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彭丹妮
科学家创业这个选题让我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创投圈去看了看。
这里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科学家创业项目的投融资事件。在一些新闻中,我看到之前采访过的基础生物学家今年也创立了公司,且融资额都是千万级的。
跟从事风险投资的人士交谈,会发现,缺的不是钱而是好项目。科技赛道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烧钱-砸流量-变现”模式已不太走得通,而且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监管;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政府正在引导资金流向更底层的技术,希望本土创新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现在手握技术的通常是有名校背景、履历光鲜的理工科科学家们,他们掌握着这场游戏的主动权,选择着能进入自己项目或企业的投资者名单。在杭州、上海,我造访过两家这种创业公司,办公室宽敞、明亮、时尚,虽是初创公司却没有寒酸气息,这些公司一年就能融到上亿元资金。科学家CEO们的脸上写满自信,是乘着时代风口的那一小群弄潮儿。
在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中,创业的比例是否在增加目前尚无准确的统计,但内外部环境的确比以前更有利。高校里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创业,被称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在投资圈,这叫投资和孵化更早期项目,高风险高回报。一位律师说,近几年中国出台的推动成果转化的政策,数量当属全球第一。有着美国哈佛大学等顶尖大学留学经验的学者们,也在骨子里拥抱“应用型研究应该面向市场”的理念。
美国围绕“高校-风险投资人-科学家-初创公司”早已有一套成熟的科技商业化机制,斯坦福与硅谷的双向成就,是今天最被津津乐道的区域创新典范。在上世纪50年代左右,麻省理工学院(MIT)这样的理工科高校里學术研究的商业化已经开始。
简单的国产替代日益行不通后,中国学习“斯坦福-硅谷模式”的热情与日俱增,但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显然,中国还未完全做好准备。比如,科研人员通常不熟悉专利归属相关法律、不擅长对接资本等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经理人团队也尚不成熟。
在此过程中,需警惕是否会学得走样。比如,有些地方把高校科技园变成了房地产生意。高校科学家创业,对“教授”群体已带来冲击,而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有研究科技政策的学者认为,在外创业的教授游走在两种角色之间,可能会给他们所处的微观环境带来负面效应,比如赢者通吃、培养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减少等。
有些事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也不是多少人力物力能解决的!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今年刚刚保胆,突然觉得好慌。但我还年轻,不想这么早就失去胆囊啊,这也是我去保胆的原因。(@佚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