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罗维海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有着明确的指导意见,教师的角色应该更多的转向为引导者、激发者,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的作用。目前,有很大一部分小学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是主角,学生很少发表对知识的见解,互动的活动也比较少,这样就无法考虑学生的感受与需求,也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课程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活动适合教师,但是不适合学生,甚至打消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调 教学方法陈旧,造成了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自然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这对于正在处于认识世界的小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应该有着很强的欲望,但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不会考虑到这点,只用一只粉笔和一本书就完成了所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也容易产生反感。所以说,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化的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1.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改变单一灌输式接受式学习方法,提倡各种教学互动,师生、生生都可进行双边、多边活动。互动不能是形式上为互动的互动,我们选择和追求的互动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体意识的开放型互动。在互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甚至唯一职能,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批判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提问和提建议,激发学生生疑、质疑,在答、辩的互动过程中开动脑筋,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大胆思考,自主选择。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的空间,并不断鼓励学生超越自己。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印象更加深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采用小学生喜欢、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下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要认识到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为小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索。由于有了具体的学习情境,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对知识和教学内容进行感受,在具体的情境当中,他们的感受更加真切,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性更强。
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这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教学应走进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跟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而不是只关注课文,为了解读课文而解读,真正的解读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去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只有跟生活有联系的知识,学生才会感兴趣,才会记得牢。
4.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投入。在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教师应当着眼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原则,给予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空间,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将原本学生单打独斗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人的学习是枯燥的,一群人的学习是充满激情的。借助于小组这样的载体让学生交流、合作、探究,其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明显提高。其次,教师要善于设计思考题,引领学生逐层深入地进行探究,不再是被动地获取知识,而要主动地探究、总结、梳理,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目标,获得学习成果,这样的教学模式更为生动,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另外,在对一些疑难点的辨析上,教师要能够做到启发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辩论明晰道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自己所持观点的维护与论证中,相互之间进行讨论辩驳,甚至是争锋相对的交锋,如此不仅使思维得以碰撞,同时在这样的辨析中,还能够达到去伪存真、提高能力的目的。
5.语言幽默,语调得当,学生愉悦 美是以感性为特征的。美给人的感受最初是由直觉带来的,审美直觉必然带来情感的愉悦。心理学上,称这种愉悦的情感是学习的“加速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学生有美的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诙谐得当的语言会带动盲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材料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