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为聋生健康上网“保驾护航”——浅谈如何引导聋生健康上网

时间:2024-05-10

◎ 吴袁鹰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正以其强劲之势向教育界渗透。网络给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生带来便利,极大地拓宽了聋生视野,激发聋生学习兴趣,方便“聋健”、“聋聋”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聋生语言发展与社会交往等。然而,长时间沉迷网络容易导致聋生视力下降、颈椎等身体部位受到伤害,学业上无所追求,心理上更加封闭,情感更加冷漠,近几年因网络问题导致聋人犯罪现象也屡见于媒体。如何应对网络环境的机遇与挑战,使聋生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聋生网络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1.网络因素

聋生多数住校,生活圈子狭小,网络丰富的资源信息尤其是网络游戏正好填充了聋生单调枯燥的生活,微信、QQ 等聊天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聋生现实社会交往不足的问题。另外,网上活动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空间的局限性,使得聋生在表现自我时没有思想负担,乐此不疲。一些聋生在用网络工具聊天时,个性肆意张扬,语言充满了不文明,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聋生自身因素

聋生特殊的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问题的根本原因。聋生由于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对自身行为的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力也不强,一旦沉迷难以自拔,容易出现许多问题。还有部分聋生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或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便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希望得到发泄和慰藉,逃避现实。

3.学校因素

据了解,一些聋校虽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常被当成“副科”敷衍了事,网络知识教育也不到位,聋生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出现爬墙外出上网等现象。其次,聋校的校园网建设与管理被忽视,发布的网页内容陈旧无趣、偏离聋生校园生活,学生在浏览网站过程中又常遭遇不健康内容,这对聋生的是非观、价值观及心理健康等都产生较大冲击。第三,一些班主任缺乏与学生沟通交流,当聋生有心事时得不到及时倾诉,转而从网络中得到发泄和慰藉。

4.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监管不力和家庭引导不足等。从互联网企业来看,一些网络游戏的准入门槛没有年龄限制,娱乐过程缺乏时间限制和监管,学生可绕过家长进行购买道具、打赏主播等非理性消费。另外,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 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然而这对部分网吧成了一纸空文。家庭方面,一些家长对网络缺乏正确认识或忙工作疏于对孩子照顾,对于孩子出现的网络问题,家长要么听之任之,要么批评指责,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二、对策

1.重视校园网建设,营造绿色网络环境

首先,学校应从网络硬件设施上给聋生提供便利,成立学校电脑室,规范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使聋生远离社会上鱼龙混杂的网吧,在学校这个相对健康、安全的环境中上网,这是确保聋生健康上网学习的必要条件。

其次,建立装有网络信息安全实时监控系统的校园网,并丰富校园网内容。可在校园网终端设备上安装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对聋生的思想毒害,确保聋生能够健康上网。在内容上,可将聋生身边的事或热门话题(如学校趣味运动会、助残日文艺表演、媒体采访、优秀学生评选等)发布在校园网上;开辟聋生作品展、聋生论坛、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班级博客等专栏;也可以把国内外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甚至NBA 篮球赛报道、益智类小游戏等搬上校园网,让校园网真正成为聋生的乐园。

2.教师合力,加强对聋生正面引导

教师作为聋生的第二父母,不管是班主任还是其他科任教师,都应主动担当起聋生“网络引路人”的角色,对网络成瘾的学生加强教育和正面引导,引导他们健康上网。

(1)提高聋生明辨是非能力。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采取“疏”和“导”的方式引导聋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组织聋生学习网络法律知识和相关规定,明确网络游戏和网络犯罪的危害,使他们能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诱惑,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虽然目前聋校教材没有网络德育方面的内容,班主任可结合身边或网络事例,在班里开展健康上网主题班会,使聋生从这些鲜活的例子中感受到震撼和警醒。

(2)教给聋生网络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选择一些安全实用、聋生感兴趣的网络操作方法和相关知识进行教学,如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不打开可疑的网页内容等,给他们介绍一些著名的聋人网站、论坛,避免上网的盲目性。同时,将网络德育与自身学科相结合,引导聋生遵守《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避免长时间上网或姿势不当对身体造成伤害等。

(3)以情动人。为了走进聋生的世界,教师要懂得“察言观色”,及时与其沟通,增加其对教师的感情和信任度。当学生犯错时,教师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在班上公开批评,可在课后单独找他们聊天,问问喜欢看什么书,喜欢哪位篮球明星,周末想做什么……在他们放下防备心后,再劝导他们不沉迷于网络中,尤其要明白爬墙外出上网的危险性。同时,动员班级力量,让同学多陪他们一起聊天、打篮球等,在活动中增进同学情谊。

(4)转移聋生注意力。聋生沉迷于网络,部分原因是在学校没事可做。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可在闲暇时间布置些任务给他们(如写作业、协助老师管理调皮的学生等)或者开展一些科普文体、联谊活动等,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把心思从网络上收回来。

3.协调家庭、社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

作为网络教育主阵地的学校,除完善自身工作外,还应调动聋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聋生引导教育工作。

家长要注意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避免孩子因家长的忽视而寄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当孩子在家上网时,家长应给与相应指导,引导孩子善于利用网络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就孩子出现的网络问题不要视若洪水猛兽,不随意打骂、指责孩子,而应及时疏通引导,多关心理解,必要时可寻求学校老师帮助,帮助孩子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关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应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管,鼓励网络公司借助科技力量构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如网络游戏软件的准入确认及事后服务等。执法部门应加大打击非法网吧的力度,取缔学校周围200 米范围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并与网吧经营者达成共识,若发现未成年人来上网应拒绝其进入。同时,建立相应的网络内容监控机制,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最大限度地维护网络的纯净。

总之,网络给聋生提供博大的知识海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参与聋生的上网管理,为聋生健康上网保驾护航,就能让这一只只小船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