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安徽技术创新驱动指数调查

时间:2024-04-24

■课题组

2008年以来,安徽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积极探索区域创新发展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相继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等建设,成效显著,“安徽现象”逐步显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根本途径。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重要战略支撑的科技创新战略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中科大管理学院技术创新驱动指数研究组针对安徽省的基本情况做了相关研究,报告包括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和技术创新活力指数,从城市和地区两个视角考察了安徽省内的技术创新条件、环境、绩效和活力,以引导各级政府、企业乃至社会各界转变观念,激发创新热情和行为,改善技术创新条件,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绩效,增强创新活力,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增长道路。

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根本途径。

城市“第一方阵”优势明显

从城市坐标系来看,安徽省内各地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表现出个别突出、多数落后的差异化局面。在17个地市(包含行政区划调整前的巢湖)中,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四地处于“第一方阵”,指数达到60以上的较高水平。其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则比较集中地分布在35以下的较低水平。蚌埠、淮北、黄山等8个地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处于20~35之间,达到了创新指数的平均水平。安庆、六安、亳州、阜阳、宿州五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处于20以下为较低水平。

课题组将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分解为三个子要素,分别是技术创新条件指数、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

条件指数即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从技术创新人员、创新资金和创新载体投入等方面多层次考察技术创新的基础投入情况。安徽各地的技术创新条件指数呈现逐级递减状态,具有带状下降分布特征。第一名合肥的创新条件指数为85.91,其后二、三、四名分别是铜陵75.99、芜湖60.19、马鞍山46.85。技术创新条件指数集中在20~40之间,地区分布密集,地区之间差距不大,包括蚌埠、淮北、淮南等7个地区,其中属于皖北地区的有3个,属于皖江城市带地区有3个。阜阳、宿州、亳州、巢湖等六个地市的创新条件指数分布在5~20之间,处于最低水平。从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地区的技术创新条件指数分布在较低水平,技术创新条件整体有待加强。

绩效指数反映的是技术创新最终表现为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创新活动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的能力。从科技成果产出和技术创新价值实现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反映技术创新绩效。“第一方阵”四市仍然优势显著,合肥最高达到96.17。创新绩效是指数差异最大的要素,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一致性。巢湖、蚌埠、滁州、黄山4个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指数处于30~40之间,位居低水平的前列。宣城、亳州、淮北3个地区分布在20~30之间。六安、池州、宿州3个地区处于10~20之间,分布较集中。安庆、阜阳、淮南3个地区的技术创新绩效指数处于10以下,属于最低水平。

环境指数反映的是区域技术创新环境对技术创新的支撑力。各地市的技术创新环境指数也是个别突出、多数落后,即只有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四个地区有明显游离于其他地区之外的突出表现,处于70以上的较高水平,其他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则比较集中分布在45以下的较低水平,呈现有规律的逐级递减状态。环境指数的强弱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绝大部分地区的技术创新环境指数分布在较低水平,创新环境构建有待优化。

由此可见,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地区(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的特色是技术创新条件指数、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具有明显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一般的地市一部分是由于优势子要素个数较少,如蚌埠、淮北、黄山、宣城等;另一部分是由于同时存在优势和劣势子要素,如淮南、巢湖、池州、安庆等。创新综合能力较弱的地区各创新子要素的表现普遍欠佳,如六安、亳州、宿州、阜阳均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子要素排在最后,其共同特点是条件指数、绩效指数和环境指数均较弱,创新基础不足,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合芜蚌试验区成创新高地

从地区的视角来看,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皖江城市带地区、皖北地区。

其中,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合肥、芜湖、蚌埠)在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因而其创新指数表现突出,达到64.41,已然成为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极,明显高于皖江城市带地区的45.80,及皖北地区的20.75。

在创新条件子要素上,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具有明显优势,具体表现在庞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配套的专项资金支持和完善的创新载体等方面,其中合肥的创新条件指数高达85.91,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地市;芜湖的创新条件指数为60.19,也有不俗表现;蚌埠的创新条件指数为36.75,在全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皖北地区的创新条件指数处于全省较低水平,除蚌埠、淮北、淮南外,其余三市的创新条件指数位于全省最低水平;皖江城市带地区中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的创新条件指数位于全省较高水平,其余均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从整体上看,皖北地区各地市的创新条件指数普遍较低,其创新条件构建有待加强。

创新绩效子要素表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资源以及产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创新绩效不仅反映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投入产出效率,还反映了区域创新最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即区域创新的效果。从结果来看,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作为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龙头地区在技术创新绩效指数的表现上依然突出。合肥的绩效指数具有明显优势,高达96.17,皖江城市带地区也只有芜湖、马鞍山、铜陵表现较为强劲,其绩效指数均高于50,其他地市的创新绩效指数都在40以下,甚至更低水平,例如安庆仅有9.96。皖北地区的创新绩效指数普遍较低,除蚌埠相对较高外,其余均在25以下,并且淮南仅有3.66,表明大部分地市在创新的投入和使用方面存在不足,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存在瓶颈,应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从创新环境指数来看,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在各个指标上均表现优异,整合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各方优势,创业成本较其他地市要低,有着浓厚的创新氛围。皖江城市带大多数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其创新环境指数也都普遍很高,并且明显优于皖北地区。皖江城市带地区的平均水平为48.41。其中合肥、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的创新环境指数均达到70以上的高水平。另外皖北地区六大城市创新环境指数分处全省的中、低水平,平均水平仅有20.78,这与皖江城市带地区的水平相差较大。

可以看到,合芜蚌试验区为安徽省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其作为安徽省的创新型人才高地、创新型企业高地、创新型产业高地的地位已经初步显现。下一步要继续加快推进合芜蚌试验区建设,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带动、创新体制机制示范带动、建立创新服务平台共享带动,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局面。

从指标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皖江城市带地区的大部分地市、皖北地区除蚌埠、淮北、淮南以外的其他地市在科技资源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环境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激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下一步要迎难而上,力争自主创新有更大作为。

创新活力指数偏低

除了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外,课题组也计算了另一科技创新驱动指数要素——技术创新活力指数,其反映的是持续技术创新的能力,从创新产出持续增长角度,考察技术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和价值增值的互动过程。

从安徽省各市的技术创新活力指数来看,池州的活力指数为71.86,表现出技术创新活力最旺盛。安庆和宿州的活力指数分别为56.44、56.43,位居第二、第三,技术创新活力较强,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创新态势,淮南的活力指数为47.36,位居第四。活力指数集中在20~40之间,地区分布密集,地区之间差距不大。其中活力指数分布在30~40之间的地区,包括六安、滁州、蚌埠、亳州、宣城5个地区;活力指数分布在20~30之间的地区,包括淮北、铜陵、阜阳、巢湖4个地区。活力指数低于20的地区,包括芜湖、合肥、马鞍山和黄山,活力指数最低。

从创新活力指数的各指标来看,铜陵、芜湖、马鞍山、黄山的技术创新活力指数较低,主要体现在R&D经费支出增长率、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R&D经费占GDP比重的增长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甚至出现负增长。池州、安庆的技术创新活力指数较高,主要体现在R&D经费支出增长率、高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增长率、专利申请量增长率、R&D经费占GDP比重的增长率上。

从整体来看,绝大部分地区的技术创新活力指数分布在较低水平,创新转化率普遍较低。从课题组的计算结果可看出,创新活力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如合肥、芜湖、马鞍山地区经济较其他地区发达,但其活力指数均位居倒数后4位,活力指数中各指标反映的是不同评价方面的增长率,这些地区指标基数值较大,增长率只表现出小幅提高,表明区域创新系统已经步入成熟稳定阶段,创新资源和创新需求都在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运行,进一步扩张创新需求的能力稍显不足。

皖北地区各地市创新活力指数在全省均处于中高水平,也反映了这些城市创新活力高涨。但技术创新活力指数也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反向关系,如经济落后地区宿州、亳州、阜阳分别位列第3、第8、第12,技术创新活力指数反映的是该地区在某一年实现创新增长的潜力,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变化。

总体而言,技术创新驱动指数各结构子要素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个地区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各结构子要素均处于良性发展的态势,整个地区的创新水平才能体现出蓬勃向上的势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