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周玉珍
摘要:有效教学的理念是西方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产物,有效性教学是这一理念的在教育阵地的体现。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了语文教学的生命,使语文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学习成了生命的体验,成了潜能的开发,成了艺术的享受,成了师生进行共同创造的神圣殿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语文教学
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知识性的东西,有别于其他科目,更多的是对孩子们进行文学素养和语言能力上的培养,也有助于情操陶冶,它的作用将伴随我们一生。作为学生时代的每个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个语言性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育中同样出现了不少问题。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的提升,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教育呢?
一、引导学习
1.创设学习情境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师激昂的语言,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美妙的乐曲;一段精彩的录像等,使学生一下进入情境,很快入境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堂课我们就已经上成功了一半。?
2.归纳讨论要点 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有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提炼出来,供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限于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就近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选择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适当的调空作用。
3.适时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要适时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与课外、课本知识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使学生拓宽眼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
二、设置巧妙的课堂导语,短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每节课导语的设计非常重要,一个巧妙的导语能够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娱乐的气氛中拉到课堂学习中来,所以,新课程导语设计的如何,直接关系着这堂课教学是否成功。因此,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必须明白设置导语的重要性,必须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课堂导语的精心设计,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引人入胜。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一个合适的导语,就像是一块磁铁,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呢?
1.激发兴趣,通过设疑来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语文教材的很多内容都是经过编者精心安排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导语的时候要考虑课程的实际内容,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考虑如何才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注意力,拓宽学生的思维跨度。
2.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小学语文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随时随地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内容的文化性,通过语文的人文性和情感性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导语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知识的传授,也要把握课文的感情线索。
三、把握年龄,发展智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笔者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既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学为主体,主动探知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学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也与其他学科一样,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鼓励他们探究。开始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时,学生会问:“小松鼠最后到底找到花生果没有?”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主动进一步阅读,带着思索的阅读变成解疑的途径。
学习完一篇课文后,又可以通过扩展训练使学生深化理解课文。如学习完《这儿真好》后,笔者让学生主动探讨“小熊和他的伙伴们会怎么建设小岛?”学生各抒己见,讲得十分精彩。
五、贯穿情境活动,诱发自我完善
情境不仅指存在的现实,同时也包括暗含的境界。情境活动运用到教学中去,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情境的刺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究学习内容,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得到全面和諧地发展,教师也能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提出“相机教学”的主张,就是指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运用情境,随时随地因事因人地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教育。可见,课堂中贯穿情境活动,是使学生主动探求,诱发其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参考文献:
[1]曹利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金瑞镇中心小学 33600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