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俞冬青+++周新宪
【内容摘要】在“读图时代”,历史教师应该在把握教材实质的同时,活用图像资料,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达到“以图说史”“以图引思”“以图启智”的目的。文章結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读图时代带给历史教学的影响,探讨了基本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读图时代 影响分析 教学策略
现代媒体的高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海量的图像信息,大大地丰富了图像的具体形态。于是“读图时代”应运而生,中学历史的课程资源因此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左图右书”、“文不足以图补之,图不足以文叙之”,图文并茂,相辅相成,是我国史学著作的优良传统,“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历来为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如何运用图像资源有效服务历史教学,值得我们深思。
一、读图时代带给历史教学的影响
(一)丰富了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资源
大量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记录片以及动画,不仅以其动感鲜活的特点让历史“年轻”起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还可以提供历史事实,与教材整合,极大地拓展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如本人在上小专题《紫日——印象日本》一课时,从现今中日关系矛盾重重的几个主要表现入手,播放一段画面优美、配乐精良的日本征兵广告视频,抓住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很快将学生课堂积极性调动了起来。然后分四幕,分别以《日出》、《紫日》、《残日》、《落日》命名。通过图像资料再现了日本历史,了解日本民族文化思想核心达到正确认识并对待日本、日本人及日货的态度;通过重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警醒世人警惕新军国主义的复活,从而昭示了珍爱和平这一人类永远的主题。证明图像资料的实证作用比语言文字的表述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学生反映本节课给他们印象十分深刻,灵魂感触颇深,并期待老师多几节这样的时事历史课。
(二)成为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
图像资源包括影视、照片、绘图、图表等,任何一张高考试卷都会用到这些资源。它们以最具说服力的方式呈现历史事实,能引起读者广泛的思考和讨论。面对历史高考命题这种信息表达形式,我们的许多学生明显不太适应。既然高考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会继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那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的培养以适应高考时代的需要。
(三)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读图时代”带来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图像人”的产生。在我们中学的校园里,已经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图像人”,习惯于故事化图像化的叙事方式,沉迷于电影、电视、网络、卡通漫画的图像中。历史学科有着过去性和久远性的特点,反映的是由远及进、循序发展的客观事实,这种客观事实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不能依靠实验等手段复制或重演,与学生由近及远的认知程序相悖。这个距离可以通过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改善历史知识的呈现方式去弥合。历史教师通过图像资料这样的直观教具进行历史教学,学生极易把历史知识以图形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运用。
二、读图时代历史教学的应对之策
(一)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充分发挥图像在教学中的正面价值
在许多情况下,一图胜千言。在历史课堂上,合理地选用各种图像资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对象的直观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以图启发思维,培养历史学习能力。
1.加强教材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历史教材都有相当大的容图量,真正是“图文并茂”,在插图的形式上看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例如有文物,遗迹、遗址,名胜古迹的照片;有想象图;有复原图、示意图;有地图、平面图;有人物画像、书法字画、拓片等。例如让学生仔细观看“秦皇陵兵马俑”的彩色插图,不仅能让他们直观感受兵马俑严整宏伟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引导他们联系商鞅变法,进而探究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的内在逻辑。还可以从兵马俑拱卫秦皇陵墓,看到皇权至尊在秦朝陵墓仪制方面的体现,进而探索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帮助学生借助感性形象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透过历史形象的表征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实质。这样运用插图,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获得了对同一对象的多角度的思考和认识。
具有丰富艺术性的图像资源,不仅能够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而且能够渗透在智育和德育之中。例如汉朝的瓦当、魏晋的云冈石窟、唐朝的敦煌莫高窟等图片可以让学生欣赏古代中国的绘画、雕塑艺术成就;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颜家庙碑》、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等可以让学生享受汉字的书写艺术之美,进入高雅愉悦的艺术性状态。教材中的“林则徐像”、“邓世昌像”、“康有为像”、“谭嗣同像”、“孙中山像”以及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的画像,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主要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另外一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插图,如“南昌起义(油画)”“长征路线图”“解放军入关”“解放南京”等历史图片,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入图”思考,换位体验图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尝试对图中的人与事从情感上进行褒贬性评价,从而使学生获得各种道德情感体验。
2.恰当补充电影、电视、动画、录像等动态图像资源
电视电影既有情节故事,又有场面气氛,还有对话表情。如果我们将电影渗透到教学中,与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FLASH动画、MTV既有音乐,又有图画,加上歌词、台词,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直接形象的多方面综合美都包含其中,更重要的是,这些FLASH、MTV绝大多数都具有流行时尚的元素在里面,与学生的审美情趣非常接近,赢得学生的认同,借此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情绪,更容易打动学生。
3.巧妙运用简笔画
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既没有实物照片,又没有现成的图片,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在黑板上。如:春秋战国时期取水灌溉用的“桔槔”,利用杠杆原理来取水,很省力;还有三国时的“翻车”、唐朝的“筒车”,都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边画边讲解,加深学生对三种灌溉工具各自特色的理解。又如汉朝的“水排”,单从字面上看,有可能认为是灌溉的工具,其实它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附上简笔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非常好。
(二)避免过度图像化和浅表化,尽量克服图像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正面引导学生的阅读图像化的倾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图像与思维的结合,形成“图像思维”这样一种独特的思维样式,也可以使他们形成一种与文字不同的语言方式,有效地弥补文字语言的不足。但是对于学校教育,图像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一味地把教学变成图像展览,一味地满足学生的图像兴趣,会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科学地处理“博人眼球”的图像与“甘于寂寞”的文字关系
图像资料的优势不言而喻,但是以定格圈定的画面凝固了读者的想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定和剥夺了读者的想象能力,使视觉冲击的印象代替了对历史深刻的认知,导致认识的偏差。过度图像化的刺激会削减学生的文字阅读兴趣,觉得那种纯语言表述令人烦躁。文字的阅读与图像的阅读根本就是两码事,不可能互相取代。因为文字的阅读更具有“深刻性、抽象性、领悟性、模糊性、丰富性与包容性”,它提供的是因人而异的有多种可能的个性化阐释,带给读者是无边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图像阅读则是硬塞给读者一个定格的“文本”。如果让“读图”的眼睛舒适取代了“读书”的思考乐趣,无异于游戏取代了阅读,娱乐置换了沉思,快感淹没了想象。
如今历史题材的影视故事片很多,而且“戏说历史”成风,过多使用这些资料,就可能使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情节“先入为主”取代历史的真相进入学生头脑。解决“读图时代”的偏差现象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铺垫,把图像资料的优势和文字的理性作用结合,给学生以讨论和思辨的空间。
2.理性地看“视觉盛宴”,执着专业精神
图像资料的使用要符合专业的知识,符合历史事实。严格地服务于教材,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一切为视觉盛宴服务的宁可坚决舍弃。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深刻的专业精神叩问教材,理性地使用图像资源,对专业和学生负责。既发挥图像所具有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又要把握好分寸,避免过度图像化倾向,不要把图像只当作调节气氛、吸引学生眼球的工具,还要通过教师的解说、提示、对比等方法,运用启发诱导原则,努力发掘图像的信息含量,有效引领学生观察、想象和理解,在思维互动中拓展历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学习时,必须明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笔者借助图像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解决了。教学设计如下:
(1)展示古代希腊城邦分布图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布图。
(2)探究:古希腊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分别对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产生了什么影响?要探究这一问题,我层层深入地设计了四个问题:
①观察地图,比较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完成表格:
②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古希腊人民从事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中国人民从事农业生产。
③比较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对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古代希腊:粮食生产受到限制,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便于开展海外贸易、殖民和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動。有助于形成开放、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古代中国:粮食生产发达,封建自然经济发展需要大一统政治的维护,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和依赖保守的封闭的观念。
④自主概括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是民主政治的决定因素吗?经济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是客观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有效地运用图像资料层层深入地递进式进行,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让历史结论的形成水到渠成“论从史出”,使教学富有探索性,改变了过去难点教学中司空见惯的做法即硬性地“灌输”给学生历史结论,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为何。
现代媒体大规模使用背景下的“读图时代”,丰富了中学历史的课程资源,成为历史高考命题的信息载体,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在“读图时代”,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做到用最真实的图像来传授给学生知识,用最精确的图表来完善学生的人格,用最美丽的图片来装点学生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王潇彬. 图像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0(29).
[2] 车双艳、史风春. 不同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
[3] 丰华琴. 历史研究与教学中的图像阐释[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6(02).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天台育青中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