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陈志龙
当前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到内涵发展,大力提倡一校一品,学校的特色蔚然成风,如何进行创建学校特色再度引起争议,北师大刘复兴教授“特色学校是与制度化、标准化、一般学校相对而言的,有不同于一般学校的制度化、标准化学校的个性特点”,从众多名家对特色学校的解析,可以看出“个性化、文化性、独特性、稳定性、优质性”是特色校的共同特性,他不同于学校特色、特长校、重点校,如何走出认识误区,采取科学有效的创建策略已成为当前创建特色校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些学校为了搞特色,急功近利,把特色创建当做一项面子工程,过分追求形式,忽略了特色创建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意义就是育人功能,比如片面打造环境建设,在校园立起孔子雕像,楼道贴满《弟子规》《三字经》,把名人画像挂满每一堵墙壁,收集古诗词刻在操场地板上,很短的时间就打造成书香文化校园特色,这种追求速成,缺乏积淀的“折腾”多数是为了赶时髦、互相攀比跟风,追求政绩,作风浮夸是创建特色校的大忌,没有生命力,而且费事费力,比如某校创建足球特色校,成立一个领导组,成立一支足球队,开设一节足球课,在校园内轰轰烈烈搞几场足球赛,再收集一些图片、档案、资料和总结,上报就是不同层次的足球特色校。
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活动,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是校长一人的拍脑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校特色的培育要与学校的办学规划、愿景、目标相一致,要得到广大师生师生的认同,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的认同,特色的培育必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一般是从特色活动或项目为抓手,是学校优质管理在某一方面的突破和升华,要经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通过多年努力形成学校的特色。一个学校的特色教育,是否深入师生的身心,就看特色教育的成果示范在师生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并且不同于其他学校的行为和现象,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日复一日的厚积。
特色学校创建应根植于学校自身发展阶段的实际需要,需要明确学校的历史背景、传统、地理位置、师资条件,资源状况,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等,有些学校在创建过程中没有理清上述关系,定位不准,盲目追求时尚的教育理念,分不清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的、片面的特色移植,看到别人某一项特色好,不做实际分析拿来就用,比如某校办学条件比较落后,为了一味追求办学特色,开展信息化教育;又如有些学校连一个足球场地都没有,也没有足球教师就开展足球特色建设;也有一些学校模仿力很强,不顾学校的文化基础,参观学习培训后,看到一些表象,继而复制黏贴,盲目借鉴,造成理念与文化两张皮,形似神离,特色校建设没有走多远。
有些学校为了尽快打造特色校,没有对学校进行系统分析,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对学校的发展规划也不够明确,不能正视自身的特色价值,领导整天忙于事务,没有开展必要的研究和多参加学习培训,特别是学校缺乏专家的引领和文化的顶层设计,眼界不高,思路不清,特色核心理念理解不清,以为重金打造校园特色环境就是特色学校,这种本末倒置无疑也是一种认识偏差,特色学校的特色并不是校园外在形式的特色,它需要特色软实力的打造与提升,它需要隐性与显性、技术与人文的高度融合与内化。
1.理念文化是特色校建设的灵魂 每一所学校都必须有自己的灵魂,即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理想。重庆滨江小学的精细教育,精细中华路小学的公民道德教育,南开小学的道德教育,珊瑚小学的亲亲教育;我们看出这是基于校本,不断提炼的顶层设计,真正解决学校从哪里来?在干什么?到哪里去的问题,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和方向,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的特色。因此,建设特色校都必须重视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按照滨江小学包耕校长的三步策略:一是确立方向,可以从校名提炼,比如群石小学提倡促优教育,从校名提炼出“群策群力,点石成金”;可以从学校的特色项目提炼,比如中华路的公民养成教育、成都草堂小学的古诗教育、丰泽区第八中心的书法教育等;还可以从整体设计提炼,聘请专家顶层设计,比如丰泽区第三实小的诗笛文化中的三严三实三精三细;滨江小学的精纺细织;二是注意处理学校发展的多与少的哲学思考,学校什么多,缺什么?比如四中心没有体育场地是劣势,但是体育成绩又不错的原因是什么?三是注重三性即语言的简洁生动性、独特性、激励性。滨江小学的前身是纺织工厂的子弟学校,纺织讲究精细,学校立足历史和传统提出“精访细织”的办学理念,精细是魂,纺织是根,提出“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的培养目标,学校的一切活动和工作以办学理念和目标为出发点,比如整齐划一的广播操、丰富的班级文化、学校课程、学校管理等。从饶英校长对朝阳中学“求实、奉献、阳光”精神的打造历程,她通过邀请退休教师、知名校友、在校师生共同梳理学校的历史亮点—学校管理好;通过校友回访、在校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职工责任心强;聘请请专家住校调研等策略,三方交集梳理出朝阳精神的办学理念,提出打造教师队伍的创建特色校之策略。我感受到顶层设计的艰辛和重要性,校长作为学校的引路人,必须有哲学的思维,具备理性的分析能力,对于每一所学校特色建设都是公平的,优势、劣势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选取的角度,落实的层次和力度不同。其中关注历史显得十分重要,他是理论的源泉。
2.课程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重要载体 课程决定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重庆的学校在课程创新方面所做的成绩让我们十分叹服,丰富的课程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关键,南开小学的钱校长制定学校内涵发展的三年行动规划,以课程建设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从理念系统、实践模式系统、管理评价系统三方面昭显南开小学公能课程体系建设,突出学校的爱国特色;朝阳小学的家国情怀的德育课程,把常规做细,传统做活,专题做新,渗透做实,做到德育创新,课堂教学变革,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滨江小学的精品课程厨艺,要求每个学生六年必须学会十二道菜才能毕业,基于办学理念的班级特色课程,精彩文化课程的生肖、百家姓、中国节日、纺织文化、桥梁文化,长期坚持的主题活动课程“一剧(课本剧)二典礼(入学、毕业典礼)三盛会(新年午餐会、六一爱心会、教师节感恩会)四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学校差别在文化,课程的领导关键在校长,课程必须与理念和学校文化紧密联系,防止两张皮,课程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建设,校长要有思想,有策略,有追随者。
3.师资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根本保证 特色校建设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打造师资队伍,营造教师积极向上,快乐幸福的心态。南开小学教师的主体效能“三分三聚焦”的管理方法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珍惜缘分,聚焦善意;积淀情分,聚焦和谐;享受福分,聚焦创新;而饶英校长的成长经历堪称传奇,她对教师的专业引领的做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提出成立学术委员会对教师上课进行诊断,让教师更加关注课堂教学;实行课堂反思制,促进教师的写作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研究课堂能力;实行有效作业,命题试卷,防止教师专业退化;让老师全面赛课,促进一师一品,使学校长板越长,短板越短。由浅入深,逐步提高,造就名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幸福的老师,成就老师个人也成就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4.创新是特色校建设不竭的动力 特色校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结果,是全体师生创新的过程,也是学校管理水平提升的路径,比如制度创新,课程创新、活动创新,学校因此充满活力。
特色学校建设从何入手,怎样操作?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特色学校创建要分层次,循序渐进的开展,由特色活动扩展到特色项目,逐步形成学校特色,进而提升为特色学校;二是明确特色学校评价的标准,用标准来指导创建策略,即从五个维度:创建历史、学生参与面、教育功能、特色影响力和特色水平。
1.文化传承,挖掘特色因子 一所学校要打造特色,就必须深入分析校情,充分了解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比如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背景,全面把握学校发展的脉搏,理清学校的优势与劣势,这里有个知己知彼的过程,知己就是分析学校的一切资源,知彼就是研究同类学校的做法,通过对比,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可以少走弯路,比如某校办校近百年,几经易名,但学校提炼出一个灵魂“爱”,通过借鉴北京二实小的“以爱与爱”,提出“爱有艺术”的办学主张,学校致力于艺术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学校开展传承闽南文化的教育,南音、拍胸舞、木偶戏,这些工作亮点就是学校的特色因子,又如某校地处海边、家长多数是渔民,依靠出海打渔为生,学校立足校本,开展海洋科技、海洋生物、浔埔特色服饰、建筑的研究,这些特色因子是特色学校创建的重要载体与抓手。这里要注意的是新建校与历史悠久的学校是有所区别的。旧校更要敬畏历史,做好传承,新校起点要高,更要求创新。校长是一校之魂,发挥着核心作用,其愿望和意识直接影响具体的实践,因此,校长的理念确立和科学研究精神非常重要,要引领团队紧扣学校的特色因子,继承传统优势,突破薄弱环节,抓好机会,努力准确挖掘学校的特色因子。
2.优势突破,找准特色项目 在特色学校创建进程中,学校要找到相对成熟的发展优势点,在辨析、对比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特色项目,千万不要贪多求全。优势要巩固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也就是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塑造问题,一是在学校内部环境的布置和装饰要适合教育理念和教育性要求,学校的基础设施在安全的基础上考虑人文关怀,要把办学特色思想融入其中。二是软件方面更为重要,校长、学生、老师、课程就是学校的软件,有特色的校长管理风格,有特色的教师团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某校在全面分析学校的发展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课改,通过召开班子会、教师、学生及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对特色项目进行遴选,最终将陶瓷确立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创建的思路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系统建构,落实特色规划 特色学校的特色不能拘泥于学校的某一方面,应该有局部到全面,由部分到整体逐步拓展,解决特色的表面化、格式化和不稳定性。特色学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眼于学校的整体特色的建构,例如篮球特色首先要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将篮球作为中心工作,健全完整的篮球工作制度,在学校发展规划上,在教学上,在研讨上,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把特色转化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在总体思路下进行必要系统改革,进行优势拓展,这里离不开学校的校本教研和特色课程建设,课程是打造特色校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某校确立泥塑为特色项目后,多次召开协调会,制定和论证学校泥塑实施方案,制定泥塑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路线图,创设文化氛围,校园设置泥塑长廊,班级布置专栏,校园增设泥塑作品欣赏区、改造陈列馆、开展泥塑校本课程,将和美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管理文化融合,整合资源,丰富课程,激发师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强化泥塑校本特色课题研究,制定评价制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办好每一年的泥塑艺术节及展览会、拍卖会等,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4.持续推进,形成特色学校 学校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特色项目会不断做强做大,并带动学校和师生的发展,只有在此基础上精细提炼、反思、总结,凝练学校的文化与精神,才能成为特色学校,俗话说“不进则退”,特色学校要持续发展必须做到特色创新,形成新的特色生长点。现在有些学校由于行政调动,一换校长就是另外一套,优秀没有传承,特色的保持还要克服多特色的影响,因此要做好特色的创新。比如成都市草堂小学以诗歌为学校特色,在学校特色的持续推进中,学校着力打造诗意文化为特色加固,创新了诗意文化三级管理为特色校建设助力,促进师生成长,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化。
总之,特色学校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色并不是在限定的短时间内,随心所以或者靠蛮干打造出来的;特色校也不可能在薄弱校一下子发展起来。特色,需要不断积累,不断丰富,不断深化,追求特色,但不要急功近利;打造特色,不要故弄玄虚,作为校长应该思考学校的正确定位,带领一帮团队,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取得领导认可,社会支持,创新思路、发挥引领,赢在落实与践行,不怕失败,做好“特’字文章,真正创建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学生享有更加优质的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