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孙平平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114
要客观地认识一个人,切忌先入为主,一旦有了固有观念,就在无形中设置了障碍,进而对人的认识产生了偏差。认识孔子首先得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再将其放入他所处的时代、社会和交际圈,结合史料逐步使之完善丰满。当然,孔子是距今二千五百多年的人物,各种偏差使得我们无论怎样都还原不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现在的孔子也绝对不是当时的孔子。故而,我们对孔子的认识即使再全面深刻也都只是“管窥”。
鉴于此,本文也只是拾人牙慧,管窥而已。
笔者想从三个角度来认识孔子——“成长”“成熟”和“成业”。这三个角度其实也是绝大部分人的一生,无论少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一生,只是每个个体达到的程度千差万别,话说到底,谁的一生又是完整的呢?
成长(熟)
成长和成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有人一辈子都在成长,但可能一辈子都未成熟;也有的人成熟后却再也没有了成长;还有的人在成长中不断丰富完善自我,一直成熟着。笔者认为孔子属于后者。
孔子的幼年可以用“孤苦”来形容,一则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二则来路不正,不被认可,因为在当时人的眼中,孔子不是嫡出甚至也算不上庶出。据考孔子祖先为殷代贵族,孔子临死时也说自己是殷人,先祖因统治集团的倾轧,由宋逃到鲁,家族逐渐没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鲁国大夫,孔武有力,有战功,与妻生有九女;与妾生一儿,儿子名孟皮,患足疾,无法做继承人;最后与颜氏小女颜征在在七十岁的高龄下生下孔子,但和颜征在的结合不十分符合礼法,所以不被认可。
孩提时的孔子家中贫困和备受歧视,故而既无玩具更无玩伴,失去天真的童年固然令人唏嘘,但也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观察成人的世界。据说孔子常玩的游戏是用一些短棍烂碗模仿成年人祭祀行礼。很幸运的是,孤独没有使孔子封闭,反而让他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而思考恰恰促成心智的早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正是在“罔”与“怠”的纠结间,孔子不停地“思”和“学”,山川万物、古书典籍甚至于怪力乱神都是孔子学习思考的对象。
孔子在鲁国出生并成长,鲁国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文化遗产相对丰富,在乐方面,鲁国不仅存有周代的音乐,甚至还留有相传为大舜乐歌的《韶》,季札评论《韶》是最好的音乐,听过《韶》其他的音乐就不想听了;后来孔子听了《韶》,竟三月不知肉味,赞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此外鲁国还保留有丰富的典籍,所谓“周礼尽在鲁矣”;鲁国良好的文化空气无形中熏陶了年少孤苦的孔子,支持他在挫折中前进。
专心专注,三思而行是孔子一贯的处事风格,拥有这种风格的人在生活中想不成功都难。年轻时的孔子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可称之为吏,他喂养过牲畜,能把猪牛养得肥肥壮壮;担任过会计,能把数目记载得清清楚楚。他恭敬地对待乡人长辈,赢得广泛赞誉,也正缘于此,逆境也就悄然转变为顺境了。
孔子这样概括自己:“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孔子的自评,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1.少有志向
立志贵早,在孔子的年代或许十五岁已算不上早了,但这个“志”并不等同于我们现在青少年口中的理想,这其中蕴含了孔子在十五岁就对人生方向有了清楚把握的意思。
2.终身学习
学习是使人变得强大的最有效途径。圣人成其大,因其能博采众长,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孔子曾向老聃、师襄、苌弘等学习;孔子自己也说过“无友不如己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没有在任何场合以“师”自居,也只有不自居为师的人才能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3.独立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按孔子的话计算,这个过程孔子花了十年的时间——“不惑”其实也就是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虽然孔子自己说“述而不作”,但《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谁又敢说不是他的灼见呢?
4.善于调节
“知天命”到“耳顺”直至“从心所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不会自我调节的人很容易就会被现实(外部因素)所击败,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方能保持自我,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5.坚守
孔子将恢复周礼视为一生的使命,虽然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完成,但他的人生的轨迹无疑是受之驱动的;“不逾矩”和“从心所欲”结合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古稀之年的孔子以此来评价自己,多少还是包含了遗憾的。
孔子的品格当然不止这些,但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以上几点应该是必需的。
成业篇
后人冠与孔子很多名号,就好像很多人的名片上印着诸多头衔: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想孔子本人肯定不会接受,所以我更愿意从“教育”“从政”“流亡”几个方面去谈孔子的“成业”。
教育贯穿了孔子的一生。年轻时是为了谋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后来教学相长,既丰富了自身,又极大地满足了精神需求。
按照现代的观点,孔子并不是一個“标准”的教育者。弟子三千、七十二贤,都是他的追随者,都是缘于他广博的学识、过人的品格。孔子一般不自封为师,最多自居为长者(年纪更大)而已。虽然这样说,但孔子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育者”,他的课堂是流动的,学生是不定的,收费是不一的;教科书就是自然和社会。在他的“课堂”上,可以鼓瑟,可以唱歌;可以有激烈的争执,也可以有肆意的酣睡。在师生关系上,有激愤时的指天为誓(“天厌之,天厌之”),有伤心时的捶胸顿足(“天丧予,天丧予”);既有生气时的指责怒骂(“朽木不可雕也”),也有尴尬时的真诚认错(“二三子,前言戏之耳”)。也许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孔子去世后,弟子们不约而同地将其推上“神坛”,合众人之力编纂《论语》,既表达对先师的怀念,更为后来者留下一座豐富的文化宝库。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从政是孔子人生理想的表现形式,以致后代“士子”们的理想就是“出仕”。当然,孔子也提倡读书人应该为官,一则能领取俸禄以养家糊口,再则能学有所用,服务于家国天下。
孔子描画的政治理想蓝图是“周礼”,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恢复“周礼”,既是孔子从政的最高目标,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孔子的从政之路和“礼”纠葛始终,夸张点说,成于“礼”也败于“礼”。
年轻时的孔子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也得到周围的人认可;随着思想的深入乃至确立,孔子在鲁国政坛渐渐崭露头角,直至官职大司寇(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在外交上,与小觑鲁国的齐国以礼抗争,立于不败之地;在内政上,孔子“堕三都,削三桓”,不惜与季氏家族积下仇怨。平心而论,所有的一切皆源于孔子的治国理念,不掺杂任何私利成分,从这个层面完全可以说孔子确实是一个纯粹的人。孔子自己也没有意料到的是,在他认为“政治蓝图”将在鲁国开花结果时,画上的却是句号。
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以礼治国”而实现“天下归仁”,这一思想体系实质上是以道德为前提,并将道德的功用拔高,这势必陷入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尴尬境地。儒家思想体系从孔子到孟子直至荀子,从性善到性恶,其实也是一个和主体的人及社会实际接近的发展过程。以“礼”治国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如果要求人人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则是千难万难的。
所以说,孔子从政路的终结,可想而知了。
流浪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很浪漫很奢侈的事情,古人并非如此,相反是一件凄苦甚至悲凉的事情,古今流浪的共同点恐怕是诗与远方共存了。孔子在“堕三都”半途而废,“削三桓”无疾而终,与季氏家族分道扬镳后,在五十五岁的年纪踏上了长达十余年的流浪之路。
“周游列国”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美化了孔子的流浪,“被”流浪也许更合适,孔子动身之前既没有攻略,也没有赞助;竹简、琴瑟、牛车是他所有的行囊,一群弟子是他的“驴友”;历经艰险,随遇而安是对这场流浪的最好注释。卫、曹、宋、郑、陈都留下凌乱匆匆的足迹,期间卫国驻留的时日最长,但结局都是敬而不用。
当我们在当代凝视远古的这场旅程,试着大胆地猜想,四千多个日夜,在暂得安稳时,在狼狈奔命间,孔子对这场旅程是否有过动摇、怀疑甚至后悔?不得而知。
颜回英年早逝,儿子先他而去,子路被剁成肉酱……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予欲无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丘、孔子、孔圣……不再是一个名字,是一个无法逾越的标杆,是精神的脊梁,文人士子应有的灵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私立育新学校3428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