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高明珠
四岁之前,我一直和奶奶生活在老家里。
推开那歪歪扭扭的木栅栏,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乡村庭院。院内花团锦簇,麻雀叽喳,新燕啄泥,一派繁荣热闹。脚下踩着坑坑洼洼的泥土,仿佛能嗅到一种淳朴的馨香。慢慢向前走,看到砌得整整齐齐的石阶,几簇青青的小草,从石阶的缝隙里钻了出来,一只黑猫从房上跳下,闪过石阶,一转眼便不见了。抬起头,看到两边大而方的窗子,窗棂陈旧,却掩不住它的精致,一张薄纸糊在上面,几处已有破损。窗台上,放着几个瓷盘,里面晒着一些土货。几件农具挨个儿立在墙上,静静地晒着太阳。正中间,看到一张用花布拼凑而成的门帘,很规矩地挂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被人掀起。我的心一动,疾步向前,伸出手去——“明珠呦!”身后传来奶奶那软绵悠长的呼唤,我急忙回过头去,一片火辣辣的红映入眼帘,灯盏花,开得那样争先恐后,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把整个世界都映红了。
奶奶说,灯盏花,不害羞,一直开到九月九。
闸门打开了,记忆的潮水将我裹挟,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回到那魂牵梦萦的地方,回到奶奶身边,去寻找那无忧无虑的好时光了。
七月,正是盛夏,阳光明媚,万物得意。我和奶奶一人提着一个篮子,走进了院子正中间的小菜园。菜园里不仅种菜,还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葱秧子绿葱葱的,葫芦开着金黄色的小花,野百合卷着橙黄的花瓣,大福气攀满了茎秆,还有那一方火艳艳的灯盏花。我和奶奶到院子里来摘灯盏花瓣。灯盏花密密层层的条形叶片如用墨绿色的绒布剪成,一片挨着一片,叶面上布满了细细的白毛。每一个叶片都向上展开,和阳光挑逗。脆嫩的茎头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花蕾。花蕾圆圆的,鼓鼓的,嘴儿尖尖的。花丛的顶部全是盛开的灯盏花,仰着脸冲着我们笑。花瓣细细的,薄薄的,长长的,有很多层,紧紧地簇拥着花芯。奶奶捏住一簇花瓣,轻轻一揪,它们便完整地脱离了花芯,而后打着旋儿进了篮子。我瞧着它们小鼻子小眼的好可爱,不忍心摘,抬起头对奶奶说:“我们不要摘灯盏花瓣了吧,没了花瓣它们光秃秃的,多不好看啊!”奶奶笑眯眯地将我搂在怀里,说:“我们摘了花瓣,是要等到八月十五做月饼哩!”我一听月饼,不禁抿了抿嘴,虽不忍心,却也高高兴兴地和奶奶摘了起来。
灯盏花,不害羞,一直开到九月九。
奶奶把釆好的灯盏花瓣放到大瓷盘里,平平铺开,整整三盘,依次放到窗台上。白天阳光明媚时,让它们尽情晒太阳,夜晚起风,奶奶拿布盖在上面。院子里的灯盏花经过我和奶奶的“大扫荡”以后,许多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柱头,看上去可怜巴巴的,院子里的艳红少了一半,我为此难过了好一阵。但没过几天,我就发现灯盏花又长出了新的茎叶,结了花苞,马上又开了个满院子红,而且比之前更加鲜艳,更加热烈。它们好像有用不完的精血和无穷的生命力,我愈加喜欢这小小的花儿,那一片火红让我心里多么踏实,多么安稳。
灯盏花,不害羞,一直开到九月九。
转眼间,到了八月,天气渐渐变凉了。奶奶把晒干的灯盏花瓣放在石臼窝里,用一个黑黝黝的石杵捣啊捣啊,捣碎捣绵了,再用细细的纱布过筛,然后将筛过的灯盏花粉末装在玻璃瓶里。菜园里的菜都被收走了,奶奶把残余的根和茎秆清理干净,又把土翻了一遍,等着来年播种。花儿们也开始相继凋谢,这个院子都显得冷清了许多。但唯独灯盏花,仿佛听不到那支秋的离歌,依旧不断地生茎,长叶,结苞,染红一片片的土地。秋风吹得越冷,它开得愈加热火朝天,那火热的鲜红仿佛要盖住秋天的萧瑟,我的心也被那火红映得暖暖的。八月十五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忙着做月饼了。先把面粉、鸡蛋、清油均匀地和在一起,细细地揉成一个小面团,再把它擀成一张大大的饼。然后在上面抹上香油,撒上白糖以及墨绿的香豆,紫红的玫瑰,还有那灯盏花末。把一张张饼叠在一起,就能进蒸锅了。奶奶忙进忙出地蒸月饼,我就撒着欢地跟在奶奶后面,等着香香甜甜的月饼出锅。等月饼蒸好了,奶奶把它晾在案板上,用刀细心地切成规则的长方形,然后挑中间最好的一块给我,我便开始美滋滋地享用了。
灯盏花,不害羞,一直开到九月九。
九月,天真的凉了。奶奶坐在炕上给我做布鞋,我则拿着一塊月饼,边吃边在院子里玩。菜园里的花几乎都谢尽了,只有那一小方灯盏花依旧红着。它红得很从容,红得很安详,红得很静默,红得很持久,红在我的记忆里。
秋风又吹起来了。我游走于城市的车水马龙,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路边的花圃里,时常也能看到灯盏花那火红的身影,一团团,一簇簇,正如当年记忆中的一样,却也不同于当年。我想起了奶奶,想起了那个被灯盏花染得火红的小院,想起了香甜的月饼,一阵寂寞涌上心头。
灯盏花,不害羞,一直开到九月九。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