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历史教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4-05-10

◎何英辉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环境育人的内在要求。它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历史学科最大的、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就是让学生在历史真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陶冶学生的情操。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努力运用适当的方法把历史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在。

一、利用历史教学,使学校文化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尧舜时期到西周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思想活跃,逐渐形成儒、道、法等百家争鸣,为中华文化的奠定了基础;汉唐盛世儒释道三种思想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使中华文化不断走向成熟。宋明理学注重品行气节,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对于中学生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我们所倡导的任何文化都应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离开了传统文化,学校文化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展示出来,为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力求用历史唯物主和历史不断发展的眼光来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学生能够辩证的、认真的思考传统文化精神,并不断吸收、接纳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传统文的熏陶,逐渐形成具有传统价值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人格魅力。

二、利用历史教学,使学校文化扎根于民俗文化之中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

作为一所学校,如何具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只有把学校文化扎根于惠安的民俗文化中,借助惠安民俗文化丰富的内容,悠远的历史,才能使我校“沾染”上历史的厚重感。对我们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如“惠女精神”,不仅是惠安人的自豪,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精神。惠安的高甲戏、南音、影雕以及石雕艺术,不但给了人以美的熏陶,同时也体现了惠安人的工匠精神。科山书院、文笔峰传说,不仅是惠安文人发奋学习、追求知识的象征,又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民俗文化走进学校,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本地的民俗文化特点,并自觉析参加到民俗文化的事业中去,吸纳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接受各种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因此,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才能使学校文化具有特色。那么,如何把惠安民俗文化与历史教学相结合,使之成为我们学校文化的特色,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潜心钻研,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2、深挖教材,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例如,在学习北宋书法四大家时,讲到蔡襄可以结合洛阳桥,甚至可以让学生去参观、欣赏洛阳桥上的相关碑文。在讲到中国戏曲的时候,也可以结合高甲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惠安的风俗文化产生自豪感,从而激发其爱乡爱校的情怀。3、师生合作,教学相长;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乡的相关民俗,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等。4、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促进民俗文化走进学校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相关内容,能够更加清楚本土所拥有大量的优秀民俗文化,认识他们自己家乡的文化底缊,不仅可以激发他们对家乡的情感,而且能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和推动家乡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以及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播者、参与者、守望者,提供了较为广阔的人才群体。这正好体现了学校文化所应肩负起的责任与义务,更是提升学校文化品味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开展历史学习,把历史教学融入学校文化

1.开展学生活动,创办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相关活动。如在校播放优秀历史文化教育题材影片;在学校举办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演讲大赛;在学校广播中播出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节目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起到了宣扬优秀历史文化的目的,并能够在实践中教育和锻炼了学生。既有利于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也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历史知识,寓教于乐。

2.巧用班级的板报、楼梯转台、走廊等相关角落对学生进行润物式的教育。将这些地方制作成红色传统教育,或者是惠安民俗文化的宣传栏。这样使学生非常直观的了解到这些知识,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文化气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节目、本土文化名人故居等等,发挥乡土历史教育功能。既有利于促进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也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知识,同时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总而言之,把历史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学形式的创新与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历史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内在文化气质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刘秋分

[2]《高中中国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问题》姜振雷知网空间

[3]《浅论如何在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沈立《中国教育学刊》2007,(7).

[4]《民俗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合肥学院 伍德勤

[5]《高中中国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问题》姜振雷《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