒋帮飞机对上海市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毛主席曾电请斯大林指令苏空军对我予以支持。于是从旅顺很快调来上海两个飞行中队。此后,敌机不再出现在上海上空了。
材料4:我们长期处在乡村的游击战争的环境中。现在要来管理一个如此大的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与进行外交活动,我们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联共给我们的建议和帮助,是十分重要的。
——《师哲回忆录》
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当时面临哪些问题?中国还可能面临哪些问题?谁能够帮助中国摆脱困境?这体现了哪一外交方针?
意图:冷战背景下,中国如何站队?这个问题是针对“一边倒”方针来设计的。从道理上讲,学生能够明白一边倒的意义所在:当时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作为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要站稳脚跟,倒向社会阵营一边是合理的选择。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着太多就道理来说道理的习惯,历史味寡淡。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选择了《师哲回忆录》中相关材料。师哲是毛泽东的俄语翻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一个重要亲历者。他回忆录中相关史实比较具体,蒋帮飞机的肆无忌惮,苏联援助后的立竿见影,新中国政治、经济建设离不开苏联建议和帮助。这些都生动鲜活地说明中国一边倒的重要性。
过渡: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苏联能够帮助中国,如何落到实处?为此毛泽东访问苏联。
4.毛泽东访问苏联有何收获?
材料5毛主席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看一看。斯大林: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毛主席: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东西。这个东西“既好看,又好吃”。师哲翻译:好看就是形式好看,要做给世界上的人看,冠冕堂皇;好吃就是有内容有味道,实实在在。
——《师哲回忆录》
材料6: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7:苏联以年利百分之一的优惠条件给中国3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50个工业企业。
——《关于贷款协定》
师:毛泽东所说“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指的是什么?这个东西搞出来了吗?这个东西包括什么?有何意义?
意图:主要针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设计的问题。毛泽东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伟人,亦是传奇人物,这次访问苏联是他为数不多的出国访问。对于他出国访问的细节,学生是极为感兴趣的。这里选择《师哲回忆录》中毛泽东与斯大林的一段对话,让学生感受一下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并引出重点内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经济援助协定等。通过对材料6、7的解读,让学生明白,毛泽东访问苏联主要目的不是为斯大林贺寿,也不是看一看苏联,关键在于要落实“一边倒”方针,获得苏联实质性的帮助以巩固新生政权。
至此,学生对三大方针的认识清晰、准确了。特别是“一边倒”的必要性、落实及意义。不过这里需要避免学生走入一个误区,中国倒向苏联,失去了自主性。为此我们引入如下一则材料。
材料8:周恩来指出:“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也不能有依赖之心”,不能“一切依赖外援”。
——《周恩来传》
师:周恩来的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体现我国外交总原则是什么?
意图:周恩来言下之意,对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我们是要建立密切关系的,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一边倒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之间并不矛盾。并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一边倒,其实是为了实现独立自主这样一个总原则的。
(三)和平五原则
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迫切需要有一个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尤其要处理好和邻近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是共产党提出的如何和邻近国家相处之道。
5.中国如何和邻近国家搞好关系?
材料9:周恩来在内部作了一个报告,把印度等民族独立国家称为“和平中立派”,以同美国的“主战派”和英法等“维持现状派”相区别。对国际状况的这种分析,和苏联历来主张的把世界划分为“两大阵营”的说法已有差别,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材料10和平中立派的确想和平。这些国家曾经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附属国。这些国家以印度为首。由于他们过去和现在同样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还有民族同情。特别是亚洲国家,更容易与我们接近。
——《周恩来传》
师和平中立派主要包括哪些国家?这些国家和中国有着怎样共同的历史遭遇?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待客之道?这样的待客之道和苏联的主张有何区别?有何意义?
意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在对当时世界格局划分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国家曾是或现在仍是殖民地、附属国,它们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它们追求和平中立。正是针对这样的事实,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待客之道。这样,学生在学习五项原则时,就明白历史之间存有内在联系。另外,我们应当从周恩来对国际状况的分析与苏联历来的主张已有差别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中国外交上开始超越两大阵营的局限,超越革命运动的视角,深化对国家关系的认知。这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后来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过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中国展开广泛的外交,开始走向更广阔的国家舞台。中国如何走向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中国走国家舞台的重要表现。
(四)国际两会议
6.中国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材料11朝鲜停战的实现,使缓和远东和国际的紧张局势有了可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巨大提高,成为谁也无法忽视的力量。朝鲜虽达成停战协议,但交战双方司令官建议的政治会议未能召开,朝鲜问题并没有得到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当时印支人民的抗法战争不断取得进展,各方要求印支停战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朝鲜问题可以看到,亚洲一些迫切的国际问题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由各有关大国进行协调来加以审查和解决的阶段。
——《黄华回忆录》
师:亚洲局势如何?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
意图:为了让学生知道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背景,有必要介绍一下日内瓦会议背景。为此我们选择上面的材料,设计了相关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朝鲜战场虽然停战,但其问题并没有得到和平解决;印度支那的停战问题也提到了议事日程。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需要召开一个有关大国协调处理亚洲一些急迫国际问题的会议。无论是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还是朝鲜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中国参加,由此中国外交走向了国际舞台。
知道了背景后,学生对于中国为什么参加日内瓦会议应有清晰的认识。但对为什么说这是新中国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还是存有疑惑的。我们把周恩来的一段话引进来,让学生明白日内瓦会议对中国外交到底意味着什么。
材料12:尽管我们过去在国内谈判有经验,跟美国吵架也有经验,但是那是野台子戏:这次是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了,我们登上国际舞台了,又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又是第一次唱,所以要本着学习的精神去做。
——《周恩来传》
日内瓦会议,这样一台正规戏,中国代表团表现可圈可点,其中尤以周恩来的表现为突出。
材料13: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已赢得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第一流的外交艺术家成功地开辟了光荣解决问题的道路,把相互敌视的老、柬和越盟拉在一起欢宴。孟戴斯·弗朗斯的拜访,尼赫鲁的邀请给中国带来了与传统大国无差别的地位。
——《黄华回忆录》
师:阅读材料联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日内瓦会议的影响。
意图根据周恩来的表现,来分析日内瓦会议的影响,学生认识问题的时候,便有了可以依托的材料,不至于就道理来说道理,这也是在教学中,引入回忆录或人物传记类材料的优势所在。
过渡新中国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解决越、老、柬问题的公正态度和同印度、缅甸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表现的诚意,在东南亚国家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国受邀参加万隆会议,已是水到渠成的事。
材料14战后荷兰卷土重来。在印尼人民抗荷斗争极为困难的1949年初,20个亚非国家在印度开会,支持印尼人民的正义斗争,后来荷兰退出印尼。印尼人民深感亚非国家的团结和支持,可以帮助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人民赢得自由、独立与和平。首先倡议召开的亚非国家会议。1954年,印度、印尼等五国总理开会决定,于1955年4月在印尼的万隆召开会议。被邀请的29个独立国除日本外,都受过殖民统治的压迫和剥削,他们谋求和平、独立和友好合。
——《黄华回忆录》
师:材料中提到荷兰获胜的原因,印尼从自身经历中,倡议怎么做?
意图:通常情况下,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不怎么提万隆会议的来龙去脉。这对学习和理解万隆会议相关内容是极为不利的。鉴于此,我们选择了黄华回忆录中一段关于万隆会议背景的论述,虽有些长,但是很能说明问题,并且表述晓畅易懂。相信经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万隆会议的缘起及性质都会有清楚认识。
虽说与会国几乎全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在会议进程中,还是出现极不和谐的事。
材料1 5伊拉克代表发言亚非人民目前的任务不是去铲除殖民主义,而是反对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就是殖民主义。泰国代表指责:中国利用侨民向邻国进行渗透和颠覆。土耳其代表:吹捧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外,还把各地动乱根源归咎于社会主义国家。
——据《黄华回忆录》整理
师:上述三国代表发言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意图:显然,上述三国把中国作为攻击对象,特别是认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会对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威胁。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会议陷入了僵局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周恩来出场做铺垫。针对这样的言论,周恩来神态自若、端正自持。在很多国家把自己意见表达以后,周恩来总理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做了一个脱稿的发言。
材料1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师:周恩来发言中“同”指的是什么?“异”指的是什么?
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求同存异”的意义,并感受周恩来高超的外交技艺和智慧。
最终万隆会议达成《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
一、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二、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三、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四、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七、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八、和平方法来解决一切国际争端。九、促进相互的利益和合作。
师:宣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有何意义?
意图:让学生通过对《宣言》内容阅读,进而归纳出万隆精神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万隆会议的意义。
(五)总结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周恩来的判断虽然可能由于义愤而有失偏颇,但也很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外交一直处于屈辱地位。也正是因为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对近代以来的不平等外交有切肤之痛,所以当新中国建立后,他们制定外交三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两个国际会议,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独立自主。
(六)反思
一般说来,回忆录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提供了回忆者所亲历历史的具体资料。上面的教学设计中选取一些小中见大、又耐人寻味的回忆录片段,这些片段中蕴含着个人的机缘、个人的感受,对学生来说是极有兴趣的。他们一般都希望知道许多历史事件的直接参加者是怎样认识这些事件的,他们当时想些什么,他们又是以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的。所有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许多历史事实和事件的本身了解得更加具体清楚,理解得更为深刻,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这些事件当时发生的环境、当时人们的心情、当时人们的期望和愿望、快乐和忧愁等等有一定的了解。若在教学中能够达到这些目标,把回忆录引入历史课堂的功效就达到了。
当然,在使用回忆录类材料时,还有许多需要关注探究的问题,诸如回忆录带有主观片面性,这类材料的可信度有多大材料引入时,是原文使用,还是通过整编后再用等。
[责任编辑:李婷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