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徐天
85后女孩温秋雯改造了一只传统的狮子灯,她撕掉了狮子曾经的“外壳”,只留了一个铁骨架,然后用彩纸一张张拼贴上去,做成了“少女南狮”。 这件作品在广州奇点艺术节上成为了焦点,后来还登上了《时尚COSMO》 《周末画报》 《精品生活》《coco薇》等时尚杂志,之后更是收到各种展览的邀约。图/视觉中国
“花灯、风筝这些中国的传统纸艺,大都徘徊在民间实用或者装饰基础上,但很少有人往现代方向发展。”温秋雯觉得,只有更多的年轻设计师参与进来,和老艺人们合作,创作出新风格的老手艺,才能带领老手工艺走出新的商业方向。 图/视觉中国
山东青岛王清阳曾经是一位写字楼里带着兄弟们披荆斩棘做动画片的中层领导,现在他是一位古琴制琴师,并开了自己的古琴工作室。图/视觉中国
史志晔是在红木家具的陪伴下长大的。他所在的村子,许多家都生产红木家具,只是负责不同的结构和工艺。这家做完了,用三轮车拉到下一家,几家子一齐合作,将家具打造出来。
但父母终日辛劳,所得却微薄,史志晔想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考大学那年,他选了一个与手工艺毫不相关、科技含量颇高的专业:自动化数控技术。
在大世界兜兜转转,他的想法慢慢变了。他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螺丝钉,无论工作多久,充其量能从小螺丝钉变成大螺丝钉。他有些想念红木雕刻的声音了,在那里,你的构思、你的工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回到老家,成为家族红木雕刻的第五代传人。
近十年来,像史志晔这样选择的人不算少。《经济学人》高级编辑莱恩·艾文特关注到了这个现象,他说,工业化只要求你按部就班完成指定的工作,对那些受教育程度高、有自我追求的人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电脑和手机延长了他们的工作时间,带来的满足感却越来越少,公司的一个战略变化、领导的某个决策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走向,让人产生“我无法把控自己的人生”的感觉。彰显个性和创造力的手工艺行业是他们的出路之一。莱恩·艾文特分析,许多新加入的参与者不是蓝领,而是有一定经济能力、接受过优质教育的中产阶层。
几百年前,工业化取代了手工艺,时代才得以飞速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手工经济却以反叛的姿态复兴,当然,行业已截然不同了。
在苏州,张雪是小有名气的绣郎。他的本科专业是当时最热门的国际经济贸易,毕业前既拿到了英国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在南京找到了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可谓进可攻退可守。但张雪作了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他回到老家,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成为一名绣郎。
转变来自大四寒假。张雪的母亲接到一个订单,清华美院的设计师作为第三方进行把关。图纸来回了几十次终于定稿,但对于绣品底座的雕刻纹饰,对方却始终不满意。张雪揽下了任务,翻了许多古书,从青铜器纹饰的凤鸟纹中得到灵感,将其抽象成现代的图案。试着将样稿发给对方,没想到一稿即成。这是张雪第一次意识到,设计在行业的发展中会越来越重要,而自己有着上一辈所没有的知识结构优势。
对上一辈手工艺人来说,设计、创新不是最要紧的东西。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设计研究中心的占晓芳指出,手工艺在特定的环境形成,运用地方特色的材料和资源,依赖于地方传统,解决地方生活的需求。这种地域的概念通常代表一种鲜明的个性或者极具象征性的地方文化,个性和特征各异。因此,“地方性”和“多样性”是手工艺的重要特征。
霓虹燈艺术家陈凯伦在香港的一个工作室制作霓虹灯。香港曾经以霓虹灯招牌闻名于世,但老师傅苦于后继无人。现在,精通技术、与全球联系紧密的一代年轻艺术家正在让他们的艺术之火继续燃烧。 图/视觉中国
通常来说,手工艺人接到的订单都是奔着地方特色来的,内容多数是指定的,其工艺的繁复程度以及其所展现的地方特色最体现手工艺人的价值。但近些年来,互联网普及,手工艺的地方性受到影响,再加上消费者的代际更迭,行业内开始注重个人风格明显的作品。
受古诗词、山水画的影响,张雪与母亲闺阁绣的风格不同,他喜欢极简、留白的作品。
最初,母亲是不理解的。刺绣作品,大众愿意为之买单,就是看中手上功夫,作品如此简约,如何体现刺绣人的水平?专家和市场给出了答案,张雪的风格太独特,反而填补了行业的空白,他不仅拿下了第八届江苏省艺博银针杯刺绣作品大赛金奖,还与网易、腾讯等大厂开启跨界合作。
张雪所在的镇是有名的苏绣小镇,镇上的年轻人原本都纷纷向外走。但听说了张雪的经历,刺绣大师们陆续将自己的孩子召回了镇上,希望自己的手艺传承加上年轻一代的审美设计能闯出一番新天地来。
201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匠人电商生态观察》,其中提到,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展现出了对传统手工艺的认同,并将其作为职业选择,80后、90后手工艺从业者占比达到六成。传统手工艺发源地集聚了诸多新锐设计师和文创品牌,年轻匠人群体伴随互联网成长,普遍具有国际视野,在设计思维上更加新锐、大胆,敢于创新和求变。
60岁的钟锦德已进入红木雕刻行业40多年,早些年,他雕刻的作品能引领工厂的潮流,但当80后成为消费主体之后,他逐渐觉得知识不够,很是吃力。
审美几年就是一个断层,消费者的文化层次变高,消费眼光自然有变化。过去的作品,实用性要占七成,审美只占三成。但当80后成为消费主力时,钟锦德发现,这个作品能不能用,对方并不怎么在乎,在乎的是赏心悦目甚至与众不同的美感。
莱恩·艾文特分析说,工业化的后果之一是千篇一律,大家开着一样的车,用着一样的家具,吃着一样的食品,生活极其雷同。当香槟、法式大餐已不稀缺时,单价昂贵的手工制品反而能体现人的消费实力和审美趣味。这种个性化定制,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十分紧密,他欣赏你的创作理念,包容你的工作用时,为了某件东西的诞生,双方可以反复探讨调整。张雪就遇到过一些慕名而来的客人,对方直言,家中装修已留了一面墙给他,工期并不着急,他什么时候绣好,作品什么时候上墙。
刘文辉研发的实木榫卯拼搭故宫凝香亭模型积木。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刘文辉创立了“晚峰书屋”品牌,专门从事中国古建筑模型积木的制作和传统文化艺术品的设计与研发。
不过,国内多数手工艺人的所得虽然相较过去有变化,但依然不算高。在国外,爱马仕、LV等时尚品牌都有合作的手工作坊,对这些手工艺人来说,一年接一两单已能维持足够体面的生活。但在国内,人们对手工艺作品的认知、买单意愿尚未达到这样的水平。另一方面,行业发展也还远远不够。在发达国家,手工藝作品可以被运作成奢侈品,资本、拍卖行、时尚杂志合力助推,但在国内,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观念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部分研究者认为,新媒体扩大了手工经济的触达人群,拉动了消费。但史志晔指出,在直播带货大火的时候,他们也曾注册抖音等账号,请小有名气的红人带货,确实能吸引一批粉丝,但粉丝群体和真正的消费群体存在落差。
况且,手工艺人讲究慢工出细活。即使有资本看中某个手工艺人,但如果进行机械化生产,手工经济带给中产阶层的意义也会因此丧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手工经济注定是小众的,这份对工业化的反叛也注定只能触达一小部分人。
湖北黄石的吴永乾出生于一个木匠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和雕刻打交道几十年的老匠人。吴永乾从美国的游戏公司辞职回家,对父亲的木雕手艺加以继承、创新。 图/视觉中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项目红木雕刻苏州代表性传承人钟锦德创作的红木雕刻作品。 图/视觉中国
西安手艺人柴桂宁沉迷于修复各种茶壶和瓷器,经他修复过的物件各各精美。在他的工作室内,锔瓷和修复的工具精巧繁多,仅榔头的数量就有上千件。他把修复的思想和理念置于工艺工序和技法之前,把保持原物的素洁与安静作为第一要义。图/视觉中国
366650033823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